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

张翰翔 陈玥昊

(郑州大学 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建筑事业也迎来更多机遇,同时也对其技术的要求不断增加,而在这一过程中建筑给排水系统迎来新的挑战。高效的给排水系统不仅可以减少水的消耗,还可以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来优化整体资源利用,这不仅对节约水资源具有直接益处,还有助于降低建筑运营过程中的整体成本,这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也反映了对未来生态的深度关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

引言

在我国,人均水量不高,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这样的现状,就要求我们建设节水型社会。而建筑行业作为一个高耗能的行业,在建筑行业中进行节水节能的应用十分有必要。有关资料显示:建筑能耗约占社会能耗的1/3,而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各项能耗中单生活用水一项就占整个建筑能耗的10%-30%。因此,有必要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进行节水节能措施的应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的损耗,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中遵循的设计原则

(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在目前绿色建筑理念下,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各个方面也都有诸多的应用。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不仅可以节能节水,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能够使给排水设计处于竞争力的地位上,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经济性原则。总的来说,给排水的节能节水设计不仅要考虑给排水管网在管材及设备采购、施工与安装阶段的费用,而且还需要考虑管道在后期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阶段需要对管材、设计参数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取值。保证在稳定的给排水供应中,尽可能减少管材以及水资源的利用,这也体现了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理念。

2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策略

2.1超压出流控制技术的应用

超压出流控制技术是一种控制给排水系统压力的技术,可以避免水流过大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减压阀、减压孔板等措施来控制排水系统的压力,从而减少水流量的浪费。同时,在建筑设计和给排水系统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减排问题,合理规划给排水系统,减少超压出流的现象。超压出流控制技术包括对给排水系统中压力的监测和控制。首先,需要安装压力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监测给排水系统的压力状态。当发现系统压力超过一定范围时,可以通过减压阀、减压孔板等设备来降低压力。这些设备可以通过调节出水口的面积或改变出水口的位置等方式来控制水流量的流出速度和大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流量的浪费。

2.2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优化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涉及到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升级。例如,使用高效的水泵和阀门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而规范的管道布局和材料选择则可以减少水的损失和泄漏。此外,定期的系统检查和维护也是确保其持续高效运行的必要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给排水系统在设计和实施阶段已经考虑到了水资源和能源的双重优化。高效的水泵和阀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其精确的控制和自动调节功能可以确保系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水浪费和能源消耗。同时,对管道材料的选择也越来越重视,优质的管道材料不仅能够减少水的损失和泄露,还可以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长期的维护成本。定期的系统检查和维护是确保给排水系统持续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任何潜在问题,从而避免了因为小问题引发的大的系统故障。维护工作不仅包括对系统硬件的保养和更换,还需要定期更新软件和控制系统,确保其与最新的技术和标准保持同步。优化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从设计师、工程师到维护人员,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系统的高效、稳定和持久运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给排水系统在未来的挑战面前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为建筑业和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3智能水管理系统的应用

智能水管理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能够实时监测、管理和优化建筑内水的使用情况。(1)技术人员应考虑建筑用水特征。例如,如果建筑日均用水量为2000m3,那么系统设计应能够处理和监控这一水量级,传感器的选择和布局成为关键。水流量传感器的精度通常需要在±1%的误差范围内,以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2)在系统配置方面,技术人员需根据建筑的具体用水需求设定参数。例如,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预报自动调整灌溉计划。如果土壤湿度传感器设定的阈值为30%-50%,当土壤湿度低于30%时,系统自动启动灌溉。而当湿度高于50%时,系统则停止灌溉,以此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4科学合理地利用清洁能源

目前,人们熟知的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对于太阳能资源,我们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资源,不仅可以减少煤炭资源与电力资源使用,还能实现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科学合理地布置太阳能设备和热水箱,能够为热水器提供充足的预热水源。同时,给排水工程师还需要加强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实时监测能源消耗与回收,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

2.5关于计量和自动控制方面

在建筑中安装给排水自动化监控装置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建筑内给排水系统的异常现象,及时进行维修,避免能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在该系统中,可以设置水箱报警和监控,同时还可以获取用水的计量信息。在居民住宅中,应该按照栋单元和户安装水表。

2.6中水回用系统

根据计算设置中水回用系统,主要由原水收集、杂排水储存、水质处理及中水供水等部分组成,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及供应经过处理的中水。为提高废水的再利用率,中水回用系统负责对居民日常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及净化,再循环用于其他用途。

2.7新型节水设备及系统优化的应用

新型节水设备及系统优化是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用水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节水型水龙头等设备,从而减少用水量。同时,在给排水系统规划中也可以考虑到用水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给排水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也可以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来控制水的使用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

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而建筑行业作为全球水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的领域,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优化变得日益迫切,节能节水技术的引入,对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和减缓环境压力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采纳这些技术,建筑业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满足现代社会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全球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知识,共同研发更加先进的解决方案,并且提高公众意识,共同推动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传德.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节能技术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21(07):129-130.

[2]何瑜.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技术措施浅析[J].江西建材,2021(02):33-34.

[3]薛晗.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21(04):106-107.

[4]马慧俊,杨婷.在建筑美学和绿建要求约束下的给排水设计[J].新型建筑材料,2022,12(08):49.

作者简介:

张翰翔(2002.3.28—):男,汉族,福建省泉州人,本科在读,郑州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陈玥昊(2002.4.18—):男,汉族,贵州省贵阳人,本科在读,郑州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