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诗词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

弘扬中华优秀诗词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陆英 赵俊恩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第二中学   457001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着生活的情趣和品位。濮阳市华龙区第二中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弘扬诗词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模式新样本。

一、在诗词教育课题研究中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

   华龙区统战(民宗)、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诗词教育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华龙区统战(民宗)有关领导、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组长,语文、历史等学科的诗词爱好教师为成员的诗词教育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讨论课题实施方案、措施,要求始终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注重发挥语文诗词课堂和木笔诗社两个阵地的作用,注重发展壮大木笔诗社成员和师生诗词爱好者两支队伍,注重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诗意生活水平两个作用。

二、在诗词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展诗化校园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特色,营造浓郁的诗教氛围,让校园一草一木散逸浓浓的诗香,使学生从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一是设置铭牌。华龙区第二中学是濮阳市、河南省园林学校。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名贵花草树木。学校在校园内每一种花草树木前设置了铭牌。每个铭牌除介绍花草树木的自然特性外,还用诗词讲解它的人文属性、历史故事。二是张贴图文。每个教室、每个走廊都点缀着图文并茂的诗词歌赋。三是举办讲座。学校每月都邀请校园诗人或诗词专家举办诗词文化知识讲座。4月份,校园诗人叶良老师主讲了《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讲座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普及了诗词文化知识,同时,潜移默化的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诗化校园建设提升了全体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感,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

三、在诗词创作实践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年,学校成立了木笔诗社总社和20个木笔诗社分社。学校以诗社为阵地和舞台开展诗词教育,培养诗词兴趣,组织诗词创作,弘扬中华诗词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校园即兴现场创作。根据季节变化、文化传承和时事发展,木笔诗社每月都组织一次主题诗词创作活动。通过创作,深化学生对诗词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奋斗意识。3月份,组织了《让文明照亮前程》现场诗词创作大赛。4月份,按照《关于印发沿黄九省(区)“扫黄打非·护苗”诗词大赛作品征集及评选方案(河南省赛区)的通知》精神,现场创作了诗词。5月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话题,自由创作诗词。创作前,刘四俊校长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讲座”。6月份,以《二中,你好!》为题,自由创作诗词。创作前,老师先引导学生到学校的角角落落欣赏美丽校园的风光,现场感受大自然无限生机,触动学生的心灵和情感。

2、走出去采风创作。大自然是诗的母亲。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火热的社会中去,到历史的遗迹中去,感受时代的发展,感受自然的奥妙,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学生会产生无穷的诗趣、丰富的诗思、丰厚的诗情。6月份,学校组织诗社成员到台前县将军渡,感受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红色文化的气壮山河。学生现场写诗,颂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新时代的伟大复兴。8月份,学校又组织诗社成员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兀公碑现场采风,学生被金堤河和金堤的自然风光,被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壮丽历史所震撼。采风,不仅触动了学生的诗情,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3、举办诗词文化节。端午节是中国的诗节。为弘扬端午文化,让学生拥有诗与远方,学校于2022年5月30日举行了首届诗词文化节。文化节在朗诵家徐涛深情的朗诵中开幕。在欣赏了徐涛等大家朗诵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你是人间四月天》等诗词后,校园诗人叶良老师讲解了中国诗词的发展史及其特点,并结合自已的创作实践谈了诗词创作的方法技巧。赵俊恩老师与学生分享了自已创作的长诗--《世界一片光明》。随后,同学们即兴创作了诗词《致自己》。经过一个小时的现场创作,同学们都写出了精彩纷呈的诗作。先后有十几个学生朗诵了自己的作品。诗词文化节点燃了学生诗词创作的灵感,抒发了学生远大的志向报负,激发了学生拼搏进取的斗志和热情。

4、建设诗词文化园,出版师生诗词集。学校在校园树木园的每棵名贵树木上挂上学生创作的诗词、书法作品挂件。内容一月一更新,一月一出彩。诗词园成为学生纳凉和学习的打卡地和创作源。学校还定期出版师生优秀诗词选集。至今已出版《诗露花语》《诗意的生活从华龙区第二中学开始》等4部诗集,在校园、班级中传阅、分享、展示和展评,极大地激发了师生诗词创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师生诗词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两年来,华龙区第二中学以诗词创作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2年7月,华龙区第二中学被命名为“濮阳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学生张可欣创作的现代诗《我们是中华民族》获得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诗词创作一等奖。8月3日,《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经典诵读作品评选结果的通知》发布。华龙区第二中学有15位师生获得2022年河南经典诵读大赛(网络组)奖励,占总获奖数的1.4%,成为濮阳市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

弘扬诗词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迪了全校师生的思想,陶冶了全体师生的性情,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审美鉴赏力,铸牢了全体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诗词文化教育已成为学校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抓手和举措,已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亮点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