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目标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患者安全目标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李淑媚 陈婷婷

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 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

【摘要】目的:对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患者安全目标的应用情况做出深入分析。方法:从现阶段的健康管理中心实际情况入手,围绕患者安全目标来制定出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内容主要涉及到医患沟通、高危药物,以及不良事件上报等诸多方面。研究时间为一年,运用制定软件来科学计算安全目标管理实施前后的各项研究结果,对比分析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到位落实一年的患者安全管理工作之后,不论是投诉事件,还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都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随之显著上升(P<0.05),前后对比形成的差异是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的。结论: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过程中有效引入患者安全目标,既可以大幅度减低不良事件,以及纠纷事件的产生几率,也能够从整体上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升,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患者安全目标;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应用探究

在公立医院的建设发展中,健康管理中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可实现对存在于个体、群体中的健康危险因素的尽早发现。同时,在一些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发挥的作用也非常关键,具有的存在价值较为特殊。基于此,为了促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患者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某院实施了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时间为一年,以此来了解分析这一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研究分析中,主要是由某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对实际管理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工作人员共计33名,其中男性4名,女性29名,在职医护人员25名,文员、返聘人员共8名。主要是围绕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不良事件与投诉事件的发生情况,还有受检者的满意程度等方面来展开更全面、细致的研究分析,并将其视为研究标准。每个月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一次考核,对一年当中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对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身份核验。受检者一定要实名登记,严格落实好客户的身份验证工作。客户体检预约过程中,不论是哪一受检者来讲,身份证都是其唯一的识别标志,在医院获得识别之后,受检者才能够正式接受相应的项目检查。各科室在为患者提供检查之前,一定要先对受检者的身份进行认真的核对验证,只有核对通过健康中心的医护人员才可为患者提供检查。

(2)沟通服务。注重文明用语,可从“您好”开始,尽自己所能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健康中心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在各科室设立不良文明行为意见簿,也可进行投诉渠道的公布,以此来发挥出更理想的校正工作人员自身行为的效果。

(3)严格落实高危药品、危化品管理工作。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更科学完善的管理、领用机制,始终以出入登记表为准,出入量、总量之间要保证吻合,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不定期的抽检工作。在实际领用中,领用人员要细致、严格的核对药品的生产批号、数量、名称,还有有效期等信息,发放者、领用者都要在登记表中签字[1]

(4)重视院感管理。科室要整合现有资源力量来成立专业的院感控制小组,明确具体的小组负责人和成员,之后,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来指定存储可行性、针对性较高的预防感染方案,相关工作人员也要认真细致的对待手部清洗,还有区域和所用设备的消毒工作[2]

(5)制定可行性较高,符合实际情况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针对积极主动上报,能够妥善解决的人员实施非惩罚机制,以此来鼓励更多人员积极主动上报。

(6)加大公共设施管理力度。可结合实际需求来一些设施的旁边合理的配备扶手,以此来尽可能减少或是避免患者出现跌倒现象。又或者是在卫生间等区域进行“紧急呼叫”按钮的设置,注重“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等一系列安全防护标语标识的合理增加。围绕医院的现有规模来给患者们提供数量足够的座椅、辅助器材[3]

(7)注重体检报告的准确性管理。一方面,要确保每一位受检人员的个人信息都是准确完整的。同时要在体检报告单上清楚准确的标注出检查者、录入者、总捡者的姓名,确保体检结果要做出准确完整的表述,确保没有漏字、错字,或者是缺项等现象的出现,医生建议栏要发挥出一定的参考价值、指导意义。

1.3观察指标

(1)对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前后的不良事件产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对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前后,受检者投诉事件的产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3)对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前后,受检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实施比较分析。满分为100分,分数90~100分代表非常满意;70~89分视为满意;50~69分视为基本满意,50分以下则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主要引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来对本次研究中获得的一系列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处理,以“x±s”来进行一系列计量资料的表示,(n)、(%)则是对计数资料的表示,若P<0.05则代表此次比较研究中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某院的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管理中实施了一年的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之后发现,不论是健康中心的各项业务能力,还是服务态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变,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4]

在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之前,健康管理中心共发生了18件不良事件,有3起是因为医院设施不合理而引发的不良事件,有5起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符合实际要求而引发的不良事件,有4起是因为体检报告结果的准确性不够而产生的不良事件,剩下的6起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而引发的。

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一年之后,健康管理中心共发生6起不良事件。其中没有因为药物而引发的不良事件,有1起是因为医院的一些设施不合理而引发的不良事件;有2起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而产生的不良事件;还有1起是因为体检报告结果的准确性未得到保证而产生的不良事件;剩下的2起是因为其他原因而产生的不良事件。引用相关软件来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后可以明确,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实施前后在各方面形成的差异是较为显著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还有就是实施一年的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之后,受检人员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投诉事件、纠纷事件的产生几率都大幅度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也从实施前的78.52%,上升到了一年之后的93.67%,存在的差异是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P<0.05)。

3讨论

在医疗服务快速发展背景下,各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在开展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健康管理中心应坚持将优质服务、安全视为重要的工作目标,构建更完善的管理机制。可尝试通过赏罚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来全面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合理评估可能形成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还有客户意见,进而为后续健康管理中心各项管理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更多参考,给大家构建出更安全和谐的氛围,为各项体检、健康咨询与指导工作可以更有序、轻松的开展。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过程中有效引入患者安全目标,既可以大幅度减低不良事件,以及纠纷事件的产生几率,也能够从整体上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升,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雪君. 患者安全目标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析 [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 7 (06): 108+115.

[2]龚英. 患者安全目标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 (21): 93+96.

[3]孙婷. 患者安全目标在健康管理中心应用体会[C]// 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浙医二院;, 2014: 4.

[4]孙婷,沈国丽. 患者安全目标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C]// 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1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