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计执法,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加强审计执法,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李昌元

大理州审计局

摘要: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和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审计执法力度和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审计执法和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加强审计执法、提高审计质量的具体措施,最后阐述了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审计执法;审计质量;国家治理体系;重要作用

一、引言

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和评价,保障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然而,在实践中,审计执法力度不足、审计质量不高等问题时有发生,制约了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加强审计执法、提高审计质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审计执法与审计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审计执法力度不足

当前,审计执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执法不严、不公、不细等。部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执法宽松、执法不力等现象。这不仅损害了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影响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

(二)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等原因,导致审计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审计揭示问题不深入、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削弱了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三、加强审计执法的措施

(一)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审计执法,首先要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法律责任,为审计执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认知和支持。

(二)强化审计人员的执法意识

审计人员是审计执法的主体。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提高审计人员的执法意识和能力。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财政财务领域的违法乱纪行为。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形成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机制,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安全。

四、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提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确保审计职能有效发挥的关键。为实现这一目标,以下从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改进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审计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主体,其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计质量的好坏。因此,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首要途径。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业内资深人士授课,使审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审计理论、方法和技巧。同时,要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审计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工作特点,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引进高素质人才。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吸引更多具有审计、会计、法律等相关专业背景且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审计队伍。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和晋升机会,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审计人员勇于尝试新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做法,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

(二)改进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因此,改进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审计方法。通过构建数据分析模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等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注重信息化审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审计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要注重审计技术手段的创新。针对不同类型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研究制定相应的审计技术方案和实施细则。例如,在财务审计中可以采用账户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技术手段;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可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技术手段。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审计技术手段体系,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审计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

加强审计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是确保审计工作规范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定严格的审计程序和标准。明确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和操作。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标准,为评价审计质量提供客观依据。二是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审计计划的制定到审计报告的出具,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机制和复核机制等方式,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要注重对质量控制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工作,推动问题整改和制度完善三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奖惩机制等方式,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审计人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工作失误或违反规定的审计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和问责。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促使审计人员更加严谨、认真地履行职责和义务。

五、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审计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和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财务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安全。这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审计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揭露和查处贪污腐败、权力寻租等违法违规行为,能够形成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机制。这有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三)促进政府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

审计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审计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政府可以及时了解各部门在预算执行、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这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审计执法力度、提高审计质量是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人员素质、改进方法手段以及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关注和研究审计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我国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省2017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成效明显[N]. 严存义;杜雪琴;孙小晖.甘肃日报,2018

[2] 我市扎实推进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N]. 贺娟芳.太原日报,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