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浅谈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皋顶峰   韩宇  陶李  吴刚  么立国

65367部队       65379部队

摘要: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整体构造依赖于包括机油泵、油底壳、机油冷却器、油滤器、调压阀及旁通阀在内的若干关键组件。在这些组件中,机油泵和机油滤器扮演着确保系统稳定运作的核心角色。因此,定期检查这些关键部件并迅速解决任何隐患是极其重要的。本文聚焦于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首先概述了其功能和重要性,然后详细分析了系统的结构设计,进而讨论了润滑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润滑系统维护质量的建议,以支持汽车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诊断

引言: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通过向运动中的发动机部件表面输送适量及适温的润滑油,创建油膜以减少部件之间的磨损。当发动机启动,机油泵被激活并快速旋转,施加压力以确保机油持续供应到摩擦部位,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摩擦阻力,还有助于减少能量损耗,并且帮助冷却这些部件,从而增强发动机的可靠性与寿命。然而,由于润滑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的部件,在长期运行中可能会遭受损耗,这会影响到润滑油的有效供应,并最终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因此,探索和分析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变得格外重要。

1、润滑系统的作用

车辆的运行寿命受到发动机润滑系统效率的显著影响。润滑油主要承担润滑、冷却、清洁、密封和防锈等五项关键任务,是润滑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让车辆引擎运行更为高效,润滑油在各个部分之间需形成油膜,这样能够显著减少摩擦和功率损耗,并降低部件损耗。润滑油的主要功能是将化学能量转变为热量,再传递给其他组件的过程。润滑油在循环过程中,肩负着将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带走的职责,这样可以避免高温导致的部分损害。在机械部件上形成的这一油层,具备对抗如水分、空气以及燃气这类有害成分的潜在能力,进而确保该部件不会遭受化学性和氧化性的腐蚀损害。该机制有能力阻止油渗入活塞或者缸套,以便实现润滑的功能。此油膜不仅具有高粘度特性,还能高效地填补气缸与活塞环间的微小间隙,进而大大减少气体泄漏所带来的危险,实现了良好的密封和防护功能。同时,得益于良好的润滑特性,也有助于减少噪声并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

2、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主要部件

2.1机油

在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设计中,有两种主要的机油泵类型:转子型和齿轮型。其中转子型机油泵是指采用机械结构来实现泵油功能的一种机油泵。转子机油泵是由两个内部啮合的转子和它们的外壳构成的,其中内部转子是通过曲轴齿轮来驱动的,而外部转子则是由内部转子推动并旋转到相同的方向。这种配置下,内转子的四个突起齿与外转子的五个凹槽齿会相互接触,形成四个独立的油腔。由于内外转子的中心不一致,它们的旋转会造成腔体容积的持续变化,导致进油侧的容积逐渐增大并创造出真空,从而吸入机油。当转子旋转时,它将机油推向出油口一侧,导致该处的空间逐渐缩小,并使机油压力逐渐增加直至被排出。通过在机油泵的泵体和泵盖之间安装调节垫片,可以确保它们之间的紧密封闭,并将转子的轴向间隙维持在适当的水平。由泵壳、两个互相咬合的外齿轮及其驱动装置构成的齿轮式机油泵在运行过程中,其两侧被盖板封闭以保持极小的齿轮与泵壳工作面间隙。齿轮转动时,进油室产生一定真空,有效吸引机油填满泵腔。同时,齿轮的旋转将齿间油液推向出油室,随着啮合齿轮的介入,出油室体积逐渐缩小,油压相应增加,使得机油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出油口排出。

2.2机油滤清器

机油滤清器负责彻底移除机油中的灰尘、磨损颗粒及各类胶质沉积,从而减少设备部件的磨损,防止油路堵塞,增加发动机的寿命,并提升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整体性能。观察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机油滤清器,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粗滤器、细滤器以及总滤器。粗滤器负责清除燃烧室释放的高温气体,其结构主要由金属片间隙组成,包括一个外壳和顶盖,滤芯位于顶盖内部,主要由平滑的薄钢片做成的过滤和隔离片组成。而细滤器是一种采用一定强度的不锈钢片作为过滤介质的新型过滤器,由滤芯和外壳两部分构成,滤芯安装在外壳内。机油首先通过进油口进入滤清器座,然后流入外壳,接着在滤芯的作用下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机油流入芯筒,最终通过出油口送入主油道。通常,滤清器安装在机油泵前方,并采用滤网结构,这有助于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

3、汽车发动机润滑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3.1机油压力过低

当驾驶者在行驶中发现汽车的机油压力异常降低时,应迅速将车辆停在安全区域并关闭引擎,接着核实机油是否处于适当水平。此后,应利用油尺来测量机油表面的高度,以此与标准机油量进行比较。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评估机油的品质,确保它符合汽车发动机的润滑需求。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可以先查找原因,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在进行机油的检测时,若发现机油供应不充足,应迅速补充同型号的机油。如果机油量过少,则需更换新油。当机油中有冷却水或燃油时,应确定具体的泄漏位置,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释放机油,然后在故障诊断后更换原有型号的机油。

3.2机油压力过高

在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故障中,机油油压过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这种油压过高的故障有多种可能的诱因,并且其产生的影响相当大,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当机油压力偏高时,应首先对压力表和传感器进行质量检查,并在发现问题时迅速更换。其次,要检查机油的粘性,如果发现粘性超出标准,就需要更换与汽车发动机相匹配的机油型号。

3.3机油油耗过大

检查机油的存量和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如果机油量减少或者有异味等异常状况应进行分析并排除。当机油处于正常状态时,应检查增压器与排气管之间的连接品质,如果排气管的管壁上有机油,应检查专用设备的转子轴间隙是否达到标准。如果有漏气或漏油现象,应及时排除。检查气门油封的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更换。若无异常可将机油加注到指定位置进行检测,如果有气泡或杂质应排除后再使用。当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蓝烟情况,只需解开通向机油压力表的相关接头螺栓,蓝烟就会消失,这意味着机油已经进入了燃烧室。

3.4机油变质速度较快

在汽车的各种形态中,机油的变质是一种常见现象。首先,当机油出现乳化或其内部存在水分时,需要检查气缸的密封性能是否达到标准。如果没有合格的密封效果,则需对润滑油进行更换或者添加新的机油,同时,要保证机油内不含有其他杂质,否则会导致发动机工作状况下降。其次,要检查曲轴箱的通风系统性能是否达标,气缸与活塞子之间的缝隙是否存在异常,并仔细观察其磨损状况。此外,还需要检查机油过滤器是否有任何故障,并对其过滤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查。再次,如果出现以上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更换或者维修。以上所述因素都是导致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机油过早老化和变质的原因,针对这些诱因进行故障诊断和排查,以确保汽车发动机的安全性。

结束语:融合理论与实践后的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及故障排查方法。研究发现,润滑系统的适当保养和修理对确保发动机性能的优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至关重要。因此,结合润滑系统的构造特性及其功能进行恰当的维修措施是必需的,这有助于维持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这不仅能够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薛鹏. 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与主要部件的检修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2020(23):149-150.

[2]王林山.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保养及维修措施[J]. 汽车维修技师,2023(7):114.

[3]柴文娟. 浅析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故障诊断与排除[J]. 内燃机与配件,2023(17):61-63.

[4]吕严.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保养及维修策略探讨[J]. 内燃机与配件,2023(1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