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追求有效——九年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立足课堂 追求有效——九年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邵洪杰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第十中学 1353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实验教学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在初中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教师也感到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立足课堂,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文将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探讨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对于实验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法、探究法等方法,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物理学的魅力。

比如,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光的折射”章节为例,该章节涉及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及其应用等内容。针对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讲解法与演示法相结合: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解法向学生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演示法展示一些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如通过玻璃砖观察物体的位移、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2.实验法与探究法相结合:在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半圆形玻璃砖、激光笔等器材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并让学生自主总结光的折射规律。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物理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生动的动画或视频,展示光的折射过程和现象,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与光的折射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眼镜的工作原理、摄影中的光学镜头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内容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浮力”这一章节的实验内容十分丰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浮力原理,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案例:

实验名称:探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1.实验器材:水槽、水、不同重量和体积的物体(如小球、木块等)、测量工具(如天平、量筒等)

2.实验过程: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原理,即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有关。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不同重量和体积的物体放入水槽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

学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重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并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体浮沉的条件,得出结论: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

通过这个实验案例,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还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计算,深入理解浮力原理和物体浮沉的条件。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中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教授“电与磁”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人教版教材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选取一个与电磁现象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电动机转动的原因是什么?”“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对电动机的转动有什么影响?”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总之,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立足课堂,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实验教学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珂 . 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探析[J ] .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2 ( 05 ): 59-60.

[2 ]杨仁广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J ] . 中学物理,2022 , 40 ( 10 ): 35-37.

[3 ]李怀军 .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 ] . 学周刊, 2022 ( 15 ):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