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林绿化施工节水技术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探讨园林绿化施工节水技术问题

贠联峰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园林绿化施工对城市环境改善十分关键,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对优化城市休闲空间美观性也十分有利。其中,节水技术问题属于园林绿化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究其原因,园林绿化施工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水资源消耗,倘若无法开展有效的节水操作,势必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由此,积极探寻有效策略实现有效节水十分关键。本文主要围绕园林绿化施工节水技术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缓解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建言献策。

关键词:节水技术;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灌溉

引言:随着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管控愈发严格,可持续性的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已经越来越重要,各地方区域针对如何有效的保护水资源也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这就要求园林绿化施工务必要遵循节水标准,如此一来,有效分析并解决园林绿化施工节水结束问题便显得愈发重要起来。

一、常见园林绿化施工节水技术

(一)喷灌

和漫灌技术比较来讲,可以更好地实现节水目的,但这一方式实际作用范围有限,喷射高度也较低,由此便需要在具体应用期间,务必要了解灌溉目标的特点,倘若灌溉区域内存在的小型植株或者花卉较多,且没有对工期提出过多要求,便可以考量挑选这一技术。

(二)漫灌

此类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虽然技术性较弱,但效率及灵活性均较高,在具体应用此类技术手段期间,工作人员仅需要利用橡胶水管便可以达到取水目的,在明确具体区域以后,便可以开展持续性的灌溉操作[1]。基于用水量层面,此类方法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一次性的用量便可抵过其他方法的几倍,但因具体应用期间,取水便捷、对水质要求较低等特点,至今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节水目的,部分城市也在优化这一技术手段,包括利用多点小规模等形式,实现漫灌。

二、园林绿化施工节水技术问题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改善人们居住生活环境的必要手段,但实际施工期间,也不能单纯关注环境绿化等问题,也要确保符合节水标准,迎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现阶段园林绿化施工期间,涉及的节水技术问题包括:

(一)绿化植物选择不合理

绿化植物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作用是制造景观,美化景观效果,植物种类的差异可以呈现出来的效果均会产生较大不同,但因种类存在差异的植物,其生物学特性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倘若在园林绿化施工前,缺少对绿化植物的有效分析和研究,便无法保证植物能够有效的成活。如果在挑选植物的过程中,只关注植物的展示效果和开花时间等,缺少对其特性的了解,包括吸水性、抗旱性等,便极易导致由于植物需水量过大,引发水资源消耗量过大等问题。由此,结合对应地方区域的现实状况,和园林绿化施工实际需求,挑选合适的植物十分关键,也较为符合节水技术原则[2]

(二)用水体系不完善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水体属于重要资源,也是关键的景观要素。多数园林绿地中会设计一定面积的水景,如人造湖、喷泉等,此类景观对水的需求量较大,主要水资源出处即为城市自来水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耗十分巨大。同时,水景利用后的水一般会直接排放至下水管道,并没有进行回收利用,也没有应用于城市用水,再加上水景水质难以长久维持,需要频繁换水,对水资源的消耗也进一步增加。

(三)灌溉方式不科学

植物灌溉属于园林养护期间必不可缺的步骤之一,能够促使绿化的整体效果得到保证。但绿化灌溉也属于最消耗水资源的操作,由此,灌溉方式的科学与否会对园林绿化施工节水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但参考我国现阶段的园林绿化施工来讲,多数园林采用的依旧为洒水车灌溉的方式,极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问题,且会涉及到额外的物力和人力资源消耗问题。

三、园林绿化施工节水优化策略

(一)合理化植物配置

为了更好地解决园林绿化施工节水技术问题,要尽可能地挑选本土植物以及一些抗旱能力较为优良的植物,此类植物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较弱,同时,要关注合理设计慢生和速生植物的实际种植占比,保证其速生植物占比大于慢生植物。因复式结构的优势性,明显高于等层绿地,所以,要关注对绿地的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对各季节的差异性耗水性植物,进行科学配置,以实现群体节水的目的,如此一来,便可以在缺水季节解决各类植物争夺水资源的问题,缓解供水矛盾。此外,也要关注水分分级管理制度的推行,结合园林绿化实际情况以及水资源的实际供给等,对地段进行分化,实现节水目的[3]

(二)完善用水体系

园林绿化施工节水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节流和开源两个方面,不仅需要利用雨水回收以及污水资源化实现可利用水资源的总量提高,也要关注在灌溉以及水资源运输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良,积极完善用水体系,减少相关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出现。

总的来讲,其一,需要强化对洪水、污水及海水等水源的回收利用,提高可用水资源的总量。包括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等,可利用一些简单的生物或者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促使其能够符合园林绿化用水标准,同时,融合新型灌溉技术开展节水灌溉操作。其二,可通过人工湖以及建筑等进行雨水的回收,再将这些资源用在园林中的景观和灌溉上。同时可创建集雨型或者下凹型绿地,让路面的高度大于绿地,可实现有效的雨水收集。有条件的情况下,也要推动城市水库和蓄水池等的建造,以便于雨水存储,进一步优化雨水回收,推动园林绿化节水灌溉的实现。

(三)引入节水灌溉

为了更好地迎合绿化园林施工节水需求,在实际施工期间,要摒弃以往应用的陈旧灌溉方式,即不考虑人工洒水车灌溉,重视引入微灌、喷灌等设施,并可以人工浇灌和喷灌结合等方式,可有效提升节水效果。但现阶段我国喷灌类产品普遍不具有较高的可适用性,一般都是应用在花卉、草坪或者低矮植物中。微灌具有效率高、精细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具体是通过管网,对植物根系周边土壤开展局部灌溉操作的一种手段,可确保大部分土壤干燥,也可以抑制杂草等成长,所以,在现阶段的园林绿化施工中一般应用较多。为了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效果,需要细化考量各类灌溉设备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

(四)开发保水技术

现阶段可应用的抗旱保水技术较多,其中应用较为频繁的包括:

其一,保水剂。此类技术一般常用在城市中的花卉和草坪养护灌溉中,可促进苗木出苗率提高,也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但保水剂的种类繁琐,在实际应用时要对使用的目的及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以挑选出最适宜的品种。一般来讲,在育苗期间,会应用丙烯酸盐类的保水剂。

其二,有机质覆盖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绿化养护期间产生的落叶及枝叶等,经过一定处理,促使其成为有机基质,并将其置于绿化用地之上,进行覆盖,进而达到土壤保水、防止杂草产生等目的。

其三,抗蒸腾剂节水。此类制剂在植物叶片表面发生作用,可减少蒸腾作用产生,降低水分的流失,进而减少灌溉的次数和用量。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自然风光的追求愈发旺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数量大幅增加,如何实现有效的园林绿化施工节水,不仅要仔细分析各类节水技术问题,也要积极地探寻和研究多种高效的解决对策,促使园林绿化工程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能够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天际.本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以甘肃天水为例[J].现代园艺,2024,47(02):142-144.

[2]顾亚兰,杨彬.沿海盐碱地种苗技术——以临港产业区办公大楼周边环境提升工程为例[J].现代园艺,2024,47(03):68-70.

[3]王雨桐,孙典韦,王立峰.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调查及前景模式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01):2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