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外语教学质量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提高高中外语教学质量的思考

焦明敏

昌邑市文山中学 261300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不断完善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中外语教师开始对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投来了关注的目光,相关的教学思路、策略也逐渐形成并取得了颇为可观的应用成果。结合上述几方面客观事实,笔者将根据个人工作经验及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学习、分析,依托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有关资讯,具体围绕“提高高中外语教学质量的思考”一题撰写本文并提出一系列策略性的建议,希望能够给广大业界同仁的工作发展带来些许灵感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外语;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新高考”改革对于本学段诸多外语课程的教学维度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同步对标于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进行有序培养、提升,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相应的素质模块框架。基于这一方面的认识,广大高中外语教师要积极突破传统“死记硬背”以及“纸面学习”等常规思维的限制,一方面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生本课堂的构建,同时在课程教学当中渗透足够多元的思政、文化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成果的实质性巩固、扩大和优化。在笔者看来,这一方面的工作不妨以下列几点为主要抓手具体执行:

一、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高中阶段的外语课程并不只是以培养学生基础性的词汇、语法认知、应用意识、能力为目标,更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以相关外语为基础的多元语言文化素质体系,而这些是传统课程教学内容、形式无法提供相应保障的。出于上述客观事实,高中外语教师要对课程教学的内容、形式做出有效拓展,一方面引入更多对标于关联外语国家的社会性、文化性语言素材,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语言信息的同时形成中高维度的实用性语言学习成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以“双语课堂”以及“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多元素养培养活动,使学生同步完成口语表达、语言交际、语篇翻译等方面的意识、能力。同时,还要对更多课外语言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予以广泛关注,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主题、内容来带领学生观看同语种且表现对应主题、内容的外文影片或其选段,使学生了解核心词汇、语法的常规使用形式和效果,并可在学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掉这些影片的字母让学生试着做一次“同声传译”。还可根据课程教学的成果,组织学生结合相关国家的传统节日、社会文化活动等编演一场“舞台剧”,用外语对白的方式来开展词汇、语法应用并还原对应的场景等。

二、构建“生本主义”教学课堂

“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以激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作为取得预期成果的主要前提——这也正是“新高考”改革的核心诉求。外语课程需要以学生进行充分而灵活的语言沟通和思维交流为基础,任课教师需要积极认识到这一点,扭转过去“师本位”的教学思维,转而将更多的课堂资源交还给学生,预留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以及较大思考价值、空间的课题给学生使他们进行自主思考,并帮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开展内部讨论,而后再根据学生们的思考、讨论成果完成课程的主题教学活动,以此来让学生在产生“主人翁”意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学习成果。当然,这一项工作的开展也不要从过去的“大收”猛然转化为“大放”,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避免矫枉过正问题的出现。

例如,教师可以将类似句式的应用区分作为课题交代给学生,鼓励学生从课内语篇当中找出相关句式的例句,分别从例句的含义、句子结构以及常规应用语境等角度出发对比、列出不同句式的异同点。而后组织学生以“强弱结合”的方式结成小组,就这些句式中相关词汇的句子成分类型等进行讨论、交流,并形成对应的分析报告。最后,教师则可通过“思维导图”等工具对两个句式的语法差异做可视化总结、分析,让学生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等。

三、推进思政、文化渗透教学的开展

任何一门高中阶段的教学外语都有着相应的社会应用基础,也必然会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对应的语言、社会文化,这些也需要学生形成对应的了解成果。高中外语教师要将教学目光从单纯的“语言教学”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国家、地区和社会的传统文化、语言特色、历史故事以及和我国的多方面交流、合作成果,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性语言知识的同时形成多元化的语言文化思维,进而完成课堂教学维度的有效提升。不过相关工作的开展也要防止出现资本主义思想泛滥的情况,对教学素材做到有选择地开发。

比如,教师可以将相关国家的传统节日作为主题设计相应的专题课堂,在带领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以及文化寓意的同时,引入有关应节物品、活动或人物的外语词汇和这些词汇的常规应用方式、效果,同时选择与之相类似的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做异同对比、分析,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应当彰显出一个“活”字和一个“全”字,既要让学生真正从视听结合的方式来开展语言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听、说、译等方面的能力,又要以语言基础为核心引入更多的社会文化知识成分,使学生的外语学习拥有肥沃的文化土壤。

参考文献:

[1]曾秀. 高中外语教育改革中全人教育应用价值探析[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0,41(5):75-77.

[2]赵伟. 高中外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探究[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5):326.

[3]王路路. 新课标下高中外语教学的困惑与反思[J]. 互动软件,2021(10):2318-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