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进行血管通路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如何正确地进行血管通路护理?

吕林懋

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资阳  641300

血管通路护理是现代医疗中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它在维持患者生命功能和提供医疗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血管通路护理能够降低感染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并保证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到位,血管通路护理常常出现问题,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因此,了解和掌握正确的血管通路护理技巧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一、血管通路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1 血管通路的定义

血管通路是指通过插管、引流管或导管等方式,将药物、营养物质或血液直接输送至患者的血管系统中。常见的血管通路包括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等。血管通路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输送治疗所需的药物和营养物质,同时允许频繁的血液采集和监测,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和快速的治疗途径。

2 血管通路护理的重要性

血管通路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血管通路护理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第一,血管通路护理是将药物、营养物质或血液输送至患者体内的重要途径。通过血管通路,医护人员可以直接将治疗所需的药物、液体或血制品输送至患者的血管系统中,以快速、准确地达到治疗的目的。这对于需要长期或大量输液的患者尤为重要,如化疗患者、重症监护患者等。第二,血管通路护理还可以提供频繁的血液监测和采集途径。通过血管通路,医护人员可以方便地进行血液采集,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和监测指标的测定,如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这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使用血管通路可以避免频繁刺穿患者的皮肤和血管,降低了患者疼痛和不适感。相比于每次需要采集血液或输液时都进行静脉穿刺,血管通路的建立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并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二、正确的血管通路护理步骤

1 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

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之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常见的血管通路包括静脉通路和动脉通路。静脉通路可以通过静脉插管、外周静脉穿刺或中心静脉插管等方式进行。动脉通路一般使用动脉穿刺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的治疗以及预期的效果等因素。

2 准备好所需器材和消毒物品

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之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消毒物品。常见的器材包括静脉导管、针头、注射器、消毒剂、贴敷材料等。选择合适的器材是确保血管通路护理的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一步。此外,还需要准备好适量的消毒物品,如酒精棉球、碘酒等,用于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洗手和戴好手套

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之前,护士或医生必须进行手部卫生,并戴好无菌手套。洗手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洗手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并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包括湿润双手、涂抹适量的肥皂、揉搓双手、清洗干净并用干净的纸巾或干燥器械擦干手部。洗手后,务必戴上无菌手套,以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4 采集样本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时,如果需要采集样本,需要在采集前进行准备工作。首先,确认采集样本的种类和数量,并准备好相应的采集容器。其次,确认采集部位并进行消毒,可以使用消毒剂或酒精棉球对采集区域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还需要准备好适当的采集工具,如采血针或注射器等。

5 穿刺和插管

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时,穿刺和插管是关键步骤之一。穿刺和插管需要细致地操作,确保准确插入血管,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在穿刺时,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深度,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血管通路的特点进行操作。在插管时,要确保导管插入血管后,固定好导管,以防止其移位或脱落。

6 固定和固定物的选择

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时,固定和固定物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固定血管通路可以减少导管的移位和脱落,保持通路的稳定性。常用的固定物包括透明敷料、胶布、固定带等。选择合适的固定物要考虑患者的皮肤情况、通路的位置以及需要进行的治疗等因素。固定物应该牢固而不过紧,确保导管不会被误拉或产生不适。

7 注射或输液操作

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时,常常需要进行注射或输液操作。在进行注射或输液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药物或液体,并根据医嘱计算剂量。注射或输液时,要确保使用无菌的注射器和输液器,并根据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在注射或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血管通路的情况,及时调整注射速度或输液速度,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8 监测和维护血管通路

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时,需要密切监测和维护血管通路的情况。监测包括观察血管通路周围的皮肤是否红肿、温度异常等,以及观察导管是否有渗漏、感染等情况。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可以通过试验抽吸或注射生理盐水来检查。此外,还需要根据医嘱更换固定物和导管,以保持通路的稳定和干净。

9 完成后的处理和记录

在完成血管通路护理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记录。处理包括将使用过的器材进行安全处理,如正确分类并进行消毒或丢弃。记录应包括护理操作的日期、时间、使用的器材和药物、护理过程中的观察和反应等。详细和准确的记录可以为后续的护理提供参考,并为医疗团队提供必要的信息。

t01d7919f745dd548fc  t0449b406e57cc98945

三、血管通路护理的注意事项

1 保持血管通路清洁和干燥

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时,保持血管通路清洁和干燥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定期检查血管通路周围的皮肤,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的迹象。及时清洁血管通路周围的皮肤,可以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进行轻柔擦拭,保持皮肤干燥。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剂,因为酒精会刺激皮肤和导致干燥。确保通路周围的皮肤干燥可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降低感染的风险。

2 注意感染风险和预防措施

血管通路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感染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进行操作之前,护士应正确佩戴洁净的手套和口罩,以减少污染源。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污染血管通路,避免接触非无菌物品。使用无菌器材和消毒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无菌性。此外,要遵守洗手和消毒的规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更换导管和固定物,可以减少导管周围的细菌滋生。如果发现感染的迹象,如红肿、疼痛、渗液等,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护人员。

3 定期检查和更换血管通路

定期检查和更换血管通路是血管通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护士应定期检查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观察是否有渗漏、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根据医嘱或护理计划,需要定期更换血管通路,以减少感染和其他风险的发生。更换血管通路时,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确保过程安全和无菌。

4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教育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教育是血管通路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尊重患者的选择。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时,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操作内容和目的,并告知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同时,护士还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如如何观察通路情况、如何保持通路清洁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可以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