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流感不焦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深入了解流感不焦虑

司玲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028

今年入冬以来,以流感为主的呼吸道疾病呈现感染高态势,并且以流感、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叠加感染为特点,各医疗机构门急诊压力巨大,许多患者也在各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看病难的经历。现本人就流感一病给大家做个小科普,希望大家对流感有更多的认识,能在症状轻微且就医难的情况下开展自治,减轻症状,缓解焦虑。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合并肺炎,进展到重症流感,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儿童;老年人;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肥胖者;妊娠期妇女等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度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也就是说谁都可能被感染,感染后可以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C,可有畏寒、寒战、咽痛、干咳、乏力、食欲减退等,也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一般情况下,无并发症的患者多3-4天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可能会持续1-2周,甚至更长时间,体力恢复正常也需要1-2周。相对于普通感冒来讲,后者传染性弱,病情较轻,以喷嚏、流涕等局部症状为主要表现,而流感则传染性强,病情较重,以高热、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可以到医院做个病毒抗原检测,如果快速抗原检测阳性,即可以诊断为流感。患了流感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活降低;血生化检查少数病例可能会有肌酸激酶、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上升,部分患者可出现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进展为双肺不满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感染流感后,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当然,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也是可以服用并且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抗流感病毒药物首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这一类药物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磷酸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儿童用药要根据公斤体重给药。除了抗病毒治疗以外,对症治疗也很重要,发热者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氨麻美敏等,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咳嗽咳痰严重者可以应用止咳祛痰的口服药,比如羧甲司坦、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等,或者应用雾化药物治疗;如果出现继发感染,应该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志改变,比如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的呕吐、腹泻等脱水症状;合并肺炎;原有基础疾病加重等症状,即提示发展为重症病例,一定要到医院就医,以免病情恶化。肺炎是流感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还有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等)、心脏损害(包括心肌炎、心包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等)、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在西医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选用中成药进行治疗。若以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成人流感患者,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若兼见明显的咳嗽、鼻塞、咽红不适者,可选用疏风解毒胶囊;若兼见头痛、肌肉酸痛、口干口渴者,可选用金花清感颗粒、荆防败毒散;若兼见咽喉肿痛明显者,可选用板蓝根颗粒、蓝芩口服液、开喉剑喷雾剂; 若发热、咽痛、咳喘、痰粘、咳黄痰、咯痰不爽者,可用银黄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方鲜竹沥等。

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可选用小儿感冒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热速清颗粒等。若咳嗽明显,咳黄痰,咳痰量多,大便干燥者,可选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等。

想要预防流感,除了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以外,可以开一些中草药代茶饮来预防,比如生黄芪3g 菊花3g 金银花3g 薄荷3g 陈皮6g 苏叶3g生甘草3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连服5天,起到益气固表、疏风清热、止咳化痰的作用,成人儿童都可以喝。另外,除了口服药物,还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预防流感,比如按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和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穴,拉伸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等,可以起到固护卫气的作用。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无免疫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当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种后,通常两周内就会产生效果,保护性抗体能在人体内持续1年,但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株不同而不同,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勤洗手,外出时包中常备消毒纸巾,在不能及时洗手的情况下一定要用消毒纸巾擦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有条件的话每天通风4次,每次20-30分钟;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的次数,出入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交叉感染;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摸眼睛、口或鼻;平时要注意关注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患流感后用过的碗筷、水杯等可以用水煮沸消毒,100度加热2分钟即可灭活流感病毒;患流感后宜多饮温水,饮食要清淡,多吃些容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