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日常预防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高血压病的日常预防建议

丰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633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也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非常关注的公共卫生疾病。高血压确诊后就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因此高血压的预防非常关键,因此人们需要对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给予充分的理解并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饮食、认知、情绪等方面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才可以避免高血压病情的加重。我们要积极做好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更多人对引发高血压疾病发病的不良生活习惯、不健康行为等有争取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加强对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控制临床高血压的发病率。

1、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高血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无法明确,根据相关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与人们的生活、精神、内分泌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需要结合人们当前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分析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1)从西医角度分析高血压发病机制

根据近几年来相关文献分析,西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具体的发病机制无法明确。肾交感神经会影响肾素分泌量从而会导致血压指标的变化,根据文献研究:降低肾脏交感神经有利于控制血压。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选择性和通透性特点,血管活性物质分泌量较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也是造成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同时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形成血栓,从而导致高血压继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血小板活性增强则容易形成血栓,高血压疾病与血栓有密切的关系,针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体积的计算可知,高血压患者血小板的活性更强。

(2)从中医角度分析高血压发病机制

在中医相关文献中并没有高血压之一名词,但是分析高血压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发现该病与中医中的眩晕、头痛较为相似。眩晕、头痛病因病机分为虚实两种,与患者机体的心脏、肝、脾、肾等脏器关系密切,风火痰淤均为病理物质,因此患者会表现为不同的证型。我国中医古籍中有很多内容都对高血压疾病有相关描述,比如《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等都有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记载。现代中医关于高血压疾病的研究内容也较为丰富,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

2高血压疾病的日常预防对策有哪些?

高血压患者早期症状比明显,因此现在还有部分患者患有隐匿性高血压,临床漏诊率较高。很多患者在体检中发现血压指标提高、情绪激动的时候会出现头晕脑胀的症状,伴随心悸和失眠的情况。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会影响心、脑、肾等脏器,同时还会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避免高血压疾病的发展,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保持合理的饮食。①控制饮酒量。大量饮酒会导致心率大幅度提高,血管收缩会加重从而导致血压升高。饮酒量、饮酒时间、饮酒的度数等对高血压疾病产生不小的影响,饮酒量、饮酒度数越高、饮酒时间越长则高血压患病率会明显增加,饮酒过度也是造成高血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饮酒。②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我国饮食偏重口,盐是主要的调味料,高盐饮食也是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血脂也是造成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过食高盐高脂的事物就会导致患者血压发生异常波动。除了要保持清淡的饮食,还可以补充镁离子,比如矿泉水、深井水都富有镁离子。高脂高盐的饮食习惯会导致患者动脉血管弹性减弱、血管中血液粘稠度提高,因此血流速度慢就会导致脂质堆积、纤维组织增生等,最终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高血压。饮食作为预防和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日常饮食必须要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大豆、化生等植物类蛋白类食物。

(2)调节患者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①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多人的情绪也存在较大的波动,如果无法做到自我调节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的情绪下也会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中医理论中,情绪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情志致病是有理论依据的,因此学会调节情绪非常关键。心情不好可以找朋友聊天疏解压力、心情烦闷可以看电视、听音乐来转移注意力。人们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心态,不开心就要积极的通过有效的手段缓解。②日常生活要保持劳逸结合。长期处于压力较大的环境下,身心都会超负荷,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不健康等则容易引发高血压的发病。人们在生活中必须要做到劳逸结合,连续工作1小时就要适当放松,按揉一下身体穴位或起来走一走放松肌肉。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中老年患者作为高血压发病的主要人群,患者机体脏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衰退,老年人更加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及适当的运动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3)日常要加强锻炼避免体重过高

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没有时间开展业余活动,因此很多人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还有一些人因为缺乏运动、多度饮食等导致体重增加,肥胖问题引发了血脂紊乱,最终导致高血压的发病。因此人们必须要控制体重,保持规律、健康的体育锻炼来降低血压,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在用药的同时配合运动锻炼和饮食护理,也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畴中的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保持血压稳定,减少肥胖率。比如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瑜伽等都是推荐的运动,要注意保持足够的运动时间并且也要注意不可过度运动,以患者身体素质为基础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一般早上6点到中午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时间,早上醒来后的血管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睡眠时,早上的交感神经兴奋灶也非常敏感,心率、血压都会在早上急剧提高,因此晨起剧烈运动是导致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有高血压风险和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可以每天下午4~5点之间进行运动,同时要选择低强度、安全的运动。

(4)其他预防对策。患者要保持平常心,面对事物要不急不躁从而预防高血压的发病。同时患者还要定期进行血压指标的监测,按时检测血压从而对自身血压指标的变化有充足的认识。冬天不可用凉水或太热的水洗澡,要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气温下降血管会严重收缩,那么血管壁受到的压力较大因此是冬天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非常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无法明确、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也差强人意,临床主要通过用药来调节血压指标,用药方案的经济性较高是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接受的治疗方法。高血压一旦发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要做好日常生活中对高血压疾病的预防,秉承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高血压疾病的管理工作。我国医疗相关部门也必须对高血压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积极的做好高血压疾病的健康宣教,让民众对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方法有正确的认识,让民众能够在生活中自我规范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而减少临床高血压的发病率。医院可以与社区做好配合开展高血压疾病的综合预防工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于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李静,女,出生1980-01,河北医科大学,汉族,河北省唐山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