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浅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干预

朱双燕1   胡玥2

1平凉市崆峒区东关街道办事处过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甘肃平凉  744000

2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中心卫生院   甘肃平凉  744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的作用意义。方法:随机性划分我院100例CAG患者为A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与B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随后对比组间数据结果,以明确不同护理方案对疾病的干预价值。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CAG对国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药物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期间辅以超前性、多元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进一步保障疗效更为有利。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

倘若CAG不及时加以正确干预,患者也会因病情持续进展所致胃黏膜受损程度加重,以干扰胃酸正常分泌而造成消化功能减退,这又会使消化不良症状加重,以影响到日常生活与工作,亦为胃出血、贫血、糜烂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埋下隐患,这对患者机体造成了严重伤害;且很多CAG患者都会伴随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其已接近或到达抑郁、焦虑峰值,可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对策,改善其身心状态,保障整体疗效有重要意义[1-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受诊疗的100例CAG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将其划分至A组(50例)与B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A组:男女比例27:23,年龄(46.89±5.05)岁,病程(3.12±1.95)年;B组:男女比例29:21,年龄(47.01±5.09)岁,病程(3.08±1.98)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A组、B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如口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等药物,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后者具体流程如下:

①CAG病程长,患者需坚持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这便需要加强护患沟通,保持语言轻柔、态度温和的同时,也应充分强调坚持治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在确保语言使用正确基础上注重正面信息的引导,用自身专业娴熟的护理技术与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取得患者信任,尽量减轻其内心存在的戒备、抵触心理。CAG患者对健康教育有着高度需求性,这也是改善心理状态,纠正错误疾病认知的有效手段,然而仅采取口头健康教育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护理人员可在此基础上与护士长相互配合,制作《CAG健康教育手册》,当中包含了该病症状表现、检查手段、饮食调护及用药指导。以饮食调护为例,这类患者要秉承清淡的饮食原则,可适量增加微量元素的补充,以少食多餐为宜,日常准备三餐时可多选择小米、枸杞、大枣、白菜等食材,像紫菜汤、猴头菇汤、羊肉汤、西红柿炒鸡蛋、清炒小油菜等均适于CAG患者。②在用药方面,虽然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等药物十分适用于CAG的治疗,但护理人员也应重点加以指导,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是CAG的诱发因素之一,像红霉素、阿司匹林、布洛芬均属此类药物,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上述药物,就算是安全性较高的中成药物,也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应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护理查房时应每日严格核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与家属共同督促患者保持正确的用药习惯。最后,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也可通过短信或打电话的方式,向其传授与CAG有关的科普知识,这也便于护理人员了解其用药情况及居家疗养期间精神状态、饮食情况,亦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延续性。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率(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组织基本恢复,表面未见炎性病变即显效;胃黏膜组织萎缩病变面积明显缩小,炎性病变改善即有效;未达到上述要求即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22.0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比,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率(%)

有效率(%)

无效率(%)

总有效率(%)

A组

50

19(38%)

23(46%)

8(16%)

42(84%)

B组

50

25(50%)

23(46%)

2(4%)

48(96%)

χ2

-

2.922

0.001

8.001

8.001

P

-

0.087

1.001

0.005

0.005

3讨论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造成CAG发生重要因素,即胃黏膜上皮功能反复受损以致腺体呈现轻重不一的萎缩现象,可伴随肠化生或假幽门化生现象,除Hp感染以外,认为长期应用非甾体类药物或饮酒、胆汁反流刺激等均一定程度上导致CAG发病率提升[3]。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不会感觉到任何临床症状,就算有小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疼痛、餐后饱胀、腹胀等消化不良表现,也往往不会予以重视,多自行用药放任不管,为疾病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消除病因、改善胃黏膜防御功能、预防癌变是临床针对CAG的主要治疗目标,但该病治疗期间亦离不开精心的护理照拂;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干预更为强调患者的身心整体健康,其结合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机体康复潜能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为基础性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化,以保障不同情况的患者均能受到多元化的护理照拂,进而保障疗效

[4]。本研究中B组患者接受了护理干预,该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对比(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用于CAG患者中作用意义确切。

参考文献

[1]尉利苹,张凤. 基于日间病房模式下中医集束化护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抑郁的干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3,30(20):193-196.

[2]孟祥伟.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6):134.

[3]李盼盼.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6):1396-1398.

[4]妮玛曲珍.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