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儿童口腔科全麻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低龄儿童口腔科全麻术后护理

李雨霞

贵港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西贵港,537000

摘要:牙科全麻技术是常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依从性差的低龄儿童来说比较适用,如果患者存在其他精神疾病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执行局部麻醉治疗,也可以考虑此项技术。这一技术要求患者家属对治疗过程和后续会展现出来的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合理期望,才能实现与医生的通力配合,实现治疗的最优。

关键字:牙科全麻技术;儿童;口腔科

在口腔科,牙科全麻技术(DGA,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具有一定的市场。虽然大部分的口腔疾病治疗都以局麻的形式展开,但是对于很多低龄儿童来说,全麻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用麻醉药物使儿童进入无意识状态的一种医疗方式,需要在麻醉师的控制之下完成,确保能够为口腔科医生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完成。全麻的参与,给医患双方都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但是牙科全麻技术也并不是可以随意应用在任何患者身上的,总体来说有几个方面,可以作为筛选病人的依据。首先,患者自己的心理和情绪条件不允许展开口腔治疗,诸如有精神类疾病的患儿通常需要考虑全麻,类似于癫痫或者自闭症等,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又例如对于治疗过程无法配合,存在心理或者情感层面发育不成熟,以及对于医疗过程或者医院存在抵触心理、焦虑或者恐惧等问题,出现哭闹等抗拒行为的患儿。这些患儿无法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自身行为,很容易带来额外的伤害,而全麻反而能够对其形成外力约束,保证治疗效果。其次,从生理层面并不适合局麻的患者,比如因急性炎症、解剖变异或过敏导致局部麻醉无效而又需要进行口腔修复或外科治疗的患者。这一类患儿总体来说就是从生理角度看并不适合进行局麻操作。当然这一类患者也不仅限于低龄患者,很多成年群体的患者也可能因为此类问题而不得不选择全麻的方式进行治疗。在进行牙科全麻技术选择的时候,除了上面几个主要的适用环境以外,口腔科医生的评估同样至关重要。通常而言,患者无法进行治疗过程的配合是选择全麻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要考虑需要治疗的创伤情况。通常存在比较大范围的颌面部或牙齿创伤需要展开治疗的时候;或者存在需要立即进行处理的病症,无法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以获取到信任;又或者存在比较广泛、综合的口腔疾病,才会考虑全麻方式。

在进行牙科全麻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情况进行考察。如果存在发热或者处于其他系统性疾病活动期,或者存在呼吸道感染,以及存在全身麻醉禁忌症,则不能进行全麻治疗。对这些进行排除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肝功生化、尿便常规、凝血功能、胸部正位片、心电图以及口腔相关影像资料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能够符合全麻手术要求,才能展开操作。对于存在任何不满足条件的情况都必须谨慎分析。

而作为患者家属或者家长而言,需要关注的重点其实在于术后阶段。术前阶段的评估通常会由医生和医院相关部门来进行完成,一般不需要患者家属参与,但是术后阶段还会有比较长的观察和维护阶段,并且患者年龄段比较低的时候,还会遇到全麻术后的一些焦躁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患者家属去参与稳定。因此家属更需要关注术后情况,合理判断哪些属于正常范畴,哪些属于异常情况,并且展开对于牙科全麻技术的必要了解,也能便于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优化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其一,在进行全麻的过程中,要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保证呼吸,插管会在手术结束之后撤出,但是考虑到要为口腔科医生留足操作空间,因此插管会依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进行口腔插管或者鼻腔插管。无论哪一种插管方式,都有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术后的不适,突出表现即鼻腔或者口咽部的不适。虽然全麻治疗过程本身安全,但并不代表不会造成一些可恢复的损伤,插管拔除之后的影响就在其列。对于这些情况,家属应当有所了解,会经过短暂的休息恢复,并不会有长期影响。

其二,患者送回病房后,仍然需要吸氧,这是保证全麻术后安全的一个有效手段。除此以外的另一个重点是需要保持口腔内的相对清洁,尤其是要避免口腔中的痰液和血液对呼吸道带来不利影响。医护人员通常会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的发生,家长对于这一点同样需要有所了解。在术后给药方面,通常需要基于预防性的策略给出一定量的抗生素,配合吸痰、雾化以及心电监护等护理措施。通常医护人员会给家属必要的解释,对于不了解的设施设备家属应当尽量保持原样,如果出现患者无法依从,还需要积极反馈,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来为患者提供尽量舒适的环境。

其三,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于口腔疾病的了解,并且遵医嘱。对于低龄儿童口腔病治疗来说,龋齿是比较多见的疾病,如果不加治疗会影响到儿童的生存质量,甚至会造成一个低质量的口腔环境,为将来的恒牙带来隐患。但是仅仅是治疗仍然不够,还需要改变日常生活习惯,保持口腔卫生,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而这些细节都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才能实现。对于儿童口腔病患的形成来说,遵医嘱固然是儿童需要做到的事情,但很多时候也需要家长进行监督,以身作则。

最后,对于牙科全麻技术的实现来说,全麻只是为了让患者保持充分配合,并不涉及开刀,因此对人体的损伤也比较小,通常操作时间也比较短。对于这样的全麻过程来说,患者在术后会与外科手术呈现明显的区别。通常来说并不会出现患者的体力或者记忆力不佳的情况,即便存在类似情况也会在数个小时内恢复,而外科则因为涉及到开刀手术,因此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机体创伤,因此对应的影响也会比较大。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家属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出现患者整体情况不佳的状态,还是需要积极反馈,确定病因,而不能单纯归罪于全麻。

虽然牙科全麻技术通常用于一次性处理患者的很多问题,但是并不代表可以放弃复查,必要的复查还是要跟进。尤其是对于低龄儿童来说,通常无法与医生实现良好沟通,想要落实遵医嘱的问题就更不容易。实际工作中唯有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保持合理频率的复查,才能发现问题,并且展开及时的纠正。

参考文献:

[1]孙婷,柳小晶,李俊秀.牙科全麻技术在儿童龋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10):931⁃933.

[2]郁葱,徐礼鲜.儿童口腔门诊全身麻醉操作指南[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3):231⁃237.

[3]张琼,汪俊,夏斌,等.低龄儿童龋的临床管理专家共识[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2,40(5):495⁃503.

[4]冯希平.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八次口腔预防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18: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