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2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于超凡  李莎

呼和浩特市公路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00

摘要:当前,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各项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公路工程建设数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但公路工程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重载车辆、气候变化、地基沉陷等,容易出现裂缝、沉陷、路面车辙等病害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这些问题会逐渐加重,最终导致路面严重损伤甚至失效,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会增加维修成本。因此,对公路路面进行及时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公路;应用

引言

公路养护并非一次性工程,而是要伴随公路整个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在实际公路养护工作中,要根据公路实际情况,制定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方案,以此使保证养护效果,确保公路安全、稳定运行。

一、公路施工影响因素

1.1施工材料因素

沥青混合料是奠定沥青路面质量的物质基础,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材料中主要含有沥青和矿料。出于利益驱动,目前市面上优质沥青材料数量很少,大多数沥青材料具有含蜡多、延度小和易敏感的问题,导致沥青和其他石料接触后既无法产生强黏结力,又很难有效地应对温度变化,抗裂性和稳定性都很弱,最后出现表层裂缝。矿料决定着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如果矿料技术参数达不到工程标准,容易诱发沥青路面早期裂缝。

1.2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影响体现为季节变化、车辆荷载和温度变化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变化因素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沥青路面在温度作用下出现的开裂以横向开裂为主,这种开裂影响了路面整体的正常使用。温度变化会导致裂缝出现两种类型,一种是收缩裂缝,一旦温度下降,路面因收缩而开裂;另一种是温度疲劳开裂,若拉应力大于沥青自身强度则发生温度疲劳。当遇到持续降雨降雪天气时,沥青路面外界温度骤降,其面层或者半刚性基层受低温激发发生收缩反应而出现收缩缝。在路面荷载作用一定时间后,收缩缝逐渐向路面表层扩展,最后出现反射性裂缝。

二、高效开展预防性养护的方法

2.1.强化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力

预防性养护需要提前进行科学的规划决策,这项工作建立在基础数据采集、病因排查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基础数据的采集是一种漫长而持续的过程,相应延长了数据积累分析的时间,而且,观测技术以及数据的有效性保障也是难点之一。所以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重点要放在基础数据快速准确采集整理的基础上。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得到普及应用,公路检测的很多设备已经高度自动化,数据的检测、采集以及分析测算也实现了自动化应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以及AI技术在公路养护的普及推广,逐步构建起智能化自动化的公路养护管理先进系统。同时,机械设备的升级为公路养护提供了发展契机,包括喷锚机械、封层车、铣刨机、水泥路面修补、再生、检测、清扫以及除冰融雪等在内的一大批先进设备,在公路养护作业中得到应用,其先进性能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和效率。

2.2.温度控制

温度因素是影响公路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大控制力度。混凝土搅拌期间须对室内室外环境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而且养护作业不得偷工减料。混凝土浇筑作业同样要做好温度条件控制,高温时段要合理降温,低温条件要加强保温。铺装保温材料以及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是保温降温的常用措施,如果作业期间昼夜温差太大,要做好夜间保温,缩小温差数据。

2.3.提高养护人员专业素质

公路工程开展预防性养护,要求作业人员专业素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①部分施工企业对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重视,忽视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升。主管部门必须立即纠正这种错误观念,采取措施促进员工专业素质的优化改进;②施工企业须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业务培训,传授目前公路养护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着力提高员工专业素质,确保预防性养护作业的实效性;③致力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储备,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养护团队,提高公路养护水平。

三、提高公路养护质量措施

3.1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对预防性养护工作进行升级和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将各项技术支持逐步落实。首先,建立完善的数据研究系统将预防性公路养护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科学分析路面问题,通过系统评价方式将路面情况进行规整,选择针对性的路面养护技术,完善养护工作机制,对养护路段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公路养护过程能够获得有效分析数据,让养护质量全面提升。其次,严格检查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指导文件,将文件中的内容仔细分析,合理优化和完善各项内容,解决对应问题。最后,逐步实现预防性公路养护标准化模式的构建,将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施工流程、处理方式、应用技术、后续效果等详细记录,将养护信息整理归纳,将日常工作全面落实,通过对数据的详细研究来实现公路预防养护效果的提升。还可以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将相应的路段进行模型建立,实现创新养护方式,将综合评估、养护技术、资金量等情况进行导入分析,通过数据检测来检验公路养护效果,逐步实现公路养护工作的系统化处理。

3.2组建专业化施工队伍

无论是为了让公路养护质量获得全面提升,还是为了预防性养护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都离不开综合性人才队伍的组建。应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教育、交流,将现有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提升,还可以通过考核机制的设立来进行人员激励,调动工作人员学习态度。制定透明化的奖惩体系,让技术人员对预防性养护知识的学习更加投入,便于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实现养护队伍质量强化。还可以通过招聘来实现人员扩充,吸纳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加入到养护队伍中,将施工队伍的综合水平进行提高。施工企业还可以和当地的高校开展合作,共同进行公路养护工作的研究和交流,实现了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的同时,又满足了施工队伍人才招揽,提高施工质量。

3.3宣传推广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

公路养护工作顾名思义核心内容是养护,养护工作的质量高低对公路使用寿命有着直观影响。养护工作需要在公路没有受到明显病害前进行,对公路开展科学合理的技术养护,将养护环节中的各个步骤进行落实,严格注意细节把控,全面提升公路养护工作效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宣传推广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相关部门可以安排人员进行公路养护过程的实时监测,第一时间获取公路信息,结合公路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养护方案。与公路所在地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通过技术研讨来进行养护工作交流,从心得体会中提升技术,让公路养护的质量有效提高,同时将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进行宣传推广。

结束语:总之对于公路工程来说,采取科学高效的公路养护技术措施,是优化公路使用功能,延长公路运营寿命的有效举措,但是以往以治为主的公路养护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因此亟需秉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薄层罩面等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研究,以便将其科学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从而实现对各种公路病害问题的有效防范,为建造优质公路工程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宏.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013):2203-2204.

[2]赵国友.浅谈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6(20).DOI:10.3969/j.issn.1673-5811.2016.2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