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优质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向琎

通江县永安镇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11月收治产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产后出血例数和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产妇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则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优质护理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在保障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上有很重要意义。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产妇;产后出血;应用效果

孕妇在胎儿分娩后发生大量阴道出血的情况成为产后出血,属于病理状态。胎儿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在500ml以上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产后出血的发生会造成孕妇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产后出血、睡眠紊乱等也会不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产后出血作为导致孕妇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会直接造成产妇短期内发生大出血而引发各组织脏器缺血,因此产妇就会死亡。优质护理作为临床常用的护理模式,在产后出血产妇中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产妇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在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也要为患者家属提供护理干预,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安抚家属的情绪,保证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11月收治产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44例。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9.52±3.26)岁,平均孕周为(38.52±0.85)周,其中包括初产妇28例、经产妇16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0.05±3.33)岁,平均孕周为(38.71±0.85)周,其中包括初产妇27例、经产妇17例。纳入标准:产妇均为单胎适龄产妇,一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产妇伴随语言功能障碍、精神病史、表达能力不足的患者,合并器质性疾病患者和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均不纳入本文实验。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将产妇的生命体征控制在合理范围中。护理人员若是发现了异常就要及时汇报给医生,护理人员从旁协助医生的治疗。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第一,出血优质护理。产妇在分娩后,护理人员就要及时将新生儿抱到产妇面前,通过引导新生儿吮吸乳头来促进产妇自身催产素的分泌,提高宫缩能力[1]。分娩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产妇出血量、出血颜色等,做好产妇产后体循环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预防处理。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若是发现宫锁无力可以使用欣母沛等药物,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按摩下腹部的方式来促进宫缩,降低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排出子宫内的血块。第二,心理护理。若产妇产后发生出血,产妇就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若是无法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产妇不良情绪程度就会加重。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产妇新生儿的情况,鼓励产妇多休息,保持情绪的放松,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2]。第三,基础护理。产妇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护理人员要嘱咐产妇及家属尽量减少人员的探望,为产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产后恢复环境,病房内可以做适当的遮光处理,将病房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保证产妇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护理人员在实施优质护理中,要及时为产妇及家属开展护理干预,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家属给予产妇充分的理解与关怀,促进产妇术后的康复。产妇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以进流食然后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产妇多喝水避免脱水。第四,卫生护理。注意做好全身卫生护理,出汗、乳汁浸湿后的异物要及时更换,保持阴道部位的清洁,保持外阴干燥以免发生感染。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嘱咐患者排空膀胱,避免影响宫缩和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出现[3]

1.3评价标准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产后出血例数和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对比

组别

例数

产后出血例数(%)

产后出血量(ml)

实验组

44

2(4.55%)

351.25±105.26

对照组

44

7(15.91%)

581.85±135.26

X2/t

11.252

10.682

P

<0.05

<0.05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HAMA评分

HAMD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44

24.38±5.26

6.52±1.25

22.25±4.25

5.24±1.25

对照组

44

24.14±5.14

13.25±3.26

22.85±4.18

15.41±3.62

t

0.685

9.362

0.826

9.334

P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44

38

5

1

43(97.73%)

对照组

44

33

4

7

37(84.09%)

X2

15.228

P

<0.05

3讨论

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是由于子宫不稳,而造成子宫不稳的原因为全身性因素,例如子宫收缩过度、子宫收缩不协调、情绪过度紧张等,分娩时间较长、系统衰竭等都会造成子宫收缩或子宫不稳。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会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造成睡眠质量的下降,发生子宫收缩的概率也会明显提高。若是产妇发生了睡眠紊乱则会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威胁胎儿的身体健康,甚至有早产的风险。睡眠紊乱、产后出血都会对产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4]

优质护理干预是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来实施个性化护理,对预防产后出血、提高睡眠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能够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降低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控制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机体康复。综上所述,产妇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则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优质护理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在保障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上有很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聂亚玲.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1):126-128.

[2]许昭炎.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4):3434-3436.

[3]陈志敏.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9):55-57.

[4]史运珍.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4):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