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淀粉酶与胰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浅析淀粉酶与胰腺

刘瑞亚

夏邑县人民医院  河南  商丘  476400

随着医学常识的普及,大家对“心、肝、脾、肺、肾”等人体器官都有了一定了解,但对胰腺这个人体重要的“小”器官还知之甚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盲点和误区。而一旦胰腺出了问题,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一 淀粉酶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血清中的淀粉酶主要有两种同工酶,即同工酶P(来源于胰腺)和同工酶S(来源于唾液腺和其他组织)。同工酶用以提高淀粉酶诊断胰腺炎的特异性。

健康成年人:血清淀粉酶(0--220U/L);尿液淀粉酶:(0--1200U/L)。

一般认为,在急性胰腺炎发病的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可达参考区间上限的5~10倍,12~24小时达高峰,可为参考值上限的20倍,2~5天下降至正常。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可持续升高5~7天,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

二  什么是胰腺

在人体上腹部深处,胃的后下方“隐居”着一个不显眼的器官,它就是胰腺。胰腺掌管着消化功能与代谢功能,是人体的“酶工厂”又负责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

1.胰腺基本功能

胰腺为混合分泌腺体,主要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内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其功能主要是下几点。

1.1 促进肝糖原合成

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此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肝脏和肌肉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而完成。

1.2 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

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内,激活葡萄糖激酶。

1.3 抑制糖异生

如胰岛素缺乏时,进入组织细胞内的葡萄糖减少。肝糖原的分解与异生增强;由肝脏释放入血的葡萄糖大大增加,血糖水平升高,并超过肾糖阈值而从尿中排出,表现为糖尿病或胰腺炎。

胰腺的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胰液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每日分泌约7501500ml。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可能是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等疾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测定外分泌功能的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2 什么是胰腺炎

胰腺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复杂多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仅表现胰腺水肿,预后良好。重者出现胰腺坏死,病死率高。慢性胰腺炎是多种原因所致胰实质和胰管的不可逆慢性炎症损害,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伴功能减退或丧失。

3 胰腺炎诱因

3.1 胆道疾病

占50%以上,称胆源性胰腺炎。胆石症以及胆道感染是引起胰腺炎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胰管和胆总管是好朋友,只要胆囊结石或是肝内胆管结石排入他们的“秘密基地”,胆汁则开始反流进入胰管,刺激胰酶,使患者感到剧烈的疼痛。

3.2 暴饮暴食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正发生着不小的改变,容易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暴饮暴食等。暴饮暴食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就算不是急性的,暴饮暴食也会刺激大量胰液与胆汁分泌,最终导致他们进行“自我消化”,进一步导致炎症的发生。

3.3 大量饮酒

大量饮酒可使胃酸分泌过多,进而使得胰酶加快分泌,可诱发胰腺炎。

3.4 其他

胆管阻塞、手术与创伤、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等疾病,也会引起胰腺炎。

4急性胰腺炎发作时有哪些症状呢?

4.1 腹痛

多呈现急性上腹或左上腹剧痛或刀割样疼痛,具有持续性,通畅发生在吃饱后或喝酒后,疼痛还可涉及到脐周或整个腹部。胰腺炎的疼痛较为显著,大家不可轻易忽视。

4.2 恶心呕吐

存在一部分患者可感到恶心、呕吐,且呕吐物一般为食物或胆汁。这种恶心呕吐的表现会让患者以为只是急性胃肠炎而耽误病情。

4.3 发热

发病后会有中度发热,38-39℃,持续时间根据病情变化,一般会持续3-5天,随着胰腺炎症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4.4 其他症状

如黄疸、脱水、电解质紊乱、肠梗阻、胸闷气促、抽搐、急性呼吸衰竭、低血压或休克等。

5急性胰腺炎如何治疗呢

轻症急性胰腺炎通常在短期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护胃、静脉营养支持、解痉止痛、抑制胰酶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在1-2周内可恢复。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包括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重症监护、肠内营养、止痛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等;晚期主要为并发症的治疗,如抗感染、坏死组织穿刺或内镜引流、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清除假性囊肿等治疗。

6胰腺炎发作后,该怎么吃?

胰腺炎发作后应该限制饮食中的脂肪以及蛋白质,可达到阻止胰腺分泌的目的,使胰腺得到暂时的休息,有利于疼痛的缓解。

6.1 急性发作期

为了做到有效抑制胰腺的分泌,应停止膳食,并予以肠外营养。

6.2 临床缓解期

从急性发病期进入缓解期后,患者的体温有所下降,待血液中的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后可吃流食,例如果汁、米汤、蔬菜汁等。注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禁食用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饮食,避免对胰腺再次造成刺激,引起疼痛。

6.3 疾病恢复期

在疾病的恢复初期,可以适量增加少渣、易消化、不含脂肪的饮食,同时注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为了降低复发可能性,在病情完全恢复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不可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如猪油、肥肉、动物内脏等。

7如何预防急性胰腺炎

7.1 控制饮食

预防急性胰腺炎,首先要控制饮食。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7.2 处理风险因素

对于存在风险因素的患者,需要积极处理这些风险因素。例如,对于胆石症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胆道结石的治疗;对于高血脂患者,需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7.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对于存在胰腺炎风险的人群,如家族中有胰腺炎病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7.4 避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是引发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过度进食。

了解了以上知识,我们就应该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胰腺炎降低患胰腺炎的风险。一旦出现急性胰腺炎症状,如上腹痛、恶心、呕吐等,我们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