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5L四气门国六柴油机的关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3

基于2.5L四气门国六柴油机的关键技术研究

朱 波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滁州 239500)

摘  要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油耗和排放法规要求,商用车国六柴油机优化燃烧室和增压器并采用高效热管理、先进的机内净化和后处理技术,达到四阶段油耗和国六排放法规。利用高爆压、双涡流燃烧系统和高效增压器改善系统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采取高轨压、高效热管理等标定策略极大地提升了柴油机原排排放水平,通过CR+TC+EGR+DOC+DPF+SCR+ASC技术路线,使柴油机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满足国六法规要求。

关键词国六柴油机;双涡流燃烧;高效增压器;高效热管理;机内净化技术;后处理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商用车轻卡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持续增加。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轻型商用车尾气排放由国五标准提高到国六标准,在满足循环排放标准的同时,实际行驶工况的污染物排放也需要满足法规[1]。与国五阶段柴油机相比,国六阶段排放标准对污染物排放限值有了更高的要求,柴油机排放限值对比如下表格1所示[2-3]

1 柴油机排放限值对比

阶段

测试循环

NOx

PM

CO

HC

PN

NH3

mg/kW.h

#/kW.h

ppm

国Ⅴ

国Ⅴ

ETC

200

30

4000

550

-

-

ESC

2000

20

1500

460

-

-

国Ⅵ

国Ⅵ

国Ⅵ

WHTC

460

10

4000

160

6.0x1011

10

WHSC

400

10

1500

130

8.0x1011

10

WNTE

600

16

2000

220

-

-

全柴研制的四气门商用车专用柴油机采用高压冷却EGR,减少了NOx排放、结构紧凑,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去除冗余材料,利用强化框架薄壁的机体和缸盖,实现机体轻量化。后置齿轮室方案的应用缩短了整机长

收稿日期2024-03-15

作者简介*朱波(1991.07-),男,安徽滁州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柴油机方面研究(E-mail: bo.zhu@quanchai.com.cn)

度,降低了噪声,同时四气门和液压挺住没有气门间隙,降低了配气噪声。双切向气道的选择兼顾了柴油机低速和高速性能,同时采用高效冷却系统降低油耗和排放。燃烧室切换高容积比活塞,优化燃烧,降低了油耗。该四气门国六商用车具备功率和扭矩密度大、低速瞬态响应性能强、低油耗等特点。

1 商用车国六柴油机技术路线

相比于国五阶段排放标准,国六排放法规对NOxPMNH3泄露的要求大幅提高[4]。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国六柴油机引入双涡流燃烧系统、高效增压器、高爆压、高轨压、高效热管理等先进技术,并采用CR+TC+EGR+DOC+DPF+SCR+ASC技术路线处理各类污染物,在兼顾油耗的同时,使排放满足国六法规要求。其中,CRCommon Rail,共轨),TCTurbocharger,涡轮增压器),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颗粒捕集器),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ASCAmmonia Slip Catalyst,氨逃逸催化器)。

1.1 双涡流燃烧系统

活塞采用双涡流燃烧室方案,将燃烧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分层,同时对油束落点优化匹配设计,使落点精确、油气混合充分,通过大量燃烧分析优化与DOEDesign of Experiments,实验设计)选型,调整活塞燃烧室横、纵坐标位置,实现双涡流燃烧室与现有喷油器油束的良好匹配,最优的双涡流活塞方案如下图1所示。

1 最优的双涡流活塞

该设计使燃烧热量释放在预混合早期喷射阶段,即在燃料与燃烧室发生相互作用之前,可充分燃烧得到更多的指示功。油液在燃烧室内发生剧烈的双涡流作用,混合和燃烧更加迅速,分层燃烧,燃烧效率高,未燃尽的碳氢和碳烟颗粒大幅减少,柴油机性能和排放进一步提升。此外,减少缸盖表面的高温反应从而降低传热损失,且在压扁区体积较小,高温反应远离气缸盖和缸壁,且高温反应体积更大,减少能量通过燃烧室的壁面损失,提高热效率。

1.2 高效增压器

增压器性能优化基于当前柴油机的试验测试性能,对于商用车国六柴油机来说,应用于不同区域柴油机的实际工况对增压器的性能要求很多[5]。当前选用混流式涡轮增压技术,明显改善了充气效率,从而很大程度地提升了柴油机性能,柴油机整体热效率提升了约1.5%[6]。压气机性能曲线如下图2所示。

2 压气机性能曲线

由图2可知,“1”指的是EGR关闭工况下,高速功率点效率73%,对应转速19.9万转,距离最高23.1万转有着3.2万转的高原使用裕度。“2”指的是EGR开启工况下,高速功率点效率75%,对应转速19.3万转,距离最高23.1万转有着

3.8万转使用裕度。“3”指的是整条耗气线位于高效区上沿,尤其中部转速达到了部分负荷穿过高效区效果,达到较为理想的匹配效果。“4”指的是低速区1000转可能出现喘振,柴油机台架无喘振现象,结合客户实际使用情况,对比类似项目开发经验,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1.3 高效热管理

柴油机通过热管理技术提高机体排气温度,从而达到改善SCR效率和DPF再生的目的。进气歧管压力和进气量双闭环的先进热管理控制策略,ECU(电子控制器)双路PID控制,可精准提升柴油机的排气温度,确保后处理器一直处于高效工作区域,使得柴油机尾气排放极低[6]

1.4 机内净化技术

机内净化技术将柴油机内部燃烧产生的污染物,通过改善机体结构并改进燃油喷射系统和进气系统,从而尽可能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当前柴油机最重要的机内净化方法一般通过改进机体活塞,采用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节气门技术以及降低油耗的高爆压、高轨压等标定方式[6]

1.5 后处理技术

目前柴油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正在持续优化,在商用车国六柴油机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NOxPMNH3泄露的排放法规要求。为了应对国家对于环保日趋严苛的要求,商用车国六标准柴油机目前已批量上市。相较于国五标准,国六柴油机主要技术路线为CR+TC+EGR+DOC+DPF+SCR+ASC

1.5.1 后处理工作原理

柴油机经过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燃烧后的排气污染物在DOC中经过贵金属催化氧化作用,将废气中的HCCO等有害物质氧化成H2OCO2,颗粒物(PM)中可溶性有机物(SOF)通过DOC的氧化作用,生成无污染物质,尾气通过DPF可以有效过滤尾气中颗粒物达90%以上,使PM满足国六法规要求[6]。尾气通过SCR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与尿素热解产生的氨气进行反应,生成无污染的N2H2O。至于未反应完全的NH3通过ASC氧化成H2O。经过后处理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净化柴油机尾气,满足国六法规要求。

1.5.2 后处理标定策略

除了柴油机本身燃烧和标定外,还需要标定的内容有:再生T4模型(DOC前端温度)、再生T5模型(DPF前端温度)、SCR标定。

1)再生T4模型:T4温度指DOC入口温度,HC进入DOC前需要一个起燃温度,能让HCCONODOC内部氧化,反应式如下(1~3)所示。

4HC+5O2→4CO2+2H2O       1

2CO+O2→2CO2                  2

2NO+O2→2NO2                  3

2)再生T5模型:T5温度指DPF入口温度,能够让C分别与O2NO2在载体内部完成反应的温度,反应式如下(4~5)所示。

C+O2→CO2                               4

C+2NO2→2NO+CO2                     5

3SCR标定:附着在催化器载体上用以促进NOx排放物和尿素溶液化学反应的活性催化物质,国六由于SCR载体温度过高,采用铜基催化剂。NOx的催化还原反应主要如下式(6~9)所示。

4NH3+4NO+O2→4N2+6H2O         6

4NH3+6NO→5N2+6H2O            7

4NH3+2NO2+O2→3N2+6H2O        8

8NH3+6NO2→7N2+12H2O          9

柴油机的NOx排放中NO含量通常占85%~95%,因此在催化还原反应中化学反应(6)是最主要的反应,被称为标准反应,在温度为300~400℃时,有较高的转化效率,但在温度较低时,NOx转化效率较低。当提升NOxNO2的比重时,可以改善低温条件下SCRNO的转化效率,被称为快速反应。因此,在催化器的上游安装的预氧化催化器,使得部分NO氧化成NO2,可解决低温情况下NOx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2 实例分析

目前全柴该款商用车国六增压中冷柴油机峰值功率125kW,最大扭矩500N.m,升功率50kW/L,升扭矩200N.m/L,具有强劲的多工况适应性,以及冷启动、加速、高温、高原能力[6]2.5L四气门国六柴油机示意图和台架试验安装图分别如下图3和图4所示。

3 2.5L四气门国六柴油机示意图

4 2.5L国六柴油机台架试验安装图

选择商用车四气门国六增压中冷柴油机,通过先进的性能仿真和燃烧数值模拟优化,采用多孔多次喷射改善喷雾和油气混合、先进的燃烧技术,该柴油机实现了高功率密度、高燃油经济性及低排放[6]。四气门国六柴油机基本性能参数如下表格2所示。

2 四气门国六柴油机基本性能参数

排量

L

缸径*行程

mm

额定功率

kW

最大扭矩

N.m

低速扭矩

N.m

最低比油耗

g/kW.h

2.5

90.5*97

125

500

360

196

2.1 燃油经济性

2.5L

四气门国六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如下图5所示。

5 2.5L四气门国六柴油机燃油消耗率

由图5可得,该2.5L四气门国六柴油机万有特性低于220 g/kW.h的燃油经济区间范围覆盖宽广,最高热效率43.06%,节油能力强。

2.2 排放水平

国六柴油机在技术路线上采用CR+TC+EGR+DOC+DPF+SCR+ASC策略、ECU控制单元、燃油系统采用博世共轨、后处理器喷射系统采用国产后处理器、后处理器载体材料上采用进口与国产载体组合,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适配能力较强的商用车国六柴油机。尾排排放结果如下表格3所示。

3 尾排排放结果

试验循环

NOx

PM

CO

HC

PN

#/kW.h

NH3

ppm

mg/kW.h

WHTC实测

212

3

0

0

2.421x1011

0.287

WHSC实测

59

3

0

0

2.003x1011

0.352

WNTE实测

111

5

0

0

4.224x1011

0.524

3 总结

1)面临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法规要求,商用车基于四气门国六增压中冷的柴油机,采用高压共轨燃油系统、高效增压器、高效热管理、废气再循环、双涡流燃烧室和降低油耗的标定策略,极致净化原排污染物水平。

2)基于峰值125 kW的商用车四气门国六柴油机实际案例,通过采用CR+TC+EGR+DOC+DPF+SCR+ASC的技术路线,降低COHCNOxPMPNNH3等污染物,使排放结果满足商用车国六法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丁莉, 邹雄辉, 戴春蓓, . 轻型车国六与国五排放标准比对分析[J].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9, 48(03), 54-59.

[2] 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柴油机与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

[3] GB 17691-2018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4] 银增辉, 冯谦, 李国田, . 基于国五柴油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技术措施探讨[J]. 现代车用动力, 2019, (01), 48-51+56.

[5] 盛伟鹏, 金林梦赟, 杨炎林, . 非道路柴油机(37-130kW)排放控制的发展方向与趋势[J]. 内燃机与配件, 2022, (04): 91-93.

[6] 朱波, 吕恩雨, 徐玉良, . 160马力收割机的非道路国四关键技术[J]. 农机市场, 2022, (08),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