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妇实施妇产科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妇实施妇产科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

郭娅萍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产科,四川 成都 610014)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孕期糖尿病妇女在妇产科治疗过程中接受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名孕期糖尿病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评估对比两组护理的满意度、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顺产率和新生儿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期糖尿病妇女进行综合性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对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妊娠期;糖尿病;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从近些年统计数据来看,妊娠期糖尿病的疾病发生率在2%至6%,其中大多数产妇在孕前并无血糖异常表现。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在孕期出现或首次被诊断的糖代谢异常状态,它不仅对产妇的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对胎儿的成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1]。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护理实践的不断革新,妇产科领域对孕期糖尿病妇女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广泛的探讨[2]。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方法,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更好的妊娠结局[3]。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性护理与传统护理在孕期糖尿病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本次研究选取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名孕期糖尿病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以对比研究方式探讨综合性护理的方式及效果。希望本文能够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妇女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支持,进一步提升妇产科服务的整体水平,保障母婴健康。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8例妇产科产妇进行。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这些产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实验组共计44名产妇,年龄区间18岁到32岁,平均年龄(26.46±1.34)岁,孕周20周到41周,平均孕周(36.34±1.08)周。常规组共计44名产妇,年龄区间18岁到32岁,平均年龄(26.87±1.50)岁,孕周20周到41周,平均孕周(36.49±1.11)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基于医师要求住院观察;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带有肝肾或脏器功能缺损;怀孕前已经确诊为糖尿病;存在精神或沟通障碍;无法配合完成问卷调查。

1.2方法

常规组提供传统护理服务,主要是提供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并定期做好血压、血糖检测。

实验组提供综合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饮食护理。针对怀孕状况、运动能力、体质等进行综合评估,基于此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结合产妇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推荐健康食谱,指导其控制日热量和水分摄入。特别强调每日蔬菜摄入量维持在500克以上,推荐少量食用糖分较低的水果如猕猴桃、柚子,避免高糖分水果如苹果、西瓜。建议降低主食摄入,增加粗粮,避免高糖分食物如粥、面条,确保维生素、钙剂、铁剂等微量元素的充足摄入;2、心理护理。对产妇在住院期间及产前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并耐心解释处理任何负面情绪。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力,调节情绪,提高患者对医护服务的依从性;3、运动指导。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指导,一般以散步、上臂运动为主。建议运动时间为餐后30分钟,持续30分钟左右,保持心率在120次/分钟以内。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内容可包括散步、孕期瑜伽等有氧运动。在运动期间和结束后进行胎心监测;4、健康教育。向产妇提供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帮助产妇正确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利用自媒体、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普及孕期知识,讲解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预后的危害,指导产妇如何控制血糖及进行自我护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主动配合治疗;5、产后护理。考虑到产后产妇胰岛素抵抗激素水平的快速变化,继续强化对血糖的监控,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会阴部位的清洁、感染预防和母乳喂养等护理服务。

1.3观测指标

探讨护理效果,总结产妇护理满意度、妊娠结局。

护理满意度结合自制量表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结合分数区间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是通过使用SPSS22.0软件完成的。为了确保统计学上的准确性,采用P<0.05作为统计学显著性的标准。

2.结果

2.2围产期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围产期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

44

20

21

3

93.18%

常规组

44

16

16

12

72.73%

x2

-

-

-

-

11.611

P值

-

-

-

-

<0.05

2.3妊娠结局对比

实验组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顺产率和Apgar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顺产例数

顺产率

Apgar评分

实验组

44

40

90.91%

8.34±0.51

常规组

44

29

65.91%

6.22±0.13

x2/T

-

-

15.441

8.201

P值

-

-

<0.05

<0.05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加剧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在这一情况下孕妇会出现各种不良症状,从而对母婴结局形成严重危害。在临床治疗期间,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重点在于饮食,在必要情况下提供胰岛素进行治疗[4]。但是因为孕妇本身的认知水平、妊娠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产妇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严重的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5]。对此,为了更好的保障分娩质量,临床护理服务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妊娠结局,还能有效控制产妇的血糖水平,帮助构建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此外,综合护理中的健康教育还能增强产妇的抗压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有助于逆转不良妊娠结局,确保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妇在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这表明综合护理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实验组的顺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这进一步证明综合护理方法在改善妊娠结局方面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产妇的满意度,还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当重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综合护理,从而确保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平燕.基于ADOPT模式的多模式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06):101-103.

[2]李典芳.观察基于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结合膳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1):2077-2079.

[3]林琼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1):21-24.

[4]谢韶芬.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联合早期个性化护理优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分娩结局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23):98-101.

[5]常瑜,计娟利.基于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高龄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1):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