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习作结合:培养小学生全面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阅读与习作结合:培养小学生全面语文素养

张迎春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二小学

摘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小学生的全面语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与习作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语文学习者。通过探讨如何有效地将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阅读;习作;小学生;语文素养

引言:阅读与习作的结合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通过有机地融合阅读和习作,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在写作中倾注情感,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之成为真正能独立运用语言表达的人才。

一、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阅读材料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阅读材料,是培养小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与其年龄相符合的阅读材料。对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儿童读物,如图画书、词语简单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这样的阅读材料可以满足他们对图像的需求,帮助他们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而对于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渐引导他们接触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趣味性,能够引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开拓眼界和提高阅读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有的学生喜欢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如《百科全书》和《科学发现》等。对于喜欢动物的学生,可以选择动物故事书籍,并鼓励他们了解各类动物的特点和生态。同时,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名人传记和历史故事,来满足学生对人物和历史的好奇心。通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阅读材料,教师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阅读与写作任务相结合

将阅读与写作任务相结合是培养小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如阅读理解、阅读推理、阅读感悟等,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思考问题,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在阅读理解任务中,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涵,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深度;而在阅读推理任务中,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推理和逻辑推断,解决文章中的问题,锻炼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此外,通过阅读感悟任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结合写作任务,如书写读后感、撰写小品文、写作评论等,让学生将阅读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文字表达,提升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改善表达方式、丰富写作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的写作技能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与写作任务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还可以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1]

三、提供写作的指导和辅导

提供写作的指导和辅导是培养小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关键。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写作主题和文章结构,帮助他们设定清晰的写作目标和逻辑框架。通过分析优秀范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灵感,引导他们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提升写作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风格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写作建议,帮助他们改进表达方式、语言运用和行文逻辑。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次修改和润色,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写作任务和挑战,如写作比赛、主题作文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潜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通过提供细致的写作指导和个性化的辅导,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同时,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也能够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要领,培养扎实的语文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激励机制

学校和教师可以共同努力,搭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且,学校可以设置多元化的学习场景,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交流和实践活动,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另外,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设立奖励制度,如优秀学生奖励、学习进步奖励等,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勇于探索,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激励方式,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予以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持续努力。此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是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可以与学校、教师密切合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共同营造家校合作、共同努力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激励机制,学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3]

结语:在小学生的语文教育中,将阅读与习作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开拓视野、感知世界,培养思辨能力、鉴赏力和想象力;而通过习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阅读与习作的结合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全面素养。教师们应携手努力,为每个小学生打开语文之窗,让他们在阅读与习作的世界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语文之美。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都能够充满热情、勇敢前行,成就自己的文学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柳玲.读写结合 提升素养——浅淡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的"并轨"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 2017(97):1.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97.038.

[2]闫秀娟.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语文素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9(6):1.

[3]傅传利.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方式[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