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更好地落实法治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更好地落实法治教育

朱彩虹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摘要:法治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较大的帮助。过去的课堂教学忽略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并未有过多的法治观念,在行为举止上更是出现了违法的行为,这主要是学生对于法治观念的不认知不了解所导致的。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不仅仅是关注于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及时普及法治知识,让学生养成守法的意识,能够在社会生活当中严格要求自我,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当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充分关联,让学生真正懂得法治教育的意义所在,在生活当中从自己做起。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教育;法治教育;课堂教学

许多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基本的法律知识不够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校过多的关注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等,并会引起高度关注,家长方面同样也是如此,这也导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法治观念淡薄,容易从行为习惯上面出现较大的偏差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深度思考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全面渗透法治教育,让学生能够遵纪守法,坚定的捍卫社会主义法治,并在成长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我。良好的法治教育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只有学生真正了解法治教育,且能够在生活当中实施,这样才能够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概率,维护社会的安定。

、以教材为主,抓住法治教育的渗透点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创建,主要是站在法律的层面和道德的角度,对学生开展科普工作,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全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从自己的言行举止开始规范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无法准确的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这不仅对于周围的人产生了影响,更是影响到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开创《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体现出学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当充分钻研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法治教育的渗透点,由于书面化的法律知识过于枯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理解难度较高。为此,教师应当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展开教学工作,将书面化的知识进行生动化的呈现,便于学生理解,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1]。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的学习中,涉及到有关于安全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从生命的话题进行切入,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生命呢?”每个学生围绕着自己认为的生命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教师展示出不同的案例,首先向学生展示小花小草的生长过程,然后再展示动物的生长过程,并向学生解释,这就是生命的过程。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然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定的色彩,我们应该敬爱生命,尊重生命。随后,带入基本的法律知识,在懂得尊重生命、敬爱生命的同时,不应当随意危害他人的生命,这属于法律范畴以内的;在生活当中,同样也需要注意的是不随意踩踏花草,不得虐待动物,这属于道德层面上的。将爱放置心中,将生命视为珍贵的事物,这样才能够在生活当中给予足够的尊重,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美好。

二、结合实际生活,强调规则意识

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应当将教育的空间局限在课堂之上,而是需要不断扩大空间,延伸至日常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什么是法治教育,法治的意义是什么。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家长过度的保护,对于社会规则、基本的法律知识不够了解,学校方面在开展法治教育时,也仅仅只是针对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这也导致学生的认知相对较为浅薄,无法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关联。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法治教育,教师应当将书本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充分关联,进一步强调规则意识,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也能够遵纪守法,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学习中,详细阐述公共生活当中的一些社会规则和基本的法律知识,许多学生在放假之后,喜欢在楼道里面玩耍,也喜欢放烟花爆竹,教师可以以此为例,告知学生在楼道里和地下停车场禁止放烟花爆竹,公共场所大家都应当注意安全,注意影响。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不要在地下停车场放烟花爆竹吗?放烟花爆竹需要在哪里放?”通过提出疑问,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既能够使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也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正确的燃放烟花爆竹,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法律。

三、创设合适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泼,生动有趣的课堂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在推进法治教育工作时,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之后,让学生沉浸于其中,既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也能够快速熟悉社会规则和强化规则意识的建立

[3]。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维权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场景重现的形式,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如何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首先,创建合适的情景,一位学生在超市中购买了过期的商品,要求商家索赔时,遭到了商家的拒绝该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维权。教师组织学生还原整个场景,在维权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既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认知,也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同类型问题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建立,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道德观和法治观,许多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基础的法律知识不够了解,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也无法通过正确的方式解决。小学阶段开始接触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可以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也能够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从自己做起,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李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的优化[J]. 新课程研究,2023(31):123-125.

[2]甘慧. 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新课程研究,2023(32):46-48.

[3]鄢建雄.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J]. 江西教育,2023(2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