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理念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3

以创新理念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李飞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开放大学);辽宁大连116011)

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实现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精尖技术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需要具有创新发展意识,完善发展模式。文章讨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问题,之后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希望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理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涉及新能源产业、绿色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七大产业。我国近年来已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取得大量成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不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依旧存在问题,需要分析成长规律、外部环境与客观需求,进而继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如今世界各国继续加强科技的创新发展,以此驱动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也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加强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航空航天、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壁垒突破,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尽管我国稳步发展,不过从国际发展环境来看,世界竞争发展出现颓势,地区政治纷争依旧存在,产业变革也存在不确定因素,而我国也进入中等老龄化社会,要素方面的优势逐渐消失,需要主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我国工业经济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1]

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义

(一)有助于科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对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影响,并且深远地影响社会经济,所以必须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培育工作。与此同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创新思想,科学分析与利用产业中的优势,结合我国的国情对发展策略加以调整,以此应对外部挑战。此外,基于创新思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也会出现变化,不再依赖大量的人力与资源投入、对环境的破坏更小,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为科学。

(二)有助于系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具有系统性,需要将每个行业的要素加以协调,实现均衡发展。基于创新思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各方优势结合、调配,实现联动,最终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系统地发展。与此同时,各项规章制度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条件,通过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方合作,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此外,企业必须分析自身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水平,释放各要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3]

(三)有助于高标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创新理念可以推动相关行业关注市场环境,并且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实现自主创新,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也可以帮助企业重新制定发展目标。与此同时,在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节中,基于创新思想可以逐渐形成创新体系。为此,在今后的科技创新发展中需要借助国家产业优势,主动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瓶颈,并且借助高科技创新型技术手段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此提升产业的发展质量,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问题

(一)创新供给不足

在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离不开科技创新,当前我国存在科技成果供给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度、人才等方面的供给水平决定了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在这两个方面存在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依赖国外技术,科研投入不足,比如2018年我国在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1090.4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5.5%,不过相比美国、法国的投入比重差距很大。在工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核心技术难以从国外获取,需要通过科学研究研发。从科技创新制度问题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了大量科技产业与产品,而融资方式、激励方式、组织架构、知识产权制度都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措施。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制度还不完善。此外,从人才的培养问题看,主要依靠“大众教育”这种模式,不过随着我国工业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出现普通工程技术人才过剩现象,而高端人才逐渐供给不足[4]

(二)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我国的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两大不同的产业类型,不过二者也相互关联。在多年发展中,传统的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资本积累充足,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在于科学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并且发展前景广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于传统产业发展,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得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支持,二者取长补短。从技术层面看,传统产业在多年发展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生产工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优势支持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资本角度看,传统产业有着雄厚的资本优势,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提供资金支持,而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传统产业起到反哺作用,并且为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从产业链角度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可以为对方提供生产要素与产品服务,使得我国产业链发达的地区产业融合较好,不过在二者资本、技术上的融合上还需要加强。

(三)培育模式重塑存在问题

传统的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主要得到了制度的支持。由于我国的产业发展起到不高,对各种要素的利用不够充分,未能考虑到产业发展中的潜在矛盾与问题。首先是企业和高校之间的问题。在企业的发展中需要科技支持,然而部分企业的科研人员不足,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高校尽管有着大量人才,并且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过高校在科研成果的转化上能力欠缺,企业和高校在科研上存在脱节问题,浪费了一些科研成果,并且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制约作用;其次是企业和人才之间的问题。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考核、激励等方面需要和普通员工有所区别,然而在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依旧是根据人才的职称负责相关工作,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发挥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不丰富。最后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问题。近年来,各地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中制定了相关政策,然而政府的过多参与也导致了正常的科技活动受到影响。

四、如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创新理念引领培育创新主体

首先,保证基础科学创新供给。在实现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政府需要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科学,并且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解决科研人员工作中的难题,适当提高福利待遇,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助力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其次,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制定发展机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让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在机制下维护企业的科研成果。最后是保证科技创新人才的供给。从高校引进高素质人才,积极建设人才队伍,加强对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5]

(二)以创新理念引领产业融合发展

首先,发挥顶层设计作用。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技术、产品、产业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对两大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在二者的融合发展中,明确重点环节与重点领域,而二者的优势发挥出来,共同高质量发展;其次,搭建融合发展的平台。政府需要在产业的发展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联动机制与融合渠道。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关注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打破产业壁垒,而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也需要协同攻关。

(三)以创新理念增强创新发展效能

首先,丰富“产学研”合作方式。在产业的创新发展中需要进行相关主体跨区域、跨体制的合作,实现“产学研”合作,并且需要将主体之间的创新要素价值发挥出来,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搭建跨区域、跨体制的联合主体,让产业、教学、科研深入结合;其次,创新“产学研”合作分配制度。在相关主体参与过程中需要对各方的效益收入比例加以分配,在多投资多收益的原则下,保证分配的合理性,而科技创新成果投入的收益比例必须得到提高,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研发机构参与合作。最后是转变人才使用和激励方式。使用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科研必将经历出现差错以及实验失败问题,使用企业要允许科研人员试错,并且在错误或失败中总结经验,在不断探索中走向成功[6]

(四)以创新理念优化创新政策

在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目标中,结合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制定区域性的协调推进政策,并且要全面了解不同地区产业的发展优势,差异化地发展新兴产业,进而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问题。新兴产业的培育中需要考虑产业发展特色,考核标准不只关注GDP的绩效,还要加入针对性、导向性的产业考核指标,平衡短期产出和长期效益、地区效益和全国效益。在扶持政策的实施中,必须配套相关机制,首先是利用政府补助、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方式,在资金层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是通过政府采购、风险担保与示范推广的方式转移风险,解决产业发展初期风险大和产品认可度低等问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高端引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需要明确发展的方向,结合产业链中每个环节的实际需求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结合,让经济与科技结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智能化升级,进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其次是规模集群。在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中,随着技术与资源的集中与整合,将向着产业集群发展,并且开始参与国际竞争,需要考虑内需与国际需求,培育健康的人文业态、制度业态与技术业态,积极建立具有辐射效应与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进而吸引技术资本、知识资本,实现集群高质量发展;再次是跨界融合。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具有系统性和协同性,需要建立产业体系,实现供需匹配、要素协同,支持跨行业、跨学科发展,对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最终建立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这对改善社会发展面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为此需要树立创新思想,明确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政策、制度、人才、资金等方面做好工作。此外,需要结合市场的发展情况对新业态进行探索,进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柯健.新发展理念引领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3,21(06):51-56.

[2]王学峰,朱云平.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36(01):21-23.

[3]杨琦.泰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培育路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3,27(17):51-53.

[4]郭万达,马朝良.关于伊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23,32(04):11-21.

[5]伍先福,黄骁,钟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测度及其耦合机制[J].地理科学,2021,41(11):1969-1979.

[6]刘双霞.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27(22):32-33.

[7]李强,张云霞.辽宁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21,29(10):54-57.

基金项目:202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立项课题项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李飞(1973-),男,辽宁辽阳人,硕士,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开放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