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李成勇

盛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肥城市,271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里程在不断增长,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软土路基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承载能力差等特点,在软土路基上修建的公路极易发生变形和沉降,影响公路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本文将对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1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公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的情况,软土路基的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承载能力差等特点,会对公路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本文将对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2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和危害

2.1特点

公路软土路基是指地基中存在一层或多层压缩性较大的软土层,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承载能力差等特点。软土的天然孔隙比一般大于1,在自重作用下不易达到密实,若受压过大,则会产生显著变形,造成土体的破坏。

2.2危害

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差,容易发生变形和沉降,影响公路的质量和安全。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将会导致公路的路面开裂、沉陷、变形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要点

3.1勘察设计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前的勘察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更需严谨细致。勘察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其中软土的分布范围、厚度以及性质是决定后续设计与施工方案的核心要素。通过专业的勘察手段,如地质钻探、原位测试等,可以获取这些关键数据,为设计提供准确依据。在获得详实的地质资料后,设计阶段便要开始展开针对性的工作。设计人员不仅要对软土的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含水量、压缩性、承载能力等,还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比如气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同时,经济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如何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是设计中必须权衡的问题。软土路基处理的目标是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这是确保公路安全和耐久性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排水处理、垫层处理、置换处理以及预压处理等。每一种措施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效果,因此选择何种处理方法应根据勘察与设计的结果来决定。

3.2排水处理

在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排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软土的含水量高是其承载力差、容易变形的主要原因。通过有效的排水措施,可以降低软土的含水量,进而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排水方法包括设置盲沟和排水管等排水设施。盲沟一般采用渗透性好的材料,如砂石、矿渣等,填入沟槽中形成排水通道,使软土中的水分沿通道排出。排水管则是在软土中埋设塑料排水管或混凝土排水管,利用其透水性将软土中的水分引出。除了设置排水设施外,在路基填筑时选择透水性好的材料也是排水的重要手段之一。碎石、砂砾等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以加快水分排出的速度。这些材料被填入路基后,能够迅速将软土中的水分排出,从而降低其含水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在排水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止水分的倒流和聚集。为此,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挡水板或排水沟等,来控制水流的流向和流量,确保水分能够顺利排出。

3.3垫层处理

垫层处理是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路面的沉降和开裂。垫层处理是指在软土路基的表面铺设一层特殊的材料,通常为强度高、透水性好的砂石、矿渣等。这一层垫层可以起到类似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的作用,为软土路基提供必要的支撑和稳定性。垫层的铺设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0.5~0.8m之间。过薄的垫层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而过厚的垫层则可能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因此,在选择垫层厚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要求、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垫层的材料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砂石、矿渣等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强度,能够有效地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这些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压缩性和抗剪切性,可以有效地减少路面的沉降和开裂。垫层处理施工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在铺设垫层时,应确保材料铺设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沉降或隆起的情况。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排水问题,确保垫层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避免水分在路基中滞留。

3.4置换处理

置换处理是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其目的是将软土全部或部分挖出,然后换填为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如砂石、矿渣等。通过置换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路面的沉降和开裂。置换处理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置换材料。这些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公路的重量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置换材料的选取还要考虑其透水性、耐久性以及施工可行性等因素。在置换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软土全部或部分挖出。这一步骤需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防止挖掘过程中出现塌方等问题。随后,将选定的置换材料填入挖出的坑穴中,并进行压实处理,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置换处理的效果与置换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如果置换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将会对公路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选择置换材料时,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和经济论证,以确保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3.5预压处理

预压处理是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目的是通过施加一定外部荷载,促使软土提前完成沉降和固结,从而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预压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等。堆载预压是通过在软土上堆放重物,施加一定的预压应力,使软土在压力作用下逐渐固结。而真空预压则是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在软土中形成负压,使土体中的水分被排出,达到固结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预压方法。预压处理的效果与预压的力度和时间密切相关。预压力度过小或时间过短,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固结效果;而预压力度过大或时间过长,则可能对软土造成破坏。因此,在实施预压处理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预压方案。

3.6压实处理

压实是软土路基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机械碾压,使软土材料变得更加紧密和坚实,从而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重型压路机对软土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的原则。先轻后重是为了使软土逐渐适应压力,避免过度压实造成材料破坏;先慢后快则是为了确保碾压均匀,避免出现局部不平整;先边缘后中间则是为了避免碾压过程中出现滑移或塌陷。除了碾压顺序外,控制好碾压的速度和次数也是确保压实质量的关键。过快的碾压速度可能导致碾压不均匀,而过慢则可能影响施工效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碾压速度。同时,要确保碾压次数足够,一般需要多次反复碾压,直到软土表面无明显轮迹,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3.7监测与检测

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对软土路基的沉降量和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软土的沉降量和变形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出现严重的工程事故。同时,检测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可以检查施工质量和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从而确保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监测和检测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土压力观测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监测和检测效果。

4结语

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公路建设中的难点之一。为了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处理。本文介绍了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和危害、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要点、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等内容。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为公路建设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邓召雄.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2(35):8-10.

[2]王剑君,宣海平.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3):211-213.

[3]林德荣.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