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村镇典型村落防火分析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3

 江西村镇典型村落防火分析及对策研究

章俊

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西省南昌市,330000

摘要:江西作为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村镇地区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相对落后,村镇建筑存在结构类型多样、以自建为主、施工质量普遍较差、缺乏规范设计和有效监管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广大群众对建筑防火普遍不够重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以江西村镇典型建筑为依托,开展江西村镇建筑防火分析,并针对江西村镇建筑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关键词:江西村镇;火灾防护;对策研究

江西村镇地区建筑密度大,人口密集,火灾隐患较多,一旦着火就会造成很大危害。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村镇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商业中心、住宅小区不断出现,老情况和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形势错综复杂,引发火灾的因素不断增多,所以人们对建筑设计的防火要求也越来越重视。本文选取了江西村镇一个典型村落,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为防火对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1. 村镇建筑防火目标

首先,从大局出发,严格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制定典型村落防火规划时,要严格要求,做到节约用地和节约基本建设投资;在旧区域改造中,对一些因条件不足暂时难以落实的防火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处理措施,待困难解决后,立即按照防火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防火安全。对于已经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提请政府推动协调,争取及时解决。其次,统筹考虑典型村落的防火规划和城区的防火规划,力图同步施行,这不仅可以加快城乡融合过程进程,还可以促进近城地区的科学合理发展。再次,要将防火规划与单项工程防火设计相结合,避免各个环节的脱节,确保防火规划的全面实施。最后,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此提高防火规划的水平。

2.典型村落概况及防火分析

2.1 典型村落概况

本文以江西省生米镇某村落为例进行防火分析。生米镇位于生米大桥西桥头,东临赣江,西至南昌长凌镇外商投资工业区,北连红角洲高校科技园,南与厚田沙漠风景区为邻。南昌市西外环线环绕该镇10公里,并设置昌南互通立交,公路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境内五分之四为丘陵,五分之一属滨湖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72.1米,最低海拔18米,平均海拔45.1米,年平均气温17.6℃。全镇区域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4.7万。

村落为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生米镇下辖的行政村,该村建筑多为自建房,村落建设时未按照防火规范间距建房、设置消防车通道,建筑密度大,甚至很多房屋都紧挨建造。村民为了节省成本,在建房时并未考虑防火构造要求,且建筑材料质量一般,耐火等级差,一些重要构件并未满足规定的耐火极限。

2.2 典型村落防火分析

建筑防火设计的目的在于: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减少蔓延范围;减少火灾导致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保证受灾建筑内人员能够安全疏散;为消防人员扑灭火灾创造条件。典型村落防火分析需从主动防火、被动防火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主动防火分析

主动防火对策分析是指分析建筑物是否采用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喷水灭火技术、烟气控制技术等制约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主动防火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形成火灾的条件,努力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火灾发生率。特别是对于民用建筑而言,通过主动防火将火灾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显得十分重要。

该村镇内消防基础薄弱,未设置日常巡查人员、未安装室外消火栓,且村镇建筑一般都是私人用房,由于成本限制且无人监管,并未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系统,甚至连最基本的灭火器家家户户都没有配置,消防能力几乎为零。如发生小火,村民也许还能接水灭火自救;如遇大火,只能离开现场报警等待消防指战员的救援。

2、被动防火分析

(1)消防车通道

建筑起火后除利用内部各种设备灭火和疏散以外,还须依靠消防救援队伍来扑灭火灾和抢救遇难人员,消防车通道的设置目的是保证消防车能够迅速到达灾害现场,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尽早地将火扑灭。典型村落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发生火灾时,由于诸多限制,村镇很多区域不具备消防车通行条件,导致消防救援人员根本不能直接进入火灾现场,贻误了灭火救援的最佳时机。因此,设置消防车通道意义重大。

按照规范,为使消防车顺利地行驶至火灾现场,消防车道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 m,纵横相连、间距不应大于160 m,满足配置车型的转弯半径,尽头式车道应满足配置车型回车要求。一般来说,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 m×12.0 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在消防员灭火救援时,会遇到消防车通道被私家车堵塞到达不了现场的情况,造成小火酿成大灾。无数血淋淋的火灾证实,消防车通道作为生命通道,不论出于何种现实需要,是不允许被占用的。

该村镇部分街区内道宽度在2.5 m左右,周边未配置室外消防栓也未设置环形车道,且时常存在私家车占用消防车道路的现象。虽然部分消防车的宽度未达到2.5 m,但是街区内道空中有较多障碍物且完全达不到消防车转弯半径的需求,导致消防车难以驶入。一旦建筑发生火灾,这样势必要求消防车必须长距离出水灭火,而较宽的消防车又无法驶入建筑旁,消防员只能大量连接消防水带出水灭火,这样会耽误大量时间,火势将很难被控制住,最终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建筑的耐火等级

国内外各种建筑火灾案例表明,足够的耐火等级可以防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受火后被破坏。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规定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为最高,四级为最低。不同耐火级别的建筑物不但要在最高层数与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符合规范的要求,而且建筑物的对应构件也必须不低于规范的规定要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上述村镇建筑为村民自建房,该建筑的户主为节省成本,在建房时完全没有考虑防火要求,且建筑材料质量差,耐火等级低,结构的一些重要构件完全不能规范要求。如果建筑发生火灾,其结构被烧变形,一旦失去支撑力,易造成建筑坍塌。

(3)防火间距

为了防止火灾在建筑物之间蔓延,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就是在相邻的建筑物之间设置一个安全的距离,也就是防火间距。防火间距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消防安全水平。从救援的角度来看,防火间距还起到了为消防灭火战斗、为起火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资的紧急疏散提供场地的作用。总之,防火间距对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及减少财产损失都有积极的意义。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有很多,如辐射热、风向、风速、外墙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开启尺寸、室内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邻近建筑物的高度、室内消防设施的状况、消防车到达的时间和扑救情况等。当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是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是没有限制的。

上述村镇绝大部分建筑间距仅为4m,由规范可知,完全无法满足要求,而所有建筑外墙均未采用防火墙,因此一旦一栋建筑发生火灾,会很快引燃周边建筑物,势必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3. 江西村镇建筑防火对策研究

针对江西村镇的现状,本文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以提升江西村镇建筑的火灾防控水平:

1、保证必要的防火间距和提高耐火等级。村镇建筑包括民用建筑和生产建筑两个部分。民用建筑又包括住宅建筑和电影院、办公楼、卫生院、敬老院、托儿所等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生产建筑的防火间距,均应符合《农村防火规范》的要求。农村生产建筑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照生产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确定。厂房、仓库应当分开布置,保持适当的防火间距或设置道路、绿化带隔开,卫生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应当与居住建筑应分开设置。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应考虑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情况下,适当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以防止火灾迅速蔓延。同时,还应逐步提高村镇各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建设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限制三级耐火等级及其以下建筑的发展。针对一些重要建筑的构件部分,特别是闷顶内的梁架等可喷涂防火涂料以提高耐火极限。

2、严格限制村镇建筑的使用性质。近年来,在村镇中某些个体为了节省成本,违规将自家两层民房改造成集住宿、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三合一”甚至“多合一”场所,这种场所可燃物多,住宿、生产、经营场所几乎没有防火分隔,消防设施不齐全,特别是如果在夜间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伤亡。所以要加强对个人擅自更改建筑使用性质的监督整改,以免火灾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另外,村镇中某些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以期获取最大的利益,违规建设一些必须远离生活区的工业厂房,特别是易燃易爆的甲、乙类厂房,其火灾危险性极大。所以对危险性大的工业厂房,要严格控制、严格审批,若必须在公共、民用建筑附近建设,则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在有充足安全距离的地点建造,免得火灾发生后火势迅速扩大蔓延至附近建筑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3、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江西大部分村镇因规划不完善,未设置消防管道、供水系统,一旦发生火灾,给灭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因此,江西村镇要铺设消防给水管网,并充分利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源,建设安装距离不大于120m且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 的室外消防栓。同时,针对自建房存在的火灾风险,可采取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配备灭火器、人员住宿与其他功能区进行防火分隔等技防物防措施。

4、建立专职消防队。现有消防站多驻守在城区,管辖区域范围大,出警线路长,影响了快速反应能力和灭火扑救的实际效果。近年来,为了有效解决国家消防队力量的不足和辖区范围过大造成的问题,江西在各地建立专职消防队,但是江西村镇过多,仍无法做到全覆盖。因此,专职消防队的建设要大力推进,并应设置在交通方便、利于其迅速出发,而又在管区较适中位置。

5、规划设置合理的消防车通道。江西村镇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密集、道路狭窄、建筑密度大,而且江西村镇中居住着大量人口,建筑高度也在不断地加大,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救援人员即使到达火灾地点,但消防车辆无法深入火灾现场进行有效灭火。无论是铺设更长供水线路的水带还是用浮艇泵在水塘抽水灭火无疑都错过了灭火救人的最佳时间,造成火灾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势必酿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规划设置合理的消防车通道显得格外重要,并应设置回车场为消防车提供有利条件。

3.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典型村落从防火方面进行分析达不到规范要求,但可通过诸多方式和方法降低安全风险,例如保证必要的防火间距和提高耐火等级、严格限制村镇建筑的使用性质、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建立专职消防队、规划设置合理的消防车通道。通过不断提升防火等级,可有效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凤文红.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与安全疏散设计方法探讨[J].中华建设,2018,(05):96-97.

[2]王珂,赵鹏璞,郭义伟.建强基层队伍致力灭小灭早——河南省周口市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情况调研[J].中国应急管理,2021,(04):82-86.

作者简介:章俊,男,1989年1月,汉族,江西省南昌县,本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副站长,研究方向: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