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切口护理须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1

术后切口护理须知

刘夏利

四川兴文县人民医院 644400 

手术是疾病治疗的常见方式,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微创手术,均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手术切口,在其愈合期间应加强患者术后的切口护理,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防止切口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1、影响切愈合的因素

    感染。感染是影响口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致病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殊感染、大肠埃希菌,导致切口局部细胞及基质受到消极影响,产生化脓性病灶,不利于患者的切口愈合。

    异物存留-排异反应。若发生切口残留异物,会影响其正常愈合,如外科缝线、坏死组织细胞碎片、毛发、切口辅料残留物、灰尘等。

    血液循环障碍。程度较严重的休克、包扎太紧切口缝合太紧,会影响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导致产生缺血缺氧情况,无法及时清除代谢产物,细胞增生受限,不利于切口愈合。

    全身性因素。年龄,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或身体素质较差,会影响应激能力,新陈代谢速度变慢,影响切口愈合速度;营养不良,低蛋白水肿,如长期进食受限、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硬化、消化吸收不良、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导致氨基酸及蛋白质不足,无法满足伤口愈合要求,使得其愈合速度变慢;免疫力低下,例如: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或近期化疗或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这些均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糖尿病,这类患者免疫功能较弱、动脉硬化等因素,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肥胖,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较少,且脂肪组织过多,会导致切口张力提升,不利于切口局部血液循环。

2、术后口护理方法

    止痛。手术结束后,当患者麻醉药效消失之后,切口会产生剧烈疼痛感,特别是手部神经末梢分布较多的地方;患者的意志力、疼痛耐受性,这些均会影响疼痛程度,因此,每位患者的疼痛程度存在差异,即便疼痛不会影响伤口愈合,仍会影响患者的睡眠以及食欲,间接影响切口愈合,因此应该依据患者疼痛情况,合理的应用止痛剂,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

    放置引流条。在术后切口护理中,要想防止患者产生感染问题,减少其不良反应,应在伤口内放置引流条,引流淤血;若辅料上渗血较多,应该及时更换;一般术后1、2天后停止出血,可以拔除引流条,如果是引流脓液或体液,应该延长引流条放置时间。

    换药。术后应该注重切口清洁,若是没有产生污染、出血、感染、引流物,无需换药;一些患者和其家属为了了解切口情况,自行揭开辅料,不利于切口愈合,术后应做好患者及家属宣教,避免自行揭开辅料;在为患者换药时,应由专业人员操作,注意无菌技术规范,避免造成切口污染;切口在会阴附近,尤其是儿童,应该防止尿液及粪便污染会阴部,若是出现污染状况,应该及时清洁伤口,更换敷料;若切口发生口感染或出现肉芽创面,应该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处理措施,例如凡士林纱布、洗必泰溶液、高渗盐水等。

    饮食护理。做完手术之后,需要预防切口出现感染的问题,因此,需要按照医生的医嘱,避免切口接触到水,同时避免磕碰到切口的位置;定时到医院复诊,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能够有助于切口愈合的,比如瘦肉,牛奶等,补充维生素A,否则会阻碍切口的愈合,可以多食用动物肝脏,鸡蛋黄、胡萝卜、西红柿等;很多患者都存在一个疑惑,即术后能否吃发物,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过敏、受伤之后,要避免吃发物。发物通常是指香菜、韭菜、海鲜、狗肉、牛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在受伤期间吃发物,可能产生某些疾病,或者是加重疾病,使得口愈合受到影响可能出现伤口发炎、感染问题对患者而言,饮食方面需要食用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的食物,摄入优质蛋白以及微元素可以食用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促进局部神经恢复。

    预防感染。一般患者术后会产生轻度发热问题,术后3-5天左右逐渐恢复。若是术后5天患者体温依然升高,而且伤口疼痛,需要考虑切口感染化脓问题,加强观察,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