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老年社区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评价

史家柏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1719

摘要:老年社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控制,并且具有较低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这对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老年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变得更为重要。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它能够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和促进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然而老年人的代谢功能和药物代谢能力常常存在变化,因此,对于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60岁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3.9岁。病程范围为5年至22年,平均病程为11.3±5.2年。在研究过程中,排除了对研究用药二甲双胍过敏的患者,以及有严重精神障碍和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最终,这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同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充分了解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研究设计

采用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设计,纳入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2 研究对象

选择年龄在60岁及以上,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1.2.3 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初始剂量为500mg,每天两次口服,随着治疗进展逐渐增加剂量至最大耐受剂量。根据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可以酌情加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物。

1.2.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的用量和生活质量等。

1.2.5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关临床数据,并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别的观察指标差异。

1.3 数据收集和分析

1.3.1 数据收集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等。同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观察指标数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数据收集期间的医生和护士将负责记录和整理数据。

1.3.2 数据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对于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算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以及P值,P值小于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1.3.3 结果展示

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制作表格和图表,直观地展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1.4 评价标准

1.4.1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反映了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指南,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被认为是良好的血糖控制。

1.4.2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关键指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指南,空腹血糖目标控制范围为6.1 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目标控制范围为7.8 mmol/L以下。

1.4.3 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用量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治疗效果的指标。通过记录患者使用的胰岛素剂量,评估二甲双胍治疗对胰岛素用量的影响。

1.4.4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是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使用相关的生活质量量表,如SF-36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变化。

通过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胰岛素用量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客观地评价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糖控制水平。

  1.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根据结果得出观察组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在夜间低血糖的预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空腹血糖: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观察组在二甲双胍治疗下,取得了更好的空腹血糖控制效果。

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就此得出观察组在二甲双胍治疗下,取得了更好的餐后血糖控制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观察组在二甲双胍治疗下,取得了更好的长期血糖控制效果。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在二甲双胍治疗下,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更低。

3. 讨论

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些患者通常伴随有多种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问题。

3.1 血糖控制效果

二甲双胍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物,通过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和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研究表明,在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改善血糖控制。

3.2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研究显示,在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长期血糖控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3.3 胰岛素用量

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需求量。一项研究显示,在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胰岛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3.4 生活质量

糖尿病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而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少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些研究显示,在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交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二甲双胍是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首选降糖药物之一,对于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玉莲,钟炎熔,饶湖英.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及血糖和血脂变化情况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29):80-82+56.

[2]姜艳丽.社区老年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3):188-190.

[3]王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69.

[4]凌吉红,刘荀.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