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精炼炉电气自动化升级改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LF精炼炉电气自动化升级改造分析

钟启春

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529500

摘要:为解决LF精炼炉电气控制环节存在的监控功能缺失、控制精度不足、系统能耗较高问题,规避由此引发的精炼工艺质量下降风险,保障LF精炼炉的高效、可靠运行,文章进行了深入系统探究。先简要分析案例工程概况,然后归纳可用的LF精炼炉电气自动化升级改造技术,从监控功能升级改造、加料系统技改、电极升降系统技改、水冷系统技改等方面入手梳理细节,希望能为类似技改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LF精炼炉;电气自动化;升级改造

0引言

LF精炼炉是钢材炉外精炼的关键设备之一,能够起到保温钢液、氩气搅拌、真空脱气等作用,为钢铁冶炼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格局升级迭代趋势明朗,各种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涌现出来,为冶金、钢铁等行业注入了活力,如何发挥电气自动化优势,如何提高LF精炼炉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成为了诸多建设者、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有必要探讨优化。

1案例项目概况

为直观说明LF精炼炉电气自动化升级改造要点,文章引入某炼钢厂设备技改实例辅助阐述。案例钢厂配备有一台80t LF钢包精炼炉,熔池直径2646mm,精炼周期38min,钢包净空550mm,电极直径400m,可以与RH真空脱气精炼炉、大方坯连铸机等配合生产精炼钢制品。当前其运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缺乏高压设备监控功能。案例LF精炼炉配备15MVA变压器,一次电压6kV,二次电压320~176V,支持13级有载调压,能够满足精炼炉不同工况下的供电运行需求。现有工控系统缺乏必要的高压设备监控功能,无法实时观测设备运行状态,容易出现安全隐患。(2)生产过程控制精度不足。LF精炼炉运行时需要经过电弧加热、气体吹入等工序,每个环节对于控制精度的要求均是较高的,但当前系统控制水平明显不足,电极横臂的升降调节能力差、水冷系统误报警频发,影响了精炼炉的稳定高效运行。

2 LF精炼炉电气自动化升级改造技术

2.1监控功能升级改造

LF精炼炉供配电系统中设置了多种功能不一的高压设备,既包括高压隔离开关、高压真空断路器,也包含电压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承担着重要的电压隔离、电压转换功能。技改环节主要增设电气自动化实时监控装置,装置通过工业以太网与主操作台建立连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WINCC人机交互界面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包括电极升降画面信息、吹氩画面信息以及高压设备工作画面信息等,提高风险信息的识别响应速度。高压隔离设备分闸、合闸时,采用远程工控+就地高压柜控制双模式[1],控制软件主要为SIMTIC编程软件STEP7,不仅能够呈现监控数据,还能够将数据绘制成直观化图表、曲线,并收录进历史数据库之中,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

2.2生产过程精益改造

LF精炼炉生产工序较为繁琐,改进环节主要引入西门子S7-400控制系统,依托PLC技术进行模块指令发送和识别调控。上层设置总工控机,下层配备多个操作员站,各子系统内置ET-200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专属渠道实现远程通讯和信息交互。主要技改过程如下:

2.2.1加料系统技改

加料系统主要由皮带机、给料器、受料斗等部分组成,可以起到传送合金辅料、造渣料的作用,当前案例钢厂仅配备一套加料系统,由LF炉和RH炉共用,当LF炉出现缺料问题时,需要人工操控RH系统CPU主机进行参数设置,效率较为低下。改进环节引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LF系统可以通过PLC操作子站远程发送指令信息,经由RH炉PLC控制器接收识别后,完成加料设置,两系统PLC通讯渠道为PROFIBUS-DP,高效稳定且抗干扰能力极强,能够较好地提高加料系统运行效率,节省人工设置时间和精力。当LF炉缺料时,上位工控机也可以直接切换控制权限,远程向RH炉PLC系统发布料重信息、下料比例等,高效、便捷地完成远程管控。技改后的加料系统结构可见图1。

1  LF精炼炉加料系统结构

图中:1-水平受料皮带机;2-振动给料器;3-除尘系统;

4-三通分料器;5-斗式提升机;6-斜皮带;

7-A工位;8-受料管;9-B工位

2.2.2电极升降系统技改

在LF精炼炉升温运行过程中,电极升降系统需要保持较高的控制精度,确保三根电极达到同步升降的效果,现阶段升降臂采用的是单独控制思路,难以保障同步性能。因此实践环节采用PLC技术进行了技改,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重量轻便、体积较小,直接内嵌于升降系统之中,可以实时采集电极升降臂的运动状态信息、运行参数信息,具体包含各相电弧电压、电弧电流,以及变压器二次侧运行数值,比如功率因数、电流电压等。数据采集完毕后实时传送给PID控制器,经过A/D模块转换为可识别信息,在阀值函数支持下,计算当前点与设定点之间的差距,精准计算电极升降应当采用何种输出值,并将输出指令重新馈回给PLC控制器完成远程控制,调节电极升降伺服阀确保同步性。PID和PLC控制器之间主要采用现场总线通讯方式,实时性和高效性较强。技改前后精炼炉电极使用效果对比可见表1。

1  LF精炼炉电极升降系统技改前后效果对比

使用时长

时间段

处理钢水/包

电极消耗/支

单只电极处理炉数/炉

15天

技改前

91

9

10.11

技改后

149

12

12.4

2.2.3水冷系统技改

水冷系统主要起到温度调节、降温控温的作用,当前水冷系统采用流量开关检测模式,可以实时监控水流量大小,防止系统干烧。但实际运行过程中,流量开关时常会因为水质波动等问题出现误报警状况,对LF炉的生产造成了干扰。技改环节将其置换为电磁流量计,依托电磁感应原理,测量管内导电介质体积流量,较好地提升了检测精度和可靠度。同时,LF炉水冷系统共设置两大支路,一路负责冷却导电横臂、导电铜管,防止过热损坏设备,另一路负责调控炉盖温度,确保主炉运行稳定性。技改环节增设了压力、流量变送器和铂热电阻,可以实时监测主支路冷却水温度,所有温度信息实时传送回PLC可编程控制器和上方工控机,并由控制器、工控机馈回指令调节系统参数,确保温度始终维持在55℃以内。

2.2.4其他系统技改

除加料系统、电极升降系统、水冷系统外,本次对如下几个子系统进行了电气自动化改造:(1)钢包车行走系统。主要增设限位开关和变频调速器,S7-400子站设置PLC控制器,与行走系统的各类减速开关、超限保护开关等对接,通过以太网和DP总线交换信息,可以实时旁站调控,降低风险因素。行走系统还与电极升降机构联锁,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性能。(2)吹氩系统。主要通过电磁阀、流量变送器等实现运行参数监控,PLC负责接收数据和调整控制,能够生成实时化的吹氩曲线、趋势走向[2]等。(3)喂丝机系统。采用旁站手动控制+主控室远程控制的双控制模式,传感器负责实时测定各类参数,并将喂丝种类、喂丝长度、喂丝重量等数据传输回PLC主控机,实现工艺精准控制。喂丝机系统模型可见图2。

2  LF精炼炉喂丝机系统构造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精准、高效、节能等多重优势,LF精炼炉技术改造环节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要着重加快自动化监控功能建设,依靠自动化手段对高压真空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等进行实时监控,降低潜在安全隐患。引入PLC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改造LF精炼炉加料系统、水冷系统、钢包车行走系统等,实现精炼过程的精益管控和节能管控,为钢材生产效益的综合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建. 工业机器人在LF精炼炉测温取样中的应用 [J]. 冶金与材料, 2023, 43 (01): 104-106.

[2]陈子龙. 炼钢厂精炼炉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J]. 山西冶金, 2022, 45 (04): 189-1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