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儿童骨科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儿童骨科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探索

邢元

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  山西  太原    030025

摘要:目的 探索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儿童骨科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科室住院治疗的126例骨科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传统常规的护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化手段,如通过短视频科普、集中授课、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立相关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遵医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遵医行为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对儿童骨科护理,不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从人文主义角度增强了人们对骨科疾病的认识,有效提高了护理干预效果,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元化健康教育;儿童;骨科护理;效果

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肢体支配能力不足,保护能力低下,因此在低龄幼儿群体中骨折现象时有发生。而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康复意识等均低于成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童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健康教育是依据一定的传播媒介系统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群体了解疾病知识和健康知识, 树立健康理念, 能够自主自愿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还有利于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因此,对骨科患儿及家长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在儿童骨科护理干预中,通过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 探究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科室住院治疗的126例骨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3/30, 平均年龄 (4.5±1.5) 岁。观察组男女比例31/32, 平均年龄 (4.8±1.7) 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行传统常规的护理宣教。这种宣教模式是指患儿在住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健康教育均由责任护士负责,采用发放宣传单、温馨提示卡、宣传栏、口头宣教等方式进行教育活动,需要宣教的内容有饮食方面、石膏护理、静脉输液护理以及防跌倒、防坠床等。重点注意要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入院、手术、出院等相关的注意事项。而针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 健康教育的主体我们应放到家长的身上,让家长熟练掌握并辅助患儿, 以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的常规护理宣教基础上,结合多元化手段,如通过短视频科普、集中授课、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立相关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2. 1 短视频科普

成立短视频推广小组,制定吸引大众的科普小视频。视频内容主要包括术前访视内容、术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康复功能锻炼、疾病知识等进行规范地宣教录制。由于儿童具有特殊性, 特别要突出呈现康复训练的步骤及最易发生危险的诱因, 重点问题重点强调, 同时要说明遵医行为不好以致病情加重的严重后果和案例,提高患儿家长的警觉性。针对患儿年龄较小的特殊性,可以用动画任务及新颖的形式内容呈现科普内容。视频完成后上传之前应当由本科主任、护士长的监督指导,避免出现一些共性、重复性的内容,影响健康教育质量。

1.2.2. 2 集中授课

定期安排护士对患儿和家长进行集中授课。利用互动,讨论、交流、问答等方式,就相关护理如疼痛管理、饮食管理、陪护管理, 相关疾病介绍、手术并发症, 强调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答疑解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科室自制的科普短视频,为集中授课丰富内容,同时可以设计相关的竞赛,以增强患儿及家长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授课人员时应充分考虑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床经验。

1.2.2. 3 建立网络交互平台

根据疾病病种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交互平台,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定期上传有关小儿骨科护理知识、科普文章、温馨提示、短视频等相关健康知识。患儿办理入院时, 依据患儿的病情让家长进入不同的微信群,随时检索科普内容。此外, 科室还需安排值班医生在线, 为患儿家长答疑解惑,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

1.3观察指标

1.3.1 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

在出院时让家长填写健康教育知识问卷, 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术前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方法、医疗器具使用等相关知识, 共计20个选择题, 选项分别设置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观察每个选项的选择概率,判断其对疾病的了解认知程度。

1.3.2遵医行为调查

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功能锻炼、遵医用药和定期复查四个方面的执行程度。

2 结果

2.1两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比较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观察组

63

22(34.9)

33(52.4)

7(11.1)

1(1.6)

对照组

63

7(11.1)

9(14.3)

34(54.0)

13(20.6)

χ2

7.325

p

<0.05

2.2两组患儿遵医行为调查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遵医行为调查比较[n(%)]

组别

例数

饮食控制

功能锻炼

遵医用药

定期复查

观察组

63

60(95.24)

61(96.83)

61(96.83)

58(92.06)

对照组

63

43(68.25)

28(44.44)

54(85.71)

39(61.90)

χ2

6.297

p

<0.05

3.讨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儿童骨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改善患儿的遵医行为具有明显效果。短视频科普具有清晰、形式新颖、可回看、感染力强、易理解等特点, 从疾病的各方各面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参与度,有利于把患儿及家长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能够加深理解、记忆, 提高健康知识的知晓度。(2)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深化优质护理,提高护理效果。通过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 可以让家属更加了解患儿的病情,消除家属的不安感和陌生感。网络互动平台可以督促患儿加强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进快速康复, 可缩短平均住院日, 使住院费用降低, 提高满意度。(3)多元化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量,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利用短视频科普、互联网互动模式、集中授课等方式,对入院宣讲,手术宣讲,出院宣讲等相关知识进行重要性教育,可以提高患儿及家长的印象。利用新颖的活动方式和创新内容,不仅可以激发患者及家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减少护士对家长解惑的任务。多种方式教育不断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相关知识, 提高了患儿及家长遵医行为与护理配合度, 从根本上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促进医疗过程的和谐。

综上所述, 多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使骨科患儿及家长更容易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康复锻炼方法等, 有效提高了骨科护理的效果,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更好的促进了儿童健康,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润霞.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11):1408-1409.

[2]谢永红,易银芝,谭炯,李小玲,董林,张妮.多元化健康宣教在儿童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02):136-137.

[3]刘家琼.多元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在孕妇学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上旬刊) , 2017 (1) :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