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津伊 周立 孙刚 富璐 赵俊军(通讯作者)

大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辽宁大连116021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160例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符合穿刺活检适应症。自行选择7、9号穿刺针进行检查,对比取材例数及满意度,以及病理结果。结果 160例患者中7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102例,满意度为97.06%(99/102),160例患者中9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58例,满意度为96.55%(56/5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诊断确诊率为98.13%(157/160),与病理结果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取材率及满意度、检出率较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临床应用价值

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断技术,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超声引导下进行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是指在患者的颈部皮肤上切开一个小口,使用细针从切口中穿过皮肤到达淋巴结,然后抽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识别病变部位并进行取样,同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1]。本次就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来我院接受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160例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来我院接受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160例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符合穿刺活检适应症。纳入标准:临床已明确性质,淋巴结大小符合穿刺标准,且有安全进针路径;无严重感染、严重出血倾向、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最近未使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抗血小板类药物;病人心肺功能无异常;患者依从性高;穿刺部位皮肤未出现感染现象;无麻醉药物过敏者。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操作步骤如下:患者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其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以及近期所用药物。告知患者及其家人患者的具体情况、穿刺的目的和风险。进行术前检查,了解凝血功能情况。术前应用超声造影观察患者血流状况,分析最佳穿刺途径及穿刺取材部位。根据淋巴结大小与周围器官的关系选择适合取样长度及合适规格的穿刺活检枪、活检针,并调节到合适取样长度。要求患者穿刺前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化妆或佩戴金属饰品。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或疼痛感,这些反应通常是短暂的,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注射麻醉药物前一定要排尽气体以免影响图像质量。操作区域进行消毒,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插入淋巴结内取出部分淋巴组织,穿刺针与淋巴结长轴尽量平行,靶区多选择皮质,在淋巴结发生坏死时,可适当调整角度以避开坏死区。目标淋巴结包膜破溃时,如穿刺路径安全可选择包膜中断处穿刺进入淋巴结。必要时可选择多个淋巴结穿刺。穿刺针不宜与血管垂直,可适当下压或上挑调整进针角度,与血管平行为宜,避免切割血管。操作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适当处理。术中应对穿刺针具的位置进行密切观察,对穿刺过程进行存图,记录病灶声像图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变化。穿刺术后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完成颈部淋巴结的活检。穿刺后密切观察病情,如患者出现心慌、头晕、胸闷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师并积极处理,穿刺后应嘱患者定期复查。将活检穿刺的病理结果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2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取材例数及满意度,以及病理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采用t、x检验,应用(x±s)、(%)表示。P大于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160例患者中7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102例,满意度为97.06%(99/102),160例患者中9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58例,满意度为96.55%(56/5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1,P=0.859>0.05)。

2.2 超声引导穿刺诊断确诊率为98.13%(157/160),与病理结果相较无统计学差异(X2=3.028,P=0.082>0.05)。

3结论

颈部淋巴结活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术直接切除以后送病理,第二种是淋巴结穿刺手术。手术切除最直接,阳性率最高,但有时淋巴结的位置较深,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淋巴结穿刺目前多数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该方式并发症小,出血风险小,通常在手术难度大或是风险高的情况下采用。穿刺的过程先在B超定位下找到淋巴结,选中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巾,再进行定位周围的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后将穿刺针沿定位方向进行穿刺,得到组织。抽出穿刺针,将穿刺得到的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淋巴结穿刺活检操作比较简单,在局麻下进行,疼痛及出血的风险较小,可明确淋巴结的性质,临床运用广泛

3。急慢性感染或淋巴结核,因需要长期的抗结核治疗,因此淋巴结穿刺活检非常必要;颈部致硬的多发大小不等肿块,不能除外恶性淋巴瘤时,需做穿刺活检,取得病理诊断;肿瘤转移至淋巴结时,如患者有原发病,如肺癌、颈部不明原因出现肿块时,为了解决肿块的性质、肿块与原发病的关系,需要做肿物的穿刺活检;其它需要病理明确诊断的肿大淋巴结,如结节病与淋巴瘤都表现为淋巴结的异常肿大,从临床症状上难以区分。但治疗方法也截然不同,淋巴瘤需要做多个疗程的化疗,而结节病需要激素的规范化治疗。因此必须取得病理诊断,才能够给临床的下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超声下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可实时监测进针位置和方向,避免周围组织、血管损伤。具有创伤小、准确度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医生的穿刺技术要求非常高,即要熟练掌握超声的图像技术,也要熟悉超声与穿刺针的配合[4]

根据两组结果对比分析出,160例患者中7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102例,满意度为97.06%(99/102),160例患者中9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58例,满意度为96.55%(56/5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诊断确诊率为98.13%(157/160),与病理结果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可确定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炎症、感染、肿瘤等。穿刺操作简便,过程顺利,对组织损伤比较小,疼痛感较低。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的取材率及满意度、检出率较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晶晶,郑兰兰,杨爽灵,等.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联合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2]里子彧,曹军英,牟泳霖,等. 超声造影在粗针活检诊断颈部较大结核性淋巴结中应用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8):894-896. 

[3]王小慧. 超声造影在颈部较大结核性淋巴结粗针活检中的应用[J]. 家庭生活指南,2021,37(15):107-108.

[4]王昊,颜树宏,郑雷.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对浅表结构异常淋巴结的诊断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22,29(6):91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