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在提升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在提升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寇兰兰

黄陵县人民医院  内二科  陕西黄陵  7273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在提升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录60例脑梗塞患者。通过奇偶法筛选住院号,单数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干预,双数分为观察组(30例),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AD-7评分、PHQ-9评分更低,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SF-36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结果比较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应对疾病,减轻不良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脑梗塞;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脑梗塞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近几年临床中对于该疾病的抢救的研究越来越多,疾病抢救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但患者在抢救成功的预后,离不开完善的护理措施的干预[1]。单纯开展常规的护理措施,缺乏对患者心理方面的关注,仅仅只能提供生理方面的干预,由于脑梗塞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会产生抑郁、烦躁、焦虑等情绪,利用常规护理无法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长期维持低落的心理状况,会影响患者对于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配合,进而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一定影响[2]。所以对于脑梗塞患者除了生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外,还应加入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升康复的效果和速度。此次研究针对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脑梗塞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录60例脑梗塞患者。通过奇偶法筛选住院号,单数分为对照组(30例),双数分为观察组(30例),前一组包含男、女分18例、12例,年龄于48-83岁之间,平均69.37±6.41岁;后一组包含男、女分别有21例、9例,年龄于49-84岁之间,平均70.03±6.82岁。2组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干预,定期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根据医嘱指导进行用药,定期到扫病房,保持空气流通。

观察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详细讲解脑梗塞的定义、病因和症状,促使患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病情严重性和治疗的紧迫性,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按时服药,避免漏药或过量服用的情况;护理人员可详细介绍这些潜在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康复方案,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并增强患者适应康复过程的能力,提高对康复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饮食,推荐富含纤维、低脂低盐的食物,并告知患者需要避免食用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活动,例如散步、游泳或适当的有氧运动,帮助患者提高血液循环并减少脑梗塞再次发作的风险。

(2)心理干预:脑梗塞患者往往面临着种种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进而影响患者对康复的态度和效果,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建立支持性关系,帮助其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引导其建立积极健康的认知和态度,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帮助患者学会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放松,加快恢复患者的康复进程。

1.3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评分表(GAD-7)、抑郁评分表(PHQ-9)评价,分值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

生活质量:通过SF-36健康简易量表评估,每项0-100分,评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结果

2.1GAD-7评分、PHQ-9评分

如表1所示:干预后观察组GAD-7评分、PHQ-9评分更低,结果比较P<0.05。

表 1对比两组GAD-7评分、PHQ-9评分(±s)

组别

例数

GAD-7评分

PHQ-9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0

8.87±6.53

4.73±2.41

9.46±6.21

4.91±2.35

观察组

30

8.91±6.74

3.52±1.46

9.52±6.07

3.82±1.23

t

-

0.023

2.352

0.038

2.251

P

-

0.982

0.023

0.970

0.030

2.2生活质量评分

如表2所示:观察组SF-36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结果比较P<0.05。

表 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

组别

例数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一般健康状况

精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对照组

30

70.44±4.66

75.23±4.11

78.55±4.26

75.12±5.14

74.15±4.84

76.26±5.12

78.15±5.23

78.11±5.12

观察组

30

86.66±5.45

89.52±5.02

88.15±5.03

90.26±5.22

92.14±4.22

89.33±4.26

92.11±4.14

92.11±4.03

t

-

12.390

12.0640

7.977

11.320

15.345

10.748

11.463

11.76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脑梗塞主要由于血液供应受阻而导致大脑某部分缺血坏死的情况下,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数百万例脑梗塞,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脑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伴随着负性情绪和心理困扰,如焦虑、抑郁等,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过程,学习如何预防和治疗脑梗塞,并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4]。脑梗塞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患者需要具备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挑战的能力,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利用认知重建、情绪管理和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心,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情绪困扰,减轻焦虑与抑郁症状,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重建自我[5]。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GAD-7评分、PHQ-9评分更低,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SF-36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结果比较P<0.05。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应对疾病,减轻不良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闫双颖.移动互联网管理下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术后近远期效果及心理状况的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1):167-168

[2]孙明丽,王霞,申曼曼,王美英.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3):550-552

[3]宋清.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6):1135-11371141

[4]陶萌萌,董利花,王娟.研究脑梗塞偏瘫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的干预作用[J].中医学报,2020,(S01):0268-0269

[5]李翠,韩金玲(通行作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能力康复中的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S01):0271-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