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进度控制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关于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进度控制策略分析

王克东

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  辽宁省葫芦岛市  125004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船舶建造进度监控中应用的几种典型方法,包括横道图技术、S曲线评估法和香蕉图比较法。接着,文中探讨了制造进度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及其根本成因。通过运用Logistic模型和S型曲线预测策略等项目管理工具,旨在实现对建造工程进度的高效掌控。

关键词:项目管理技术;船舶建造;进度控制

船舶建造工程的流程及环节较多,要想在建造过程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就需重视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工程控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船舶建造进度,在具备专业能力组织的指导下,规划、控制并协调建造工程的各环节,促使该工程在开展与实施过程中的资源实现合理化配置目的,以达到控制的预期效果。

1 进度控制方法

1.1 横道图法

横道图又被叫作甘特图,图示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最初建造计划与实际建造计划在工期方面的差别,是船舶进度控制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为了使工期计划的差别更为直观,通常使用两种颜色分别代表已完成以及未完成的部分,以此将工程完成情况更为直观地呈现给船舶建造和进度控制人员,明确生产进度的同时还能与最初制定的生产计划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图示,得出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出其与原计划之间的偏差。

1.2 S 曲线对比法

S 曲线的使用也可以将建造进度直观地反映出来,同时还可以对实际工期以及计划的积累进行绘制,该种方法能够影响船舶后续的建造计划。S 曲线图横坐标的单位一般为时间,纵坐标代表的单位为已完成的工作量,也可以为完成百分比、费用等指标。在绘制S 曲线图时,需在图中利用三条不同颜色的曲线将建造实际工时、实际进度以及最初计划进度分别表现出来。并对后两项的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再将其应用于建造工程进度的状态分析中:如果项目的进度点位于计划进度点的左侧,则说明实际进度要快于最初的计划进度,如若进度点位于右侧,则说明实际进度要慢于计划进度。

1.3 香蕉线比较法

在计划建造工期时,除了大节点活动以外,其他节点极易出现最晚和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对此,在实际绘制中,需将最晚与最早可能开始时间体现在图纸上,并分别将两条S 曲线命名为TES 和TLS,通过对两条曲线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的共同点即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相同。结合建造的实际进度开展设计与绘图作业,并将绘制的曲线命名为R。此外,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掌握曲线的绘制方法,还需了解曲线的应用方法:当R 曲线位于TES 上方时,则说明实际进度快于设计进度,如若在TLS 上方,则进度实况刚好相反,当R 曲线在二者之间时,说明进度正常;通过观察并分析R 曲线所反映出的实际生产进度,以此为基础,预测后续曲线的走向;对进度偏差值的某一点进行定量分析,以此得出该点横、纵坐标的“Δ”值;利用动态分析法对某点的进度状态进行分析;分析实际曲线的终点,进一步得出该终点与TES、TLS 曲线终点彼此间存有偏差值,而所得的偏差即为建造工程整体的工期偏差。

2 生产进度控制偏差分析

2.1 偏差产生原因

材料采购原因:在签订采购材料供货清单时未做到提前签订;船厂未及时支付剩余款项,延长了材料的发货时期;在选购建造船舶的钢板时,不满足建造标准,无法将其应用于项目中。

船东一方原因:船东未严格履行合同的支付款项;所提供或应用的建造技术不完善;签订采购的材料与建造设备不到位。

技术设计原因:在船舶建造施工前,未能确定最终的技术方案;建造设计图纸在送审、修订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较长;设计图纸不符合建造施工要求,致使图纸被反复修改。

生产设计原因:在设计生产图纸时,存在的错误较多;采用的施工工艺不符合船舶建造工程施工需求;生产图纸未能打好提前量。

建造施工原因:在建造过程中疏于管理,导致现场秩序混乱;实际建造施工时,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不适用于实际施工中;选购的焊接材料不满足建造施工标准;现场作业人员综合素质较差;建造技术、质量等部门协调作业情况不理想。

2.2 S 型曲线预测模型应用

在应用S 型曲线预测模型时,需先对模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根据上文所绘制出的曲线分析后,其与Logistic 模型S 曲线在两个位置点的部位较为接近即tk 与tL,对此,需适当的调整函数,在此期间,可以将工时积累预测函数的取值设定为:

fefbf0a750293c529dcd163f15d766b

积分中k 为系数,σ=WH(tR)-N(tR),其中WH 为实际曲线,N为Logistic 模型S 曲线,σ 最终的值受初始完工时间所影响,如果初始工时完成越多,则公式中的k 值越小,反之,k 值则越大。分别取k 值为1、2、3,并将其代入到公式中,由于借助Logistic 模型已知μ1、μ2、tK、tL、Nm 以及tR 的值,对此根据一直数据,并代入公式中,绘制出最终的S 曲线。

此外,绘制46000DWT 散货船S 曲线。现阶段很多船厂上船台工时的完成率大约在20%~30%之间。船舶投入水中作业时,其工时的完成率大约为68%~80%,在船舶建造时期会涉及下料、分段制造、上船台、下水以及交船五项大节点施工,其中各节点的用时分别为:分段制造30d、上船台109d、下水184d、交船330d,而下料节点需在建造施工开展时,与施工同时进行。并以公式中各数值为基础,构建模型。给定方程中各数值:μ1=25%,μ2=76%,tK=3.36,tL=6.13 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工时积累S 曲线,如若在该船厂中,存有基础数据,便可以使用现有的数据绘制S 曲线,但若船厂的数据不完善或不健全,则需参照上述绘制S 曲线的相关流程开展绘制工作,并将模型看作一种预测手段。

3 S 型曲线分析船舶建造计划

3.1 计划线表

很多船厂在开工时通常先投入3 条船,在此之后,再投入3条船开展项目施工。因此,需在建造工程实施前,对船舶建造施工制定科学的计划,同样将工时积累作为制定计划的前提,在保证计划平衡且符合建造施工标准的情况下,开展项目施工,并在规定的工时计划内记录下所得的数据,便于第4 条船进场。

3.2 6 条船S 曲线族图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第1 条船至第6 条船的数据为:上船台时完工率都为0.28、下水时完工率分别为0.72、0.74、0.74、0.76、0.76、0.78,交船时间分别为60d、125d、175d、220d、275d、325d,下水时间分别为40d、20d、75d、130d、185d、235d,计划建造周期分别为225d、235d、220d、220d、225d、225d,完成总工时为890d、860d、820d、785d、750d、715d。根据计划测得的数据进行曲线图绘制,共呈现6 条曲线族图。

3.3 计划控制

通过对族图进行分析,能够直观的对某一时间段的工时进行观察,以此得到最终的工时需求量。同时,根据族图所呈现的曲线变化,找出施工工时与时间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100~170d是施工阶段的中期也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因此,在这一时间段内,所需的需求量极大。在此基础上,结合累加结果做出相应的工时需求曲线,并将绘制的曲线与船舶建造实际所用工时进行对比,实现对生产计划的进一步优化。同时通过对比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若需求工大于可用工时,且相差在15%以内,便不必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只需通过人力的方式,对某一节点进行调整便可。在船舶建造施工过程中,应用先进设备以及适用于施工的工艺,能够降低总工的同时,还能减少S 曲线的变化率。

4 结语

为了达到控制船舶建造进度的目的,就需应用科学且有效的项目管理技术,以此对建造工程的实施进度进行控制。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应严格落实建造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并对内容进行层层分解,结合建造进度以及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建造周期,在保证按期完成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建造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敏,姚泽坤,刘人境,等.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多项目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212-217.

[2] 杜力.大数据背景下的船舶管理风险评估[J].舰船科学技术,2019,41(2):85-87.

[3] 王蕾,于玲.基于网格化管理的船舶动力机械加工系统维护[J].舰船科学技术,2019,41(2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