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工程管理学习的指导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3

自然辩证法与工程管理学习的指导意义

 赵王琪

东北林业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工程管理2021级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自然辩证法也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工具。随着国家基建工程和信息工程的发展,工程管理学科应运而生,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的,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本文是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联系自身的社会经验,及本专业的学习,简单谈一下自己对自然辩证法和工程管理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辩证法对工程管理学科的指导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和工程管理学概述

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为指导基于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要求考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最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社会论。随着国家的发展,各种大型的基础建设中需要更多既懂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工程管理学科应运而生。工程管理学科的学习要求,需要掌握工程建设的技术,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掌握工程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科的要求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所要求的科学技术方法论。以下根据个人对自然辩证法与工作联系实际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自然辩证法与工程管理学的联系

自然界和工程管理的关系紧密相关,相互影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的前提。人类本身就与自然共生共存,相互影响,人类发展至今,从原始社会的手工劳作,农耕自给,所得都是从大自然而来,这是最开始的改造自然,慢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和统治阶级的需要,人类开始修建一些大型工程。自古以来,不论中外都有很大项目工程,埃及金字塔,雅典巴特农神庙、中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这些工程体现了当时人类通过改造自然,修建大型工程,一部分是为人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是满足当时统治阶级的需求。人类利用工程技术,生产物质财富并改变原始自然面貌以创造以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人造或人工环境。[[2]]工程的出现就要有管理工程的人员来组织工程的施工,计算工程的消耗量,工程的完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当然自然界也会给工程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会限制工程的施工,如地质环境中的土壤岩石会给工程带来各种不利因素,也会有工程给自然界带来很多隐形风险,例如:对环境带来的潜在破坏,这些是需要工程前期考察设计和制定可研究报告时需要考虑的。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环境索取的需求是在不断扩大,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破环,所以我们需要寻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加上国家近几年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工程建设中我国早些年就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人们寻求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很多国家都在为绿色建筑做了很多值得借鉴参考的案例,也实现了碳排放为零的房屋建造。但绿色建筑所需成本高,需要装备的设备系统复杂,像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过滤系统设备,建筑材料上的特殊性都使得房屋建设造价过高。但是对于自然界,绿色建筑是人们以后的发展方向。所以人们在做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时需要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全面考虑到自然在为我们提供自身便利的同时,也应考虑其潜在的不利因素。我们身处在自然中,应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科学技术观存在于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工程管理的学科知识就是科学,他是建立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之上,是工程师对于工程建设管理规律的理论概括,形成的学科体系。[[3]]而技术则是人们对自然的实践,就是具体的改造自然的手段。通过学习工程管理的课程,我们走出学校,进入到工作岗位,通过工作开展的一系列项目的组织措施就是我们把科学转化为技术,例如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会用到的工具,泳道图、甘特图、WBS图等,这些技术工具为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便利,人们能更快捷的使用它们管理一个庞大的项目。如今信息科技的发展也为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更有效率的帮助,如广联达软件,鲁班等算量计价软件,让工程管理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效益,最终推动了行业整体的管理进步。没有运用正确的技术,方法也会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多问题,工程管理工作做不好,最重要的就是成本的增加,材料工程量计算不准,要么就是浪费,要么就是缺少造成施工人员窝工,间接又延长了工期,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技术工具指导我们来避免的。工程管理学科涵盖了工程技术、工程法律、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管理等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对与学科有科学的认识,把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每个领域的学习都能够更专业的指导实践,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个领域的人才,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才能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工作,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也使得自己联系工作更好的理解科学技术这一概念。

科学技术方法论指导着工程管理工作。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4]]这需要我们运用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研究中。[[5]]工程管理本身就不是一个领域的专业学习,它包含了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的知识,是一名复合型学科,学习这些学科的目的就是需要我们学生正确的了解工程管理的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掌握工程施工的知识,并且对管理学的知识也有深刻的了解。而往下细分,学科中又包含了法律,财务,经济等的知识,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工程管理学科的需要。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从前期的招投标、中标、施工、竣工、结算流程中都需要工程管理人员的参与,这也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在了解流程掌握知识技术的同时,对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内容流程都需要知晓,这个面很广,有时候管理人员只参与一个过程,而有些则是全过程从头到尾的参与,对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我们需要有辩证的思维方法,不管是平时的学习,还是在具体的工作中,打破常态,既具有理性思维也应有开阔的视野,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工程管理的人员也应对整个项目有整体规划,全局思想,也应具战略眼光,对于项目工作的新方法也能积极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更大的推动空间,例如新的施工工艺让成本的降低,更好的施工技术工具让工期更加合理,国家近期相关政策的调整引起材料价格的变化,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各种都会对工程管理产生影响,要有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我们必备的,工作中还去旧立新,需要我们具备批判型思维,以批判性思考方式去评估工作中的过程和结果,会发现事物的另一面,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也会出现不一样的答案,工程管理中也需要学习统计学的知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我们能很快的对工程项目中的各种信息有全方位的了解,也能更有效的制定措施和解决方案。工程经济的学习中,通过对现值,终值,年金的学习,我们需要在项目思路出来的时候就要推算出项目的开销,以及投产以后的效益,能更有效的评估出工程建设的意义。在对相关法律的学习中,也能对工作中合同签订时哪种条款的重要,做出判断,为己方争取合理及最大化的利益,也能在风险来临时恰当的转移风险,把损失将为最低,这些跨学科的学习对于工程管理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管理产生于科学技术社会论中,也在推动者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总的概括。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6]]。都江堰工程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岷江水系的水流会在雨季决堤,冲向成都平原,给人们带来了灾害,后来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将岷江水系一分为二,一条流走,一条流入成都平原,变害为利,分洪减灾。工程至今都在发挥着作用,成都平原也成为了如今宜人的“天府之国”。由此我认为正因为社会的需要才会出现各种大型工程,而工程也在为社会贡献着它的力量。科学技术有着其社会功能,在新的社会中引发技术转型,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工程领域中之前的定义都仅限于建筑,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工程管理不仅限于房建工程,它还包含着网络信息工程,工业工程,如果细分又会分为好多种,建设工程里也分支出来园林景观、建筑、市政、水利水电等,工程管理也是跟着社会的变革,其内容形式也会发生着变化。如今社会需要低碳,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要被新的集约型经济替代,对于工程管理来说,高效管理方式能节约各种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省钱、省料、省人工本就是工程管理的目的,同样的一个项目,正确高效的管理是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方向也能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思路,也能产生更节约,环保的方式,前面提到的绿色建筑也在为工程管理指明新的方向,绿色建筑的造价高,通过已建成的项目,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我们能归纳总结出来哪些是花费高的项目,现今和未来的趋势,技术上有无突破,用发展的眼光看长远的投入。总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三、自然辩证法对于工程管理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对于工程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我们需要用自然辩证法中的哲学思想来指导我们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和工作。

首先,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只有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推进管理的绿色发展,更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建设美丽的中国[[7]]。工作过程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管理中合理计划,杜绝各种资源的浪费。设计策划中充分考虑到自然带给我们的问题和我们带给自然的问题,能合理规避不确定的风险因素。

其次,我们需要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分析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树立科学技术观,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也具有理论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又可以对应理论知识,让两者更好的融合。科学是指导技术的前提,技术又是科学的实现途径,具备科学技术观,能让我们理解工程不仅只是技术,也可以用哲学的思维来定义。

再次,我们需要科学技术的方法论,认真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自觉地认识和提升辩证思维的形式,不仅仅是对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深入科学技术的研究的意义也非常重要。不论学习中还是工作中,运用辩证法的思维能帮助我们开展和解决问题,梳理问题思路,尝试解决的方法,并最终把问题解决。此外,还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等方法,帮助我们解决重要问题。

最后,用科学技术能正确的推动社会前进。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倡自主创新,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经济转型的意义非常重大。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不可逆的,绿色健康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在倡导绿色发展的目标中,我们需要研究新方法、新工艺、新流程,使他们更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四、小结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强调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8]],通过对工程管理学科和自然辩证法关系的探讨,让我更加清楚的了解到自然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并且对于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也能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工作。工程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加专业的管理人才,它不仅需要懂技术懂管理,还需要懂经济、法律、财务,我们需要把目光放长远,尝试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主观能动性能,也要有心怀自然的态度。社会发展离不开工程管理这一领域的发展,工程管理领域的良好发展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检索工具[W].自然辩证法词条.2021.12.8引用

[[2]] 孟庆伟等编《科学技术哲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9出版

[[3]] 本书编写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出版

[[4]] 本书编写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出版

[[5]] 本书编写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出版

[[6]] 本书编写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出版

[[7]] 本书编写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出版

[[8]] 本书编写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