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班级凝聚力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强大班级凝聚力之我见

严小波

四川省眉山中学校

当老师难,当班主任老师更难,当普通班班主任难上加难。这是诸多班主任的经验之谈,也是广大一线老师的基本认识。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种论断,我想主要原因还在学生身上。普通班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综合素养又亟待提高,常常是问题不断。因而管理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久而久之,普通班自然成了一块班主任不愿去啃且难啃的硬骨头昭著的名声也就随之形成。但我以为,教育本就是一种唤醒,学生是一片可待开掘的潜能聚集地带,普通班学生更是如此,它需要班主任投以极大的热情与深入的思考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求学渴望与为人尊严。笔者就近年的普通班班主任的任职经历,欲从如何强大班级凝聚力的角度谈谈在此方面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的核心力量,它直接决定着这个班的荣辱兴衰。普通班则更需要这种力量,因为普通班学习、行为双后进生较多,而学生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学习行为状态极易受到他人影响,再由此及彼,恶性循环,班级的发展前途便岌岌可危。因此千方百计增强本班班凝聚力便是班主任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班主任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承认师生关系平等,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而不是一味地居高临下面对学生。一般情况,就读普通班的学生,在班级基本是 弱势群体,绝大多数长期不受老师的重视,再加上常常因其自身行为习惯不太理想而惹是生非,给班级黑,导致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冷漠、被呵斥,自信心早就消失殆尽,因此班主任对这些学生需要倍加爱护,真心实意平等对待他们,尽量消除他们的被隔离感与被压抑感,让他们感受到班级温暖。另外,把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赏罚分明,学生最不喜欢的老师类型就是偏袒优生不公正型,班主任应把公正赏罚的秤杆牢牢抓住,让学生真正意义体会班级的平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对班级的认同感,进而竭尽全力为强大班级而努力。

当然,师生之间的平等并不意味着自己全部的、真实的暴露,不等于在学生面前无所顾忌、完全迁就学生,那样只会让学生问题不断接连出现,整个班级成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可言。

二、精心准备主题班会

最好的教育就是集体教育,它育人无形,润物无声;它潜移默化,直抵人心。一个班级,最重要的就是风气,只要班风纯正,班级氛围和谐,何愁班级凝聚力不强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主题班会则是营造积极风气的不错选择。其实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集体中受教育,通过集体会议调整心态,明白道理,进而纯正风气,增强班级凝聚力。笔者不太主张班会课班主任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再到最后无关紧要地总结两句,这样的主题班会常常会流于形式,让学生产生敷衍的想法,收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在强大班级凝聚力方面自然也就软弱无力。好的主题班会应该目的明确,方式选择优化,层次清晰,效果显著。这需要班主任精心准备。就实际来看,笔者一般会每隔一两个星期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特别是本班初建之时,几乎是每周一会。迄今为止,我已开过三四十多次主题班会。包括我的梦想什么是成熟男女生交往尺度合理利用时间政史学习方法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是学生就会有惰性,再高昂的斗志,也会因为不去经常鼓励而变得冷淡。往往一次主题班会所起作用的时间有限,一般只能维持一周左右,班主任需要细心深入观察,及时把握班级动态,不断积累新鲜材料,夯实基本功,为下一次主题班会的召开时刻准备着。

三、适时开展集体活动

应该讲,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荣誉感与责任感,设法激发整个集体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便能凝聚这个集体。集体活动,便是凝聚整个集体的好机会。在此,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如运动会、拔河比赛、足球赛及篮球赛等;本班策划开展的各种班级活动,如民主选举班委、班级日志、搜集优秀周记、辩论演讲、全班合唱、各种游戏以及班级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等。这些都能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集体责任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之所以会这样讲,追根溯源便在于集体的每一位成员的全情投入都是一种深入体验,其实,结果有时并不重要。(而且失败更能凝聚人心)即使拿不了名次,准备的过程,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凝聚全班的过程。因此班主任应带头参与,并且发动全班同学投入进来。每个人投入越深,体验就越深,体验越深,集体归属感就越强,集体归属感越强,集体凝聚力自然就越大。

同时,开展集体活动也必须量力适时而行,如果没抓住活动时机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体活动也就失去了开展的意义,甚至会因盲目开展而适得其反。

此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还要注意发现是否存在管理死角。比如班级里有没有特权学生,如果有,要尽早解决,否则对集体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削弱班级凝聚力。再比如有没有制定出规章制度却没有遵守的情况。如果规定学生不能在教室里吃早餐,却有人屡次违规,班主任就应该当机立断,要么集中所有力量,对违规学生施以重创,把这个制度切实贯彻下去,要么就暂时放弃,另图良策。因为有了制度却不执行类似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班级氛围极为不利。班主任之所以要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就是要尽可能弥补班级漏洞,竭力减少对班级凝聚力的损害。

总而言之,作为普通班班主任,必须在平等对待学生、精心准备主题班会、适时开展集体活动并注意管理死角等方面下足功夫,才可能强大班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