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水文模型构建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9
/ 2

基于GIS的水文模型构建及应用

康皓帆

(黄委河南水文水资源局,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城市内涝和洪水灾害的风险不断增加。这给城市雨洪管理和水文预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GIS和水文模型,来进行雨洪管理和水文预测。其中,GIS可以方便地进行流域的地理信息提取和处理,而水文模型如SWMM可以进行详细的雨洪模拟和分析。

关键词:GIS;水文模型;构建;应用

1水文模型构建

1.1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学领域。GIS可以整合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等多源数据,并通过空间分析和模型构建,为水文模型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水文学研究中,GI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GIS可以用于水文数据的整合和管理。通过GIS系统,可以将地形数据、地表覆盖数据、降雨数据等多种水文数据进行整合,建立空间数据库,为水文模型构建提供数据支持。其次,GIS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表水文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为水文模型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信息。此外,GIS还可以进行地表水模拟和水文参数提取,为水文模型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数支持。综上所述,GIS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为水文模型的构建提供了空间数据支持、空间分析支持和参数提取支持,是水文模型构建的重要辅助工具。

1.2水文模型基本原理和方法

水文模型是描述流域水文过程的数学模型,是研究流域水文问题的重要工具。水文模型的构建基于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文模型基于水文循环原理,通过描述降雨、蒸发、径流等水文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数学方程描述流域水文过程。其次,水文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流域特征和水文数据,包括流域地形、土地利用、降雨分布等因素,通过观测数据和统计分析,确定水文模型的参数和结构。此外,水文模型的构建还需要考虑模型的时空尺度,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和分析方法。综上所述,水文模型的构建基于水文循环原理、流域特征和水文数据,是对流域水文过程进行定量描述和模拟的重要手段。

2水文模型的参数设定

2.1水文模型参数选择的原则

在进行水文模型参数设定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水文过程。首先,参数选择应该基于地区特征和实际数据,充分考虑地形、土地利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次,参数设定需要遵循模型简化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参数,以降低模型复杂度和提高计算效率。最后,参数设定需要考虑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参数过于敏感导致模型结果的不稳定性。

2.2遥感数据在水文模型中的应用

在水文模型参数设定中,遥感数据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遥感数据能够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包括地形、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为水文模型的参数设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通过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我们能够获取到地表特征的空间分布信息,对水文模型参数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

2.3数字高程模型在水文模型中的应用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是水文模型参数设定中不可或缺的数据源之一。DEM能够提供地表的高程信息,为水文模型的参数设定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通过DEM,我们能够获取到地表的起伏变化、河流网络、流域分布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水文模型的参数设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利用DEM数据对流域进行了分割和划分,确定了不同子流域的特征和参数范围。同时,DEM数据还能够提供流域内部的坡度、坡向等地形信息,为水文模型的参数设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流域地表特征,优化水文模型的参数设定,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3水文模型的验证与评估

3.1水文数据采集与处理

在进行水文模型的验证与评估之前,首先需要对水文数据进行充分的采集和处理。水文数据的采集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各项数据的获取,而数据的处理则包括数据清洗、插补、变换等环节。通过对水文数据的充分采集和处理,可以为后续的水文模型验证和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利用了多种途径进行水文数据的采集。首先,通过气象局和水文局的气象站和水文站获取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包括降水量、蒸发量等信息。其次,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了大范围内的地表水文数据,包括地表径流、土壤含水量等数据。同时,还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进行了获取和处理。这些多源数据的综合利用,为水文模型的验证与评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

3.2水文模型结果的验证方法

水文模型的验证是指通过对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了进行水文模型结果的验证,我们采用了多种验证方法,以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我们采用了常见的统计学验证方法,如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相关系数等指标,对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对和分析。通过这些统计学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和拟合程度。我们还应用了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对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拟合情况进行了验证。通过对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模型验证,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4基于GIS的水文模型应用

4.1洪水预测与防灾决策

洪水预测与防灾决策是水文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基于GIS技术的水文模型可以有效地对洪水进行预测和模拟,为防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地形数据、降雨数据、河流水文等多种信息,结合水文模型对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减少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同时,基于GIS的水文模型还可以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为防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中,洪水预测与防灾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洪水预测与防灾决策中,基于GIS的水文模型还可以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实现对洪水的动态监测和预警。通过GIS技术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处理,结合水文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可以及时发现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防灾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

4.2水资源管理与规划

基于GIS的水文模型在水资源管理与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GIS技术,结合地形数据、水文数据、水质数据等多种信息,可以构建水文模型对水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水文模型可以模拟水文过程、水资源分布和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基于GIS的水文模型还可以对水资源利用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为水资源规划提供科学支持。在实际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中,基于GIS的水文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水文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法,通过GIS提取流域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子汇水区划分和管网概化。然后,将这些数据导入SWMM模型,进行雨洪模拟和分析。最后,通过实测降雨曲线与模型模拟曲线的趋势拟合程度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SWMM模型能够对雨洪过程进行较好的模拟,为城市雨洪管理和水文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沈喆,巫慧林,伍涛,景康,邓锦山.水文数据模型构建研究与实现[J].四川水利,2022,43(06):102-106.

[2]王璟京.基于参数区域化的全球水文模型构建、模拟与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21.

[3]菅浩然,刘洪波,童冰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比较研究[J].人民黄河,2020,42(05):24-29+51.

[4]罗年山.基于大数据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构建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7):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