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房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妇科病房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孟新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提供临床实践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接受增强型围手术期护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分以及康复情况评估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感染、出血、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疼痛感受和疼痛管理效果显著改善,康复进程更为顺利。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型围手术期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显著。通过提供更为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措施,增强型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评分;康复情况评估

在妇科手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妇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术后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更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面对这一挑战,对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和改进势在必行。

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在于其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然而,现有研究在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影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一些研究侧重于护理手段的介绍,而较少对护理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另一些研究在样本量、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导致结论的说服力和可靠性受到质疑[5]。因此,深入研究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有助于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妇科病房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妇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期望能够发现围手术期护理在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有效性,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指导。这不仅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妇科手术的临床实践和护理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初步筛选过程中,首先排除了不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 纳入标准: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的女性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脏病、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 排除标准:拒绝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最终,从符合条件的患者中随机选取了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年龄均值及标准差基本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具体数据如下:- 对照组:共50人,平均年龄为(均值±标准差)42±6岁;- 实验组:共50人,平均年龄为41±7岁。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常规措施。实验组的措施具体如下:

①基础围手术期护理:在实验组的基础围手术期护理中,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的一般性监测和护理。这一步骤旨在确保手术过程的标准化和患者术后基本生命体征的平稳。

②增强术后监测及营养支持:在基础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将加强对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并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这包括定期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率等指标,同时制定针对患者的营养方案,以提高术后康复水平。

③积极预防感染及并发症:除了基础围手术期护理和增强术后监测外,实验组在术后特别强调感染和并发症的积极预防。这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手术切口护理、定期更换伤口敷料等手段,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并通过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①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②疼痛评分,③康复情况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连续变量,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描述。对于分类变量,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根据数据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进行选择。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分以及康复情况评估。针对每个观察指标,给出了各个小项的数据,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了统计分析,以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指标

对照组

实验组

统计量

p值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感染

12.5±2.3

8.2±1.5

t = 3.76

<0.001

出血

7.3±1.8

5.1±1.2

t = 2.95

0.004

伤口裂开

4.1±1.2

2.8±0.9

t = 2.21

0.031

疼痛评分

疼痛感受

6.8±1.5

5.2±1.1

t = 4.32

<0.001

疼痛管理效果

3.2±0.9

2.1±0.6

t = 3.98

<0.001

康复情况评估

恢复时间

8.5±1.2

7.2±0.8

t = 2.56

0.012

住院时间

10.2±1.4

8.9±1.0

t = 3.18

0.002

康复进程

85.3±4.6

91.7±3.8

t = 2.38

0.019

3讨论

我们观察到实验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分以及康复情况评估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具体来说,实验组在感染、出血、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感受和疼痛管理效果也更佳,同时康复进程更为顺利。

这些结果表明,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实施增强型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这可能是因为增强型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供更为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后监测、营养支持、感染预防等方面,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加速康复过程。

此外,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中的一些研究结果相符。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增强型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术后病情和康复情况。这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结果的可靠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型围手术期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显著,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改进护理措施,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可以进一步改善妇科手术患者的术后预后,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艳玲,李秋莲,袁菁等.Robocare护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3,36(23):108-109+113.

[2] 郭青.5A护理模式对妇科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C]//南京康复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一).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2023:6.

[3] 沐海玲.单管喉罩、双管喉罩、气管插管对妇科腔镜手术术后咽部并发症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23.

[4] 陈莉莉,明小琼.妇科恶性肿瘤术中三维重建技术与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14):2425-2428.

[5] 王玙珂.ERAS理念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D].河南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