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你对药品了解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9
/ 2

是药三分毒,你对药品了解多少?

龙俊杉

南充市中心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四川省 637300

随着人们得病概率的大幅度上升,药物成为部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是药三分毒,你对药品了解多少呢?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聊聊什么是药品、药品的种类、药品的作用、药品的不良反应以及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吧。

一、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与人类健康与生命紧密相关的一种特殊商品,它会受到相关部门与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药品对人们在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时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会有指定的规定,如功能主治、用量、用法以及相对应的适应症。

二、药品的种类

药品的种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中药:在我国传统的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所使用的药品,主要来源于天然的药物以及其他的加工品,包含动物药材、植物药材、矿物药材和微生物药材以及部分生物、化学制品类型的药品,具有保健和康复的作用,中药的生产和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中地道药材指的是产地适宜、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炮制考究、产量宏丰、带有地域特点、疗效突出的药材,比如山东的阿胶和东北的人参等;中药的药材需要在适当的时节进行采收,中药在制成各种剂型或应用前,需要根据调制、制剂以及医疗的需求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

2.西药:指的是通过半合成或者合成的方法所生成的原料药以及原料药的制剂,包含在天然的物质中所提取的有效单位以及其制剂;西药的组成成分为药理活性,能够达到特定治疗效果是由于成分被比较精准地设计和研究,西药可以从微生物、动物、自然植物中提取,也可以由化学成分组成,西药也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使用方式以及治疗作用分为多个类型,比如抗病毒药、抗生素、抗高血压药、抗癌药、抑郁药、止疼药等,服用方式为注射、口服以及外用等;

3.中成药:指的是以中药材或者中药材的提取物作为主要的原料,在进行相应的工艺加工后而形成的成品药品,也是临床实践和中医学与中药学理论的精华,对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具有一定的价值,中草药作为中成药的基础,在结合现代的工艺以及技术进行制剂与提炼后,会出现丸剂、颗粒剂、口服液以及片剂的形式,中成药的特点主要是使用方便、剂型稳定以及药效明确,经常被用于在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案当中,中成药能够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并且调整综合人体的内环境,会以多种中药材为基础进行复方配伍,但是,中成药的疗效会受到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比如患者自身疾病的性质、对用药的方法的掌握以及个体中存在的差异等;

4.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药品,包括生物工程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等,生物制品主要来源于人体或动物组织,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生物活性,常用于治疗疾病或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药品的作用

1中药

中药的作用主要基于其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挥发油等。中药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常常通过多个途径和靶点来发挥治疗作用。中药可以用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菌、抗氧化等。中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常用于综合治疗,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

  1. 西药

西药的作用机制通常较为明确,常常通过与特定的分子、酶或受体相互作用来发挥治疗作用。西药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的特定病因或病理过程,例如抑制病原体的生长、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抑制炎症反应等。西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常常通过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1. 中成药的作用

   中成药的作用主要是以消炎、消肿、解毒、清热为主,中成药对身体的危害相对于西药来讲会小一些,不良反应也会相对较少,但是,也需要注意要根据病因对症用药,不要盲目地随便使用;

无论是中药、西药、还是中成药,其作用都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使用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在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下使用,并密切关注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四、药品的不良反应

1.中药的不良反应

(1)过敏性皮肤病:发生此类反应的中药品种有很多,有单味的中成药、中草药以及复方制药,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各种皮肤病,轻度患者会患有荨麻疹、粟粒样疹、湿疹皮炎型药疹、紫癜性药疹等,严重者则会患有脱皮性皮炎以及重症多形红斑等;

(2)过敏性休克:复方制剂及中成药会引发过敏性休克,其中,中药注射剂较为多见,症状表现为恶心、头晕、面色苍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身体发冷、血压有测不到或者下降的现象、神志不清等,若抢救不及时或有生命危险;

(3)毒性反应:中药的毒性呈现在患者超剂量或者误服后,轻度患者症状为头痛、头晕、呕吐、恶心、重度患者则会出现中毒性休克,主要症状为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如果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1. 西药的不良反应

(1)药物副作用:在患者用药期间,机体会容易出现治疗作用以外的症状反应,常见的症状有胃肠不适,比如消化不良、呕吐、恶心等,也可能会有过敏现象出现,比如药性累及到皮肤,从而出现皮疹、皮肤红痒等症状;

(2)毒性反应:如果药物的毒性积蓄在患者体内或者在使用药物时用量过多,会引起机体器质性损害或者机体功能紊乱,致使人体有坏死反应的出现,比如在药物作用下所引发的耳毒性,具体症状为眩晕、耳鸣、耳聋等;

(3)继发反应: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在药物的作用下所诱发的其他的不良反应,其中,二重感染比较常见,比如在抑制人体内敏感菌群时会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不敏感菌群会大量繁殖从而出现重复感染的现象;

(4)对药物的依赖性:如果患者长期的使用药物会致使机体对药物产生依赖,比如患者长期使用去痛片后会产生依赖性,如果停药可能会出现大汗、流泪或者胃部不舒服的症状。

3.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1)恶心呕吐:在患者不遵医嘱用药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使药物对胃肠黏膜造成损坏,从而出现呕吐、恶心的症状;

(2)口干舌燥:温补性的中成药如果过量食用则可能会出现身体上火的症状,促使患者有口干舌燥的感觉,此时,需要多喝水来缓解,同时也要减少对中成药的使用量;

(3)腹泻:寒凉性中成药长期使用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的症状,所以,一定要遵医嘱使用或服用药物,不要随便增减用量;

总之,在服用或使用药品时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或者药品的使用说明下来判断,不能自行改变对药物的使用方式或增减剂量,如果出现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停止用药并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