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工作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工作的研究

陈国亚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阳里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江苏徐州  221700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主要包括就业服务发布信息的管理、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人才就业服务的绩效管理、公共就业服务网站建设、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监管,以此来确保基层就业与服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取得最为理想的就业效果。本文就从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工作的角度对相关问题加以详述,并提出笔者本人的一点见解,以期有益于读者。

关键词:基层就业;服务建设;管理工作

就目前而言,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明显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具有着较强的充足性,所以对于各地基层就业服务管理部门来说,应合理输出劳务工人,给予地区的就业率有力的支持,从而发挥出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要想将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提升上来,应全面化管理人才就业领域,将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工作进行落实,进而不断完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一、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比于我国发达的地区和省份,我国某些地区的经济水平并不先进,这些地区所涉及的劳动力是比较多的。所以对于当地政府和当地就业服务管理部门来说,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一些地区的贫困县数量比较多,所以基于当地政府的视角,要想使其压力得到缓解与释放,应在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方面积极地介入【1】

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诸多劳务中介机构在劳务市场中应运而生,其机构的设置,对于劳动力的转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与当地经济的发展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以某一地区为例,涉及到较多的农民人口,仅仅借助庄稼等,很难与人民的物质需求相符,一定程度上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的闲置现象较为严重,对此,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服务政策,如外出劳务人员报销车费等,以此来为当地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提供极大的便捷【2】,同时充分缓解和改善该地区的就业压力。基于此,站在就业服务管理部门的角度,应提高对劳动力输入工作的重视程度,防止闲置劳动力问题的出现,同时给予一线城市的发展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措施

(一)就业服务发布信息的管理

针对于公共就业服务网站,每天发布的就业信息具有一定的新型化特点,在诸多数不胜数的信息中,虚假的信息是难以避免的,甚至会为违法行为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应积极整理好违法违规信息,对就业服务环境予以重塑。而且在信息采集方面,站在信息发布机构的角度,应密切交流和协作社会其它部门,避免就业领域内流入虚假性不良信息【3】,进而切实维护与保障用户的经济权益。

(二)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第一,平台建设应紧密联系部门实际业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不断强化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而且应对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与工作性质进行深入地分析,将人才就业的资源和信息整合在一起,促进业务、资源等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不断创新和变革其管理模式,积极渗透管理思维,然后与信息化建设相互糅合在一起,并非照搬照抄以往传统的工作流程,而是剔除掉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同时保留并继承信息平台中的功能,将信息平台在部门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满足其效率性需求。

第二,加强安全保障系统的构建。有关于就业信息平台,与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利益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避免外界恶意攻击服务器,给予信息安全最为有力的支持,应加强多层防火墙的安装,加强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将黑客出现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同时在WAS群集技术的作用下,避免单个服务器对其它服务器的运行造成牵连。除此之外,对于关键性的信息,公共网络访问和下载都是要严格预防的,要想顺利访问,必须要借助虚拟专业网络的大力扶持。

(三)人才就业服务的绩效管理

通过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加强人才就业服务绩效评估系统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在绩效管理和评估过程中,应将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涵盖在内,遵循清晰化和透明化的原则,为公共服务信息提供扶持。要想确保政务公开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对电子政务予以大力扶持,高度明确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梳理其办事程序,进而将公众的知情权凸显出来。同时,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应确保人才就业服务数量与质量指标之间的高度协同、一致,并对其权重进行合理化增加。加强民主评议制度的构建,将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整合在一起,共同致力于监督效果的提升,进而使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有效的优化。此外,有关于就业服务岗位,应对相应的技能培训进行落实,加强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将工作作风改善到最佳。

(四)公共就业服务网站建设

首先,网站页面设置。在就业服务机构与社会群体相互联系过程中,网站页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这是就业服务机构形象的重要影响要素之一,所以为了合理化设置网站页面

【4】,应满足其高效性、简化性需求,使就业服务网站的设置更具特色性,进而不断巩固自身的社会地位。

其次,构建信息审计体系。现阶段,各种公共就业服务网站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就业服务领域,但是因为缺少比较健全化的信息审计体系,一定程度上极容易影响到信息的真伪【5】,造成虚假信息的发生。所以,审核体系的构建非常有必要,严格审核用人单位以及求职者等,进而切实维护好就业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最后,注重就业服务功能的完善。通过对公共就业服务网站的服务对象进行分析,主要以用工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等为主,而且也是涵盖下岗再就业人员在内。因为不同群体的差异性显著,所以在选择就业服务功能方面,应注重针对性的落实,充分兼顾各个群体的利益,再加上完善的功能建设,可以使就业服务网站的运营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有效改善我国的就业局势。

(五)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监管

在人才就业服务管理当中,应严格监督和管理人才就业服务机构,并给予切实有效的评价。要想保证监督和评价的准确无误,应保证公共服务项目高度契合职能定位,服务数量和质量也要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互协调、一致,不断统一效率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在一系列管理方式中,主要涉及年度检验、服务质量检查等,这些可以使监督和管理效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保证良好的整改效果。通过分析监管和评价的主体,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均是起到重要的作用的,必要时应加强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引进。在此基础上,应对社会监督力度予以不断强化,将政务公开原则履行到位,相关利益群体应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进而将社会成员的知情权真真正正地落实。

(六)优化岗位设置

就目前而言,再就业人员的递减趋势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应不断优化和调整再就业人员的队伍机构设置,并进一步改进其管理方式和内容,以此来与当前的发展形势相互一致,使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强化,形成稳定的队伍发展环境。比如以某一单位为例,定期开展再就业人员的体检工作,并对其思想动态的关注度较高,为了将这类群体的岗位职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佩戴标识上岗提出了严格要求,尤其在值班期间。同时,在夏季,开展“降温绿茶”活动,为辖区再就业服务站的联防员送去凉爽,充分释放出企业的关怀与温暖,给予再就业人员良好的体验,进而形成高度的归属感,给予队伍的稳定性与和谐性有力的支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势在必行,为了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既要充分兼顾用人单位、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凸显出服务的简便性与快捷性优势,保证良好的服务效果,将就业服务管理在服务社会群众方面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进而助力于社会发展。但是目前来看,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人们需要对基层就业与服务建设管理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小艳. 医育融合视角下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思考[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3 (05): 174-176.

[2]汪宁. 新时代高校智慧就业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探索[J].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 (10): 127-129.

[3]蒋玉芝, 彭婷, 黄岩松, 罗清平.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26 (04): 99-101.

[4]宋智华. 狠抓就业创业工作落实 力促人才培养水平上层次——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为例[J]. 科教导刊(下旬), 2018, (33): 170-171.

[5]智慧支撑 就业有“数”——无锡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积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J]. 中国就业, 2018, (07): 28-29.

作者简介:陈国亚,(1972年2月),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副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