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分析

赵振华

江油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省 江油市  621700

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到本院就诊的患者合计80例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盆底肌训练,实验组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有所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盆底肌训练低频产后治疗仪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

前言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对盆底肌肉和尿道的损伤所引起的。在妊娠期间,子宫的增大会对盆底肌肉造成压力,加上分娩时的进一步损伤,导致盆底肌肉松弛和尿道控制能力减弱。这种情况在产妇用力、咳嗽、打喷嚏或进行重体力劳动时,由于腹部压力增加,尿液可能会不自主地流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会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1],如需要频繁更换衣物或使用护垫等。尿失禁可能导致女性感到尴尬和自卑,影响社交和心理健康。长期尿失禁还可能导致泌尿系感染和皮肤问题等。积极开展康复治疗对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非常必要。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女性恢复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尿道的控制能力,从而减轻或消除尿失禁症状。通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女性可以学会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也可以在必要时用于辅助治疗。文章就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开展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到本院就诊的患者合计80例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年龄(28.43±2.41)岁,病程(3.45±1.04)个月;实验组年龄(28.34±2.42)岁,病程(3.47±1.05)个月,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获批。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检查后符合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标准;确认接受治疗;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其他因素引起的尿失禁患者;合并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无法长期配合治疗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盆底肌训练,训练通常为凯格尔运动(Kegel exercises),这是一系列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的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在不同位置和姿势下进行,如坐姿、躺姿或站姿。训练强度和频率根据个人情况而定,通常建议每天进行多次练习,持续数周或数月。患者还可接受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的建议,如避免过度用力、保持正常体重、饮食均衡等,以促进盆底健康。实验组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将躺在治疗床上,将治疗仪的电极放置在盆底肌肉区域。治疗仪会产生低频电流,通过电极传导到盆底肌肉,引起肌肉收缩。这种电刺激可以帮助唤醒和激活盆底肌肉,促进肌肉纤维的再生和修复。治疗过程通常无痛且舒适,每次治疗的时间和治疗次数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1.4观察指标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均持续治疗三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盆底肌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得出结果[2]

1.5统计学方法

为处理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2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如果P值小于0.05,则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40

18

12

10

75%

实验组

40

22

15

3

92.5%

X2

4.501

P

0.034

2.2患者的盆底肌力评分比较

实验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评分有所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患者的盆底肌力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

对照组

40

2.54±0.25

3.14±0.33

实验组

40

2.55±0.23

4.08±0.32

t

1.472

102.246

P

0.141

<0.001

2.3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分)

对照组

40

65.42±3.64

实验组

40

87.08±3.23

t

28.150

P

<0.001

讨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据统计,大约有15%至30%的产妇在分娩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症状[3]。因此,这是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及时的治疗。

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原理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作用,盆底肌训练通过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尿道括约肌的收缩能力,从而增加尿道的闭合压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而低频产后治疗仪则利用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促进肌肉纤维的再生和修复,进一步增强盆底肌肉的功能。联合应用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在多个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4],盆底肌训练可以改善盆底肌肉的张力和收缩能力,增强其对腹部压力增加的抵抗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尿失禁的发生。这种训练需要持续进行一段时间,效果逐渐显现,且长期坚持锻炼可以保持治疗效果。低频产后治疗仪通过电刺激直接作用于盆底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促进肌肉纤维的再生和修复。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无痛、非侵入性的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同时,低频电流的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加速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5]。此外,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的治疗方法还具有个性化、灵活性强的特点。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调整训练的强度和频率以及电刺激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6]。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有所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十分突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玉兰,李金燕,王丽芳,等. 盆底肌训练结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4):29-31.

[2] 刘晔. 盆底康复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评价[J]. 健康之友,2020(11):129.

[3] 林开荣,胡宏媛,刘晓燕,等. 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 自我保健,2023,27(5):99-101.

[4] 邓智丹. Hegel训练联合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8):5-6,9.

[5] 刘云,王燕辉. 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产后治疗仪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作用[J]. 健康之友,2022(12):155,157.

[6] 李晓静. 盆底康复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评价[J]. 健康之友,2022(1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