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殷鑫梅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2年12月,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共计62例被列为研究对象在我院展开研究,2023年12月该研究截止。62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单双性被平分为2组,即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提供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种干预方式所呈现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临床疗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高于采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组,2组间的对比具有实际意义,P<0.05。(2)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出现重度压疮、肺部感染、脓毒血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2组间的对比具有实际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在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该措施的实施不但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是可广泛借鉴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系统康复护理;ICU转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效果

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该类患者一旦发病,临床病症较为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极易导致患者并发其它并发症,同时该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不但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严重时还会随时危及生命健康[1-2]。因此,临床认为及时给予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干预尤为关键。针对上述表达观点,本次研究以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为目的展开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范围,研究对象62例,均为该阶段我院接收的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性将其分组,共计分为2组,每组样本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4,年龄以23~72岁为主,取其中间值为(47.50±24.86)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3,年龄以24~73岁为主,取其平均值为(48.50±24.89)岁。上述自然信息具有均衡性,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家属医院具体情况、手术方法及其相关注意事项,并对患者做简单的心理指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此外,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后续护理。

研究组:予以系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小组成立:首先,成立系统康复护理小组,随后对组内成员进行专业知识、护理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考核基础技能及操作技能,合格后展开护理干预。其次,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入院评估,评估后详细记录个人喜好、患病原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经济状况等。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对其进行详细指导,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病情知识,加深认知度。(2)改进措施:参考疾病指南内容和疾病相关文献制定健康条例,了解患者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将相应文字转化为插图,帮助患者尽快了解疾病知识。进行交班工作时,医护可同时进行,详细告知患者病情,并做简单评估。(3)体征护理: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随时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并给予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帮助,为了避免患者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四肢肌肉萎缩,可采用电刺激,适当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以此减少脑水肿现象。(4)气管护理:气管切开后,需维持切口处无菌条件,并及时做好换药及清洁工作。同时,护理人员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排痰,患者雾化治疗后,告知患者需注意口腔卫生。此外,患者无法进食时给予鼻饲护理干预,若患者出现感染情况,需为其外敷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间接反映。(2)不良事件发生率: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重度压疮、肺部感染、脓毒血症等事件发生概率。

1.4统计学分析

在对本文数据进行论证分析时,计量资料用t检验、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百分数(%)表示,数据结果借助SPSS21.0分析,成立以P<0.05表示,相反,未成立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2组临床疗效

    计算数据如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4.51±1.26)、住院时间(12.82±3.58)均低于对照组。

表1临床疗效对比(d

分组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

研究组

31

4.51±1.26

12.82±3.58

对照组

31

6.76±2.12

15.55±3.26

t

-

5.079

3.139

P

-

0.000

0.002

2.2对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详细数据如表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重度压疮、肺部感染、脓毒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表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重度压疮

肺部感染

脓毒血症

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

31

1

1

0

2(6.45%)

对照组

31

4

3

2

9(29.03%)

2

--

--

--

--

5.415

P

--

--

--

--

0.019

3讨论

临床指出,颅脑损伤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发病后,即使治疗及时,也会导致患者意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3]。实践发现,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若能提供科学化的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整体疗效。

系统康复护理是将常规护理得以完善,并将护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正和解决。该护理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对护理人员展开定期培训,使得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将护理质量明显提升[4]。本文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数据与他人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证实本文研究结果具有成立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病情评估、一般护理、体征护理及气管护理;病情评估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患者吸氧等处理措施;同时,一般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确保护理效果。除此之外,给予患者气管切开护理,要求切口处保持干燥,并做好切口抗感染护理,换药时采用无菌换药形式,早、中、晚对患者做好换药处理。另一方面,正确指导患者排痰,排痰不畅时需及时采取吸痰处理,雾化干预时可降低痰液粘稠度,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痰液堵塞造成窒息。患者长期卧床时,需对肢体肌肉进行电刺激,避免四肢萎缩,同时帮助患者按摩小腿,可防止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总结上述,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后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良好,可给予高度的推广和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君萍. 系统康复护理在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177.  

[2]李子,杨元立,臧理政,等. 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护理中量化健康教育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8):184-186.

[3]李玉霄.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7):76-77. 

[4]丰谢华,张超,甘静.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J]. 中外医疗,2023,42(6):178-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