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路灯线路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浅析市政路灯线路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黄达成

身份证:320924197611198519

摘要:市政路灯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能给各种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方便人们生活,满足治安防范和美化城市环境。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多功能智慧灯杆、智慧路灯,更能反映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市政路灯大多是通过地下埋地敷设的线路传输电力,线路既长又隐蔽,跨路口、桥梁等路由复杂。设计或施工不规范、养护不到位等均会造成线路电气方面安全隐患,影响路灯设施安全运行。因此市政设施建设管理部门应重视路灯线路电气安全,确保建设质量和安全可靠运行。本文主要对影响市政路灯电气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电气安全防护的对策措施,望给相关的单位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灯线路;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引言: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政路灯设施建设规模越发庞大,据统计一般县城或县级市城区路灯数量已经能达到两至三万杆。市政路灯设施与电气安全密切相关,设计不严谨不规范、施工质量不过关、养护维修不到位等均会造成电气安全隐患,危害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因此分析研究市政路灯的电气安全防护意义重大。

1影响市政路灯线路电气安全的因素

1.1设计方面

严谨规范的设计是保证路灯系统正常健康运行的首要条件。一些设计院所虽然具备城市及道路照明设计资质,但从业设计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对市政路灯这类不同于一般建筑电气的设计的认识站位不高,细节考虑不全面,实施方案可行性较差,非常容易出现系统性的电气安全隐患。

(1)路灯供电线路规划要符合市政道路的的规划要求,也要符合电力规划范围要求。现在路灯线路已基本实现电缆供电,配电设计一般采用单相保护元器件,当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极有可能出现缺相运行。设计要求路灯回路不允许过载,设计时应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路灯灯杆及控制箱分级保护。

(2)路灯接地保护系统选择,路灯接地系统常用TT系统和TN-S系统。

TT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灯杆及控制箱就近设置接地极,接地电阻≤4Ω,该系统优点一是线缆经济,优点二是当产生接地故障时能减少故障电压蔓延,但接地故障电流小是其显著缺点,熔断器或断路器无法实现间接接触防护,必须采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方能满足切断电源的时间要求。因路灯线路较长易产生泄漏电流,且泄漏电流大小与路灯回路长度、施工工艺等有关,容易造成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选型整定不合理而产生误跳闸乃至雨天合不上闸的情况。故TT系统在市政路灯接地保护中应用较少。

TN-S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灯杆及控制箱就近设置接地极且与PE线可靠连接。正常运行时,保护线上无电流,灯杆及箱体对地无电压,一旦发生接地故障其故障电流较大,保护开关瞬时过电流脱扣器能动作。任一灯杆处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压沿PE 线传导不跨灯,接地保护可靠性较高。设计时应按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相关规定执行。熔断器或断路器不能满足间接接触防护要求时,可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装装置的选用安装、运行管理需满足国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要求, TN-S系统PE线不得接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3)优选选用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利于提高电气安全性。

(4)市政路灯设备和线路均设置在户外,雷电影响在所难免,发生浪涌的概率非常大。设计时配置浪涌保护装置能减少雷击故障率,利于延长路灯设施的使用寿命。

1.2施工工艺方面

市政路灯线路大都埋地敷设,电气配管及电缆手孔井材质及做法,电缆分支接头部位及施工工艺,施工时电缆拉线及防护,路灯接线施工工艺等均会对线路电气安全产生影响。

电气配管材质一般有PE电力管、SC热镀锌钢管,HDPE波纹管等材质。我单位在多年的市政路灯设计实践中认为埋地敷设优选PE电力管,抗压强度较好有一定的扰度便于施工。过路改穿SC热镀锌钢管。PE管进出手孔井拉线时电缆不容易破皮而破坏绝缘层。

路灯线路的电缆分支在一般在灯杆检修门内,非必要手孔井内不做分支接头。尽可能减少因电缆分支接头绝缘不合格或年久老化造成电气安全隐患。

灯杆内路灯接线一般采用双重绝缘护套线,过洞口则需去除管口毛刺,增加套管防护,外露的还需封堵防水。

灯杆接地极及PE线等电位连接需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

1.3运行养护方面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市政路灯设施完善的运行养护管理是可靠路灯系统可靠运行重要保证。

管道线路埋在地下,手孔井排水不畅,井内管道积水严重,天长日久地面沉降、腐蚀等会造成路灯线路出现安全隐患。

城市的快速发展难免出现缺少协调沟通各自为政的建设,违规粗暴施工,如果各职能部门沟通管理不及时到位,现场物探不仔细,会导致其它工程开挖等对路灯线路造成损坏,甚至有挖坏线路后私接线,不专业不规范,隐蔽逃避责任等极端现象,造成漏电、短路跳闸影响路灯运行严重后果。

在路灯运行期间,私拉乱接线路会造成严重的电气安全隐患,增加线路出现漏电、火灾等安全事故的概率。

交通事故撞杆导致电缆电线断裂、破皮,电缆拉扯损坏等对电气线路安全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偷盗电缆对电气线路安全会产生非常的破坏。

2市政路灯线路电气安全防护的具体对策

2.1严谨规范设计

设计时应严格执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相关规定。熔断器或断路器不能满足间接接触防护要求时,可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装装置的选用安装、运行管理需满足国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要求。

2.2严谨规范施工

施工过程中管道埋深,管径,手孔井砌筑,穿线拉线,电缆头制安,绝缘层恢复、防水处理等等均需按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实施。做好施工人员教育培训,持证上岗,规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是预防电气安全故障的致胜法宝。

2.3构建监测平台

当前市政路灯已基本采用LED光源并配单灯控制器、集中控制器等智慧化监控管理。通过检测路灯线路电流、电压值来判定线路运行状况。不正常的工作状态,监控平台均能监测、预警和上报,预警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端推送,短信息,电话和电子邮件等,信息直达负责任人,便于及时便捷的应急处置。监测系统的优势突出,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线路故障,避免进一步发生安全事故,还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4监督施工质量

施工阶段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规程严把质量关,尤其隐蔽工程,确保线路施工质量,不留隐患。

2.5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普及

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广大市民对电气安全知识,增强电气安全意识。提高市民对电气安全得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夏季路面被淹应避免涉水或解除路灯杆。

2.6压实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责任

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办法,尤其加大对电气线路安全监督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办法,确保所有涉及电气安全的问题均能监控和预防。逐年申报养护城建计划,持续投入技术和资金,引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线路电气安全系数。

养护企业需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电气安全排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路灯线路电气可靠安全运行。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对市政路灯基础设施尤其是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粗放式的建设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及以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养护、智慧监测等各个环节入手,环环相扣严把质量关,全面提升路灯线路的电气安全系数。

政府职能部门、养护企业、市民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提高意识、提升技能、严控品质,确保市政路灯电气安全,为城市路灯电气安全和市民平安祥和的生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CJJ 4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2、CJJ 8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3、GB 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4、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