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定位法在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目测定位法在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

黄丽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防城港  538021

摘要目的:探究目测定位法在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采血室82例婴幼儿进行研究,依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参照组采用触摸桡动脉进行采血,试验组采用目测定位法进行采血,评估两组婴幼儿。结果:试验组采血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试验组的采血成功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婴幼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家属;上述结果均P<0.05。结论:婴幼儿应用桡动脉目测定位法穿刺采血,能够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时间,使家长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关键词】目测定位法;婴幼儿;采血;桡动脉

婴幼儿采血是儿科护士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临床中常用采血的动脉为桡动脉、股动脉、肘动脉等。以前股动脉为婴幼儿动脉采血的首先,近年来桡动脉采血在婴幼儿科应用较股动脉广泛。但由于婴幼儿出生后血流多集中分布于躯干及内脏,四肢较少,血管细小,血管充盈度差,且婴幼儿桡动脉搏动不明显,且哭闹不配合,操作者使用手指触摸时常与本人指动脉搏动混淆等,导致桡动脉采血成功率低,故婴幼儿采血对护理工作者是棘手的护理操作之一[1]。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到目测定位法在婴幼儿:桡动脉采血中具备显著的价值作用,可提高采血效果。因此,我院门诊采血室应用两种采血模式对82例婴幼儿进行研究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采血室82例婴幼儿于2021年2月-2021年11月期间进行研究,依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参照组内男22例,女19例,年龄范围在1-2岁之间,均值(1.59±0.12)岁;试验组内男21例,女20例,年龄范围在1-3岁之间,均值(2.15±0.14)岁。上述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触摸法桡动脉采血,协助婴幼儿腕部伸直,再置于采血台,确保掌心朝上,以掌心横纹上1.5公分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与采血者手指,右手执采血针与皮肤呈15-20度角进行穿刺,直至动脉冲出血为止。以左手固定处理婴儿手腕,右手抽动,抽足血量后迅速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10分钟即可。

试验组采用目测定位法进行采血,首先,将婴儿的四根手指并拢,将示指的外边(大拇指)的反方向延伸(近心端),再将第二个手腕横纹的交界处,确定该交界处位于腕屈肌腱与桡骨的交界处。其次,在采集血液的时候,帮助婴儿采取仰卧位,上肢向外伸展,双手向上,采血者用左手握紧患儿穿刺侧手掌,让手腕向后伸展,露出掌心向上的掌腕,并做好固定,接着,右手拿着动脉采血器,将针尖倾斜向上,与桡动脉平行,以15--20度的角度,顺利地刺入。如果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因为进针的速度太快,导致没有回血点,需要慢慢的抽回,在回血点成功之后,要及时的抽取血液,抽足所需血量后迅速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10分钟。

1.3观察指标

(1)采血时间:从选择血管开始至采集所设定血量后拔针止。穿刺成功率:按进针一次即可获得所需采血量为成功,否则视为失败。

(2)评估婴幼儿家属的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评分(NSNS),该评分包含19个项目,总分95分,可分为非常满意(76-95分)、满意(57-75分)、不满意(0-56分)三个等级[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行х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采血时间及成功率

试验组的采血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试验组的采血成功率为95.12%,明显高于参照组78.05%,P<0.05,如表1所示。

1 采血时间、成功率

组别

n

采血时间(min)

成功

失败

成功率(%)

参照组

41

3.89±1.25

32

9

32(78.05)

试验组

41

1.68±0.13

39

2

39(95.12)

χ2/t

-

11.260

-

-

5.145

P

-

0.001

-

-

0.023

2.2满意度

试验组婴幼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5.12%,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家属80.49%,P<0.05,如表2所示。

2满意度[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参照组(n=41)

13

20

8

33(80.49)

试验组(n=41)

15

24

2

39(95.12)

χ2

-

-

-

4.100

P

-

-

-

0.043

3讨论

由于我院门诊采血人数量较多,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血样本采集,这就要求护士采血要做到“稳丶准丶狠,”用尽量少的时间保持高的穿成功率来进行采血。婴幼儿动脉血标本的采集难度较大,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婴幼儿桡动脉细小,且搏动感薄弱不一,增加了穿刺难度。而目测定位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人体某个部位的位置,对婴幼儿采血更加有利。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采血时间低于参照组,试验组的采血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是目测定位法可以通过观察婴幼儿的皮肤和血管,准确地确定采血部位,避免了因为不准确的定位而导致反复穿刺进针对动脉以及周组织损伤。并且目测定位法不需要使用任何医疗器械,不会对婴幼儿造成伤害,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更加安全[3]。通过在采血前对采血部位的皮肤进行适当的刺激,如按摩、热敷等,使皮肤处于适宜的刺激条件下,从而减少采血时的疼痛。可以通过准确的定位和适当的刺激,使婴幼儿更容易接受采血操作,从而提高采血的成功率。最后统计两组婴幼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充分说明采用目测定位法对婴幼儿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了目测定位法在婴幼儿桡动脉采血中可准确的确定穿刺点,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的几率[4]

综上,对婴幼儿应用桡动脉目测定位法穿刺采血,标本均符合检验要求,且无溶血现象。可显著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时间,有助于家长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韩霞,蒋宁静,等.两种穿刺法在肥胖型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1):1506-1508.

[2]罗琳君.目测定位联合触摸法在新生儿初次采血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6(1):98-100,97.

[3]李海玲,李娟.目测定位法在新生儿肱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3):99-100

[4]张艳,范春莉,蒋宁静,等.斜角定位器在肥胖型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20,49(12):2059-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