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3

基于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探究

江新

   320219198411230778

摘要: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消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在商品、医美、教育、旅游等线下消费场景,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业务模式创新、用户体验提升和风险管理优化。基于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旨在将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服务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消费金融;线下场景;数字化;场景消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消费金融行业[1]。诸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线下消费场景带来了行为模式的变化,推动了消费金融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变。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和期望,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本文将探讨基于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的意义、路径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意义

2.1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的背景

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向各监管局、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深耕消费金融细分市场,开发多元消费场景,提升零售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合理消费信贷需求,通过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2022年1月2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数字化转型工作目标,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消费金融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水平、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自主可控和内生增长,减少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可以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创新,满足居民在商品、教育、医疗、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为消费金融的数字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使得消费金融能够更好地获取用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金融需求。数字化建设使得消费金融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便捷化、高效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作为消费金融服务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数字化建设正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2.2 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意义

消费金融覆盖各阶层消费者,是为其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具有“小额、分散”的特点[2]。消费金融通过挖掘消费群体、拓宽消费市场、丰富消费渠道等方式,实现对消费增长的驱动。本文讨论的消费金融,是针对于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是狭义的消费金融,主要为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医疗美容贷款、家装贷款、旅游贷款等线下场景的消费信贷。消费金融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体验和增强安全合规等级,已经成为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不得不面临的严峻挑战。

通过生物识别、大模型等数字技术,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如刷脸登录账户、客户情绪分析等,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客户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客户进行画像,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网点、业务操作等方面的经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客户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提高风险防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风险损失。数字化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商业模式,有助于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持,数字技术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可以提高金融风险识别能力、提升用户服务水平、加强机构核心竞争力。

三、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路径

3.1 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种类和特点

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具有明显的场景化特征,与人们的生活场景紧密相关。例如,在超市、教育机构、美容院、家居卖场等场景中,消费者可以直接获得消费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种类主要有商品消费金融、教育消费金融、医美消费金融、家装消费金融等等。

商品消费金融主要服务于商品购买场景,通过与商品销售商的合作,将金融服务与商品购买过程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信用支付等多样化金融服务。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风控技术对消费者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预警,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

教育消费金融的主要服务目标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支付教育费用的金融服务,满足他们在教育领域的消费需求,如学费分期付款、奖学金贷款、海外留学贷款等。教育消费金融需要与教育机构合作,提供场景化服务,将金融服务与教育消费场景相结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医美消费金融应用场景属于高端消费领域,消费者以女性为主,客单价较高,毛利率高。由于医美服务是客户追求美丽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客户对还款的意愿较强,逾期率相对较低。

家装消费金融主要服务于家居装修领域,将金融服务与家居装修过程相结合,提供如家装分期付款、贷款、信用支付等金融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资金需求和购物体验。家装消费金融需要与家装企业、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家居装修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3.2 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体系

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体系是一个集技术与金融为一体的庞大数字金融集群,需要扎实的基础技术作支撑,强大的业务系统和服务环境来连接用户,建立多维度的服务渠道来触达用户,并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需要加强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

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需要构建完善的业务框架,包括贷前、贷中、贷后及营销/获客等业务活动环节,提升服务方的服务能力。同时,建立多维度的服务渠道来触达用户,提高服务覆盖面和便利性。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资管、智慧双录、反欺诈等解决方案,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构建自主可控的软件定义金融基础设施,打造云化、智能化的业务管理与运营监控体系。同时,建立数字化科技骨架,释放数字金融价值,实现“内涵+外延”的双重增长。

风险控制是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预警,降低风险损失。例如,通过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验证借款人身份,防止欺诈行为;通过调用运营商数据、征信数据、涉诉涉黑数据、多头借贷数据等大数据,防止信息风险;通过抱团模型、语义模型等大模型技术,防止道德风险。

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需要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积极推广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3.3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路径

在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线下场景的实际情况,从整个业务链条上进行数字化接入,要实现数据整合与共享、技术应用与创新、线上线下融合、风险管理优化以及合规与安全保障。要利用消费场景的实体化,结合互联网金融的虚拟化,使消费金融产品随时随地可获取、实物商品真真切切可触达。

数据整合与共享:实现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需要将各类数据整合和共享,包括用户数据、交易数据、征信数据等。通过数据整合和共享,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用户需求和风险状况,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应用与创新: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提高数字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线上线下融合:实现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需要将线上线下的服务进行融合,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验。例如,通过移动支付、电子凭证等技术,将线下的金融服务与线上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

风险管理优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金融机构优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用户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准度和及时性,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和风险。

合规与安全保障:数字化技术虽然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但也带来了安全和合规的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合规和安全保障工作,保障用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同时,金融机构也应该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确保数字化建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四、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消费金融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消费金融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业务效率[3]。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也面临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更新与迭代、监管与合规要求等挑战。

数字化建设涉及到大量的用户数据,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金融机构应该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更新和迭代技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金融机构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建设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确保数字化建设合法合规。同时,金融机构也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业务运营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五、结论与展望

基于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数字化建设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应该加强数字化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优化风险管理,促进业务创新。同时,金融机构也应该积极应对挑战,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更新和迭代技术,满足监管和合规要求。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金融机构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和企业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千. 基于数字经济的消费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8月,第26卷第16期:177.

[2] 汪洋,白钦先. 消费金融发展的理论解释与国际经验借鉴[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1(1): 4-9.

[3] 程雪军,范云朋. 金融科技深度介入消费金融产业的发展挑战与克服进路[J]. 兰州学刊, 2022(11):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