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李乔

安徽迅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企业经济管理是实现企业发展和利润增长的关键过程之一。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来衡量和评估各个层面和方面的绩效表现。这不仅有助于激励和奖励高绩效员工,还可以帮助企业识别问题和改进业务流程,提高决策能力和执行效率。基于此,以下对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绩效评价机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引言

绩效评价机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从而促使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和战略规划。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应考虑到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绩效指标,并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和评价体系。

1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企业经济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为实现预设的经营目标,对企业的各类经济活动及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设计、规划、组织以及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涵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经营、人力资源和内部审核等。企业经济管理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属于独立性和综合性的管理模式。经济管理行为涉及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经营状况集中体现在财务信息上,参与经营活动的各项指标与财务指标呈正比关系。企业经济管理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经营、人力资源和内部审核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中,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提升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障企业稳健发展。企业经济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泛、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过程。企业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并不断评审和调整,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2绩效评价机制在企业经济管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贯彻执行力明显不足,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程度不高

尽管企业可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监督机制,很多评价结果无法得到充分应用和落地。管理者对绩效评价结果的认同度不高。他们可能缺乏对绩效评价的理解,或者对评价结果有异议。这导致他们对绩效评价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了实际的执行力。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奖惩机制。如果绩效评价结果不能与薪酬、晋升等激励因素挂钩,员工往往会对绩效评价持观望态度,减少对其重视和认可。缺乏全员参与和沟通。绩效评价应该是一项全员参与的过程,员工需要清楚评价的标准及内容,并能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然而,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往往只注重管理层的评价,忽略了基层员工的参与和反馈。

2.2措施应用缺乏先进性,绩效评价工作存在形式化倾向

部分企业可能只依赖传统的定量指标评价,忽视了对员工综合素质和潜力的评估,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足。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往往过于重视硬性产出指标,如销售额、利润等,忽略了员工的态度、行为和技能的评估。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对员工的压力和过度关注结果,而不是关注员工的发展和潜力。绩效评价工作中的量化指标过于简单化和单一化。仅依靠数字数据来评价绩效容易忽视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软性素质,无法全面衡量个人和团队的价值和价值贡献。绩效评价工作缺乏及时性和灵活性。一年一度的评价周期往往使得评价结果滞后,无法及时反馈个人和团队的工作表现。此外,评价标准和方法不能灵活适应不同岗位和工作环境的需求,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2.3缺少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些企业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往往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导致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不足。绩效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企业应该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而不是采用通用性的指标,以确保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和公正。缺乏绩效评价的定期更新和调整机制。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常常发生变化,绩效评价的指标和权重也需要相应调整,以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缺乏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企业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避免评价结果受到恶意操纵和非理性因素的干扰。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员工沟通和解释,确保评价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3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建构的方法

3.1重视协调工作,改变绩效评价贯彻力度不足的问题

企业应该从顶层设计开始,明确绩效评价的目标和指标体系,确保各级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评价目标相互协调一致。企业还可以建立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定期的会议和交流活动,解决部门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实现跨部门协同配合。企业应该加强对绩效评价政策和流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绩效评价的认知和理解。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激发其发挥潜力,进而提高绩效评价的质量和有效性。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和应用,在评价结果出来后,及时与被评价对象进行沟通,指导他们改进自己的工作和表现。并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及晋升等决策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绩效管理闭环。开展跨部门的团队建设活动,增加了部门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2强调绩效评价措施的先进性:

企业应该关注先进的绩效评价方法和技术,例如引入基于数据分析的绩效评价模型,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软件工具,实现对绩效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这样可以实现对绩效指标的客观量化和评价的精细化,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应该注重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业务特点和发展目标,选择与企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指标,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评价。企业还可以借鉴先进的行业或国际标准,将其与企业的特点相结合,形成适合自身的绩效评价指标。企业还可以设置定期的绩效评审机制,对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检查和更新。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企业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保持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发展需求。从多个角度收集评价数据,并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和汇总。

3.3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

要完善企业的绩效评价机制,需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组织架构、流程和制度的优化和完善。企业应当明确绩效评价的目标和原则,确保评价体系与企业的战略和发展目标相契合。这样可以在评价过程中使绩效评价与企业整体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员工的行为和工作与企业目标一致。企业要明确评价的程序和标准。评价程序应当简洁明了,流程清晰,并有相应的检查和监控机制。评价标准应当公平公正,并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评价标准应当保证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使得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员工的真实绩效水平。企业还可以建立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

结束语

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的变化,绩效评价机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只有确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有效的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激励员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建立适应不同企业特点和经营需求的绩效评价机制,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显义.探讨新时期煤炭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02):76-78.

[2]种晗.强化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有效对策[J].商展经济,2021,(07):107-109.

[3]薛韩芬.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全国流通经济,2018,(27):49-50.

[4]黎怡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绩效评价机制构建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07):117-118.

[5]申法栋.企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途径探讨[J].统计与管理,2016,(0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