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痛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功能性腹痛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白礼姣 

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腹痛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腹痛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5例,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评分为90.23±0.54、91.21±0.76、90.83±0.09,优于对照组87.36±0.76、86.55±0.54、85.34±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腹痛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利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功能性腹痛;心理分析;护理干预

功能性腹痛属于现阶段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功能性肠胃病,患者发病通常是由于心理和生理共同因素导致的疾病,在现阶段临床研究与干预的过程中,有研究学者认为,功能性腹痛患者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肠胃动力紊乱、免疫功能改变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由于精神心理应激因素事件而出现的疾病症状,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腹部疼痛不适,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1]。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展开对应的护理,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腹痛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5例,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年龄为35岁至69岁(平均47.8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4岁至70岁(平均46.54岁);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功能性腹痛、患者病情可控、积极配合参与管理研究活动、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患有急性阑尾炎、由于疾病问题而引发的腹痛、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感染、先天性疾病急性传染病。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严格遵医嘱对患者实施用药管理,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项问题,确保能够满足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需求[2]

观察组:

(1)患者评估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做好患者的护理评估干预工作活动,根据功能性腹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以及病史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与患者实施有效地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对应的护理干预计划,提升护理的有效性[3]

(2)认知教育

很多患者由于受到功能性腹痛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很多患者在治疗与干预的过程中,有关于功能性腹痛并不了解,整体认知能力相对较弱,护理依从性不高。因此,需要及时做好对应的认知教育工作活动,以患者为中心,分析患者的认知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向患者讲解有关于功能性腹痛的具体定义、症状表现、影响因素、治疗干预的方法,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为患者匹配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比如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短视频健康教育等各种的方法积极的展开引导,确保患者能够明确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而提升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4]

(3)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受到功能性腹痛症状的影响,往往会使得患者出现负面心理情绪,需要及时做好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全面做好对应的心理情绪疏导,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产生的原因,及时为患者展开对应的管理。如果患者担心在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可以及时向患者讲解,在近期医院内功能性腹痛患者治疗相对较好的病例,强化患者的治疗信心;患者担心医疗费用的问题,则需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医保报销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确保患者能够放心。告知患者负面的情绪会加重病情的发展,需要鼓励患者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可以通过注意力转移、音乐疗法等各种不同的方式,避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过于担心,积极强化患者在治疗中的信心[5]

1.3评价标准

(1)心理状态评分:使用SAS、SDS量表

(2)护理满意度评分: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

1.4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5

60.33±0.23

32.44±0.35

   60.31±0.43

33.32±0.7·

对照组

25

60.43±0.54

28.76±0.86

60.73±0.32

30.11±0.5·

T

0.0443

3.3445

0.0754

2.4839

P

0.324

0.001

0.435

0.00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评分为90.23±0.54、91.21±0.76、90.83±0.09,优于对照组87.36±0.76、86.55±0.54、85.34±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服务态度

健康宣教

观察组

25

90.23±0.54

91.21±0.76

90.83±0.09

对照组

25

87.36±0.76

86.55±0.54

85.34±0.97

T

5.1233

3.5453

4.5964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功能性腹痛患者的发病往往与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联系,尤其是长期工作压力较大,心理焦虑抑郁紧张情绪严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功能性腹痛问题的发生。因此,在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对应的基础护理干预活动之外,还应当全面优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在具体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与干预,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策,确保提升在护理过程中的有效性。通过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确保患者能够对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利用心理护理,及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此优化护理效果[6]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评分为90.23±0.54、91.21±0.76、90.83±0.09,优于对照组87.36±0.76、86.55±0.54、85.34±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功能性腹痛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利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罗青,段雪峰,张琪.急诊中医药热奄包联合心理护理对急腹症患者干预的效果[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12):110-113.

[2]贺凤莲,刘丹凤,欧阳婷等.腹腔镜术后温通法中药封包联合康复护理对腹胀腹痛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09):1281-1282.

[3]李凤丽.疼痛护理措施在急性腹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婚育与健康,2023,29(10):142-144.

[4]齐培.中医多元化护理措施对剖宫产后腹痛腹胀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39(05):45-46+51.

[5]史媛媛,杜佩,陈汉敏.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08):160-162.

[6]王艳平.心理护理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5):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