手术室外科护理的重要性及关键要点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手术室外科护理的重要性及关键要点解析

李函怡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 河北 保定072550

摘要:本文旨在解析手术室外科护理的重要性及其关键要点。外科护理在手术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患者的康复进程。文章通过探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要点,强调了外科护理师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此外,本文还引用了最新的研究文献,以支持外科护理在手术室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手术室;外科护理;重要性;关键要点

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外科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外科护理师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患者的康复。本文将从手术室外科护理的重要性和关键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解析,并引用最新的研究文献以支持论述。

1手术室外科护理的重要性

首先,手术室外科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手术过程中,外科护理师需要与医生紧密配合,确保手术器械、设备以及药品的准确传递和使用。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手术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以及手术效果的好坏。

其次,手术室外科护理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手术室这个高风险的环境中,患者的生命体征需要得到密切的监测和护理。外科护理师通过专业的护理技能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手术室外科护理也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术后,患者需要得到精心的照料和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伤口的愈合。外科护理师通过专业的护理技能和细致的照料,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最后,手术室外科护理还承担着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任务。优秀的外科护理团队能够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外科护理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也是医疗机构形象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手术室外科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确保手术成功进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以及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2手术室外科护理风险

2.1护理人员风险

(1)器械损伤。护理人员在外科护理时难免会接触到一些医疗器械,如针、剪刀等,往往会因工作的复杂凌乱而疏忽自我保护,从而对护理工作者自身造成伤害。

(2)感染伤害。护理工作者接触不同的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处理,会面临自身感染到疾病的风险。

(3)环境威胁。医院内存有大量的挥发性药物以及消毒剂,长时间处于这类挥发性药品中,对护理人员的皮肤、黏膜、消化道、眼睛、呼吸道等均会造成损伤。同时,一些检测仪器会放射出各种射线,因长时间辐射会严重损伤护理人员的身体。

2.2护理工作风险

(1)工作任务量大。外科护理的工作量大,往往会使工作人员疲倦,这样就容易造成护理过程中的疏忽而给患者造成伤害。

(2)护理人员年轻化。最近几年的护理人员大多为90后,他们缺乏工作经验,而且对业务缺乏熟悉度,同时责任心也较年资深的护理人员差,因此在外科护理中就存在一些隐患。

(3)心理护理不足。普外科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并且多为急诊或危重患者,患者与家属往往对手术产生强烈的畏惧感,情绪较为激动,外科护理人员如若不能很好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就易发生护患纠纷,从而影响整个手术的进行。

(4)风险评估匮乏。一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记录不完整甚至是不真实,导致患者出现病情紧急变化时无法提供有力的病情证明,影响医师的判断与诊治。同时,由于缺乏这种风险评估,使护理人员不能够及时发现与辨别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病情恶化的征兆,便不会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3手术室外科护理的关键要点

3.1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与教育: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了解其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和预期结果,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手术室准备: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安全,检查手术设备、器械和药品是否齐全且处于良好状态。

3.2术中配合

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确保手术过程中无菌区域的清洁,减少感染风险。

器械传递与协助:准确、迅速地传递手术器械,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3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伤口护理:定期检查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同时,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4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心理支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康复指导:向患者提供详细的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调整、功能锻炼、伤口护理等方面的建议,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4手术室外科护理风险管理

4.1增强风险意识

(1)加强安全教育,实行风险防范措施。根据患者的生活环境、性格情绪、文化水平、接受能力、人生阅历等积极与患者沟通。提供区域划分、预防跌倒等行之有效的标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强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陪伴探视制度,患者一律不准在外留宿。

(2)尊重患者。护理人员在护理时,不但要保护患者隐私,同时也需要了解其病情。一般情况下,对于治疗途径、治疗风险及会出现的不良反应都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其充分了解。而对于特殊情况,护理人员更应该与患者及家属仔细详尽的沟通与记录,使其均知情并签字确认,如遇医疗风险时护患双方共同承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3)增强护理风险认识。组织护理人员共同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的相关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基本操作规范及基本业务知识进行培训与考核,使护理人员切实牢记,以增强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4)文书书写规范化。护理人员在书写病例记录时,要求其写的内容务必须详尽、真实、准确、客观、及时,记录的格式与内容均按照院内相关规定书写,完整准确的病情记录是医疗事故发生时有力且重要的资料证明。

4.2阻断护理风险相关因素

(1)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因素。对外科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培训与学习,使外科护理人员掌握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及熟练的技术操作,同时对经验不足及新入院的护理人员应配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以达到帮助和扶持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此外,医务人员的个人素质也需要提高。

(2)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因素。护理人员要注意个人的修养与素质,积极主动工作,对不了解的病情及时与经验丰富的护理带教老师沟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应做到面带微笑、耐心服务,给患者及家属留下礼貌的印象。

(3)医疗器械及急救药品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对医院的急救药品及医疗设备应定期检查,以免在需要使用时因设备故障和药品缺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尽量避免此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手术室外科护理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科护理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度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面护理,他们为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外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实践,以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萍.外科护理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7):189-191.

[2]王海燕.手术室护理中外科护理学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325+327.

[3]李霞,王晓丽.探讨外科护理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重要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9):1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