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重庆区域铁路网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完善重庆区域铁路网的思考

邱雪

重庆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全国交通四极之一,明确重庆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要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版)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大通道中三纵两横在重庆交汇,并且将重庆定位为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重庆抢抓机遇,着力推动实施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铁路规划建设,一大批普速铁路建成投用,一大批高速铁路开工建设,重庆市区域路网框架基本搭建,公转铁成效显著,粮食、化肥、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障,中欧班列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已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

关键词:铁路规划;区域铁路网;最后一公里;

一、重庆铁路网的规划建设情况

目前重庆市铁路网初具规模,已形成一枢纽十一干线一环线两支线总体格局,运营里程约2700公里,覆盖了33个区县,高于周边省市;在建铁路1000公里其中高铁900公里),建成后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旅客出行的便捷性大幅提升,长期存在的铁路货物运输瓶颈制约将得到有效解决

一是字型高铁网逐步成形建成成渝、郑万2350公里时速高铁,渝万城际1250公里时速铁路,渝贵、渝利、遂渝、黔张常等4200公里时速的铁路;渝湘重庆至黔江段、渝昆、成渝中线、渝万、渝西、成达万7350公里时速高铁加速建设;渝宜高铁、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九龙坡站至重庆东站枢纽联络线等项目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二是铁路货运通道体系逐步完善。建成遂渝、成渝、兰渝、襄渝、渝怀、川黔、达万、涪三铁路,以及枢纽东环线铁路。

三是铁路枢纽体系不断完善,建成重庆北站、重庆西站等客运枢纽,重庆东站加快建设,重庆站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建成以团结村、小南垭为核心的货运枢纽体系,以及万州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关坝铁路专用线。

二、重庆市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由于铁路运力供给不足的局面发生根本性变化,加之国铁集团和地方财政约束,国家相关政策对铁路建设更加追求高质量和可持续,完善国家八纵八横高铁大通道、进藏出疆铁路、填补西部路网空白等,以及向补短板的铁路项目倾斜。借此机会,重庆铁路网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一定时期内仍存在干线铁路的能力利用率不高、公交化列车开行时效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货运进港进园区铁路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铁水联运效能未完全发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充分发挥铁路对沿线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

(一)更好发挥既有铁路效益

一是在客运方面。1.与成都局集团加强合作,形成互惠共利、双方共赢的局面,优先利用干线铁路发挥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功能,优化调整公交化列车开行方案,加强运输组织,重点保障早晚高峰段发车频次,加密发车班次、加大停站频次,满足城际和市域郊客流需要,进一步吸引通勤客流,提高干线的利用率和效益,同时减少新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对财政的压力。

2.高标准打造综合客运枢纽零距离立体换乘体系,推进新建铁路客运场站及配套交通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同时,要推进协同管理或者统一管理,突破现有的体制障碍,真正意义上实现零距离换乘,提高旅客的体验感,更好吸引客流。

二是在货运方面。1.铁路跟物流企业的货运相比,办理手续繁杂、需要排队,发车需要编组、需要等待,时效性差,发送时需要转运至货场、到站后需要自行提货,服务品质差,失去了很多时效性要求高的蔬菜、冷冻食品等货源,以及不能满足对服务品质要求高的客户。建议对铁路货物运输市场进行改革,通过市场化倒逼运输企业,提高适合现代物流的服务意识,提供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次认证、一单到底一站式门到门服务,开行公交化的短编组货物列车,发挥铁路绿色低碳、准点准时等优势,更好的扩大货源结构,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

2.打通最后一公里工程,大型的港口或者工业园无专用线与干线铁路联通,货物倒运带来运输效率下降和成本大幅增加,货主可能选择汽车运输等方式,未发挥铁路运价优势,从而失去货源。而高铁具有快捷、经济、绿色、准时的优势,可以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设立高铁动货基地,充分利用高铁的富裕能力,采用整列与客运列车部分车厢带货兼顾的方式开展高铁快货业务,进而增加收益。建议加快推进梁忠铁路(重庆忠县新生港铁路专用线)、涪陵白涛化工园、大足国际商贸物流园、永川港桥工业园、渝北洛碛港、九龙坡黄磏港、长寿中航油等一批服务货运枢纽、大型园区和规上企业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同时,建立铁水联运的平台,加强协同管理,突破现有服务意识,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推进铁路港站与港区堆场

无缝衔接,建设多式联运物流园,打造铁水联运龙头企业品牌。

(二)完善高铁大通道和补足铁路短板

一是有序开展高铁规划建设。加快在建字型高铁网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推动渝宜高铁、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渝贵高铁前期工作,释放既有渝贵铁路的货运能力,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输效率。结合250公里时速绵遂城际,以及兰渝铁路重庆至广安段预留250公里时速条件,进一步研究推动兰渝高铁。开展万黔高铁等项目前期研究,待客流量、资金等条件成熟后适时启动建设。

二是规划研究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根据干线的能力利用情况、城市发展、市区财政承担能力等情况,《重庆市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等政策文件,深入研究渝广(安)城际渝自雅城际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时序,以及适时研究启动建设市域郊铁路。

三是补足普速铁路短板。通过建设高铁项目释放渝贵、渝利等铁路货运功能,开展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适时启动建设,推动永川、荣昌、綦江等区县穿城铁路外迁,消除既有铁路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优化完善普速铁路设施布局,开展安张铁路巫溪至奉节段、黔遵昭铁路、恩黔铁路等项目前期研究,适时启动建设,填补路网空白。研究论证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后方达万铁路通道的能力,适时启动达万铁路扩能改造。

四是建立畅通高效的枢纽体系。推动国铁集团加快九龙坡至重庆东站枢纽联络线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末开工建设,打通京昆、包(银)海重庆东通道。开展重庆站至重庆北站枢纽联络线研究论证工作,做好线路两端车站的引入条件预留。

结束语: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着力推动铁路规划覆盖,提速字型高铁网和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建设,目前铁路网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起步晚、企业主体分散等问题,还存在一些制约区域路网发展的因素,最后一公里矛盾突出,亟需铁路从业者深入思考、认真研判,进一步发挥既有客货铁路效益,完善出渝高铁大通道,补足铁路短板,真正实现四网融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1]成喜明 浅析西部地区利用既有干线铁路开行市域(郊)铁路的优势,[J] 中国建筑,20235):25

[2]赵国堂,周诗广 我国市域铁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 中国铁路,2018(8):1-10;

[3]邱绍峰,邱文展,王华成 我国市域铁路总体设计特点[J] 中国铁路,2018(8):11-16;

[4]潘奕婷,林宇 全国政协委员钟章队: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高质量发展[J] 城市轨道交通,2021(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