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蔡晓飞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84

摘要: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桥梁施工技术,在现代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通过施加预先计算的压应力,使桥梁构件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然而,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材料和设备选择、施工工序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对该项技术不断深入研究,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建设之中。

关键词: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1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结构中的高级施工技术,通过在构件中施加预先计算的压应力,以增强构件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预应力构件是通过预应力技术制造的构件,具有在正常使用和荷载作用下保持内部力平衡的能力。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通过施加预应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得到增强,能够更好地抵抗外部荷载,减小变形和裂缝的产生,提高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此外,预应力技术还可以改善构件的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

2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

2.1张拉工艺

在预应力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预应力张拉工艺主要由预紧张拉及高应力张拉2部分构成,且预紧张拉工艺与高应力张拉工艺联系紧密。在实际施工中,预紧张拉是高应力张拉的重要准备工作,合理开展预紧张拉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张拉缠绕问题的出现概率,为后期钢绞线张拉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同时,在张拉工艺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控制张拉力度,一般需要将张拉力度控制在15%~20%之间。

2.2封锚施工工艺

首先,在对桥梁梁体结构封锚浇筑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承压板的表面、锚点周围的混凝土废弃物以及其他杂质、废物等进行仔细的检查与清理,并在各衔接位置、垫板垫片位置仔细涂刷防水涂料,进一步保证各重点部位的防水性,达到工程要求。

其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管路内部压力情况进行严格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漏压现象,所有检查工作结束后方可进行封锚施工。此外,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拼接缝位置的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该部位进行预处理,并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进行钢筋结构及钢筋网连接。

最后,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条件和特点,进行封锚施工时应选择高质量混凝土,以保证封锚施工满足整体工程建设需要。完成封锚施工后,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封锚部位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不仅要进行防水处理,还要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以提升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3穿索施工工艺

由于不同桥梁工程的施工要求、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运用预应力技术时,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保证各项工作细节均落实到位,进而最大化地发挥预应力技术的价值。

在预应力技术施工中,穿索施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桥梁工程主梁穿索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要求,从桥梁中间位置、桥墩顶导向槽等位置进行穿索工作。并且,很多桥梁项目需要采用逐根穿索的施工方式,以免出现钢索交叉缠绕问题。因此,在穿索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钢绞线整齐排列,根据实际工程特点有序展开穿索施工。

2.4压力灌浆

预应力钢筋失去保护后会以非水平弯曲或倾斜状态存在,且水泥浆自身的水蒸发会导致空隙形成。在高应力张拉操作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容易发生腐蚀,腐蚀部分会出现缺损,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桥梁的施工效果。在灌浆过程中需控制水泥浆的配合比及浇筑时间,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要求进行操作。

3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3.1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在任何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施工材料的质量都是影响整个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提高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第一,做好施工材料进场检测。为了防止材料供应单位以次充好或优劣混供的情况,施工单位必须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测。施工材料进场时,应由专项负责人进行对接并抽取材料样本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检测不能只对每车或每批材料进行单个抽检,应在每车或每批材料入场时,抽取8~10个材料样本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材料入场确认,从而全面保证施工材料的入场阶段质量。

第二,加强施工材料的入场后管理。桥梁施工材料主要包括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等,其中应重点关注对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的管理。水泥具有触水后快速硬化的特点,因此水泥入场后必须直接送至避雨、通风的环境中,同时,在水泥与地面之间应以木板垫空或设置防潮垫,以避免地面返潮对水泥造成影响。

3.2保证施工人员专业技能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影响预应力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达标,施工单位在正式进行桥梁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能力考核。针对每个施工人员所负责的工作,进行焊接、电力和砌筑等专业技能考核,以检测其技术是否满足桥梁工程施工需求。如果发现有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应及时为他们继续提供补充培训,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技术水平。

进行技术能力培训时,应采用鼓励式培训方法。例如,如果工人A在施工期间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和单位的技术培训,取得了更高层级的认证,单位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这种鼓励式培训,可以让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优化整体工作环境,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

3.3加大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力度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是提高预应力技术在桥梁中整体应用效果的重要保证。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由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负责,但当前的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加大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力度,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制订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在过去的桥梁施工中,焊工、电工等专业性强的施工人员的工作范围比较明确,而水泥工、钢筋工等工人的工作范围则比较模糊。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随时可能被现场管理人员安排新的工作。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最大化利用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但也会导致责任不清晰等问题,影响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效果。因此,应完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明确每个工人的工作目标。这种分配方式下,每个工人对自己的责任工作负责,当发生施工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追责处理,且可以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

第二,实施绩效机制。为激发工作人员高质量完成工作的积极性,施工单位应对每个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例如,如果工作人员能够连续一个月保持高标准地完成工作,施工单位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在绩效机制的管理下,工程项目的所有施工人员能在奖励的刺激下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负责,从而降低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难度。

4结语

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而要想将其优势发挥出来,需要确定好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要点,做好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切实保障预应力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博.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4):103-104.

[2]张宇.研究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11):167-168.

[3]谭春腾.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22):134-136.

[4]梅海娟.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优缺点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0,(11):54-55.

[5]张相仁,胡正.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0,(0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