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罗叡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领域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以期为高职妇产科护理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为高职妇产科实习的护理人员,共计60名。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严谨性,特将这些护理人员均分为两组,并且是在随机抽签的方式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两种不同方式的教学结果,分析和对比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以及对教育的满意度。结果:根据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过干预后整体工作能力优于对照组。且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总满意数为21名,观察组总满意数为29名。结论: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显著提升实习护理人员的教学满意度,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和工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医院对于临床教学的需求相契合,能够有效提高在该领域的教学能力。基于以上好处和积极影响,建议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任务驱动;妇产科;护理教学

引言

虽然,妇产科在医院的重点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需要了解的是,妇产科临床教学相对于部分科室可能会更难开展。因此,为了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就必须对实习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的教学服务。通过充分发挥临床教学的优势,可以从实习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这一方面入手,以提高其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表现。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通过针对性的整合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构建起临床教学框架,以激发实习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并满足日常教学所需的任务。在临床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发挥本院在妇产科领域的临床教学优势,为实习护理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临床教学环境。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符合妇产科领域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文旨在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并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顾,选择60名高职妇产科实习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公平、公正的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观察不同的教学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为高职妇产科实习的护理人员,入院实习时间均在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共计60名。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严谨性,特将这些护理人员均分为两组,并且是在随机抽签的方式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从两组人员年龄上来说,年龄均在18岁到23岁之间。年龄最大的在观察组,年龄最小的在对照组;从两组人员性别占比来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一致,均为30名。对照组中女性比男性多两名,即女性26名、男性24名。纵观两组人员的年龄和性别占比具有可比性,能够在本次研究中进行对比,并且对比结果具有参考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首先,作为带教老师,需要通过教学大纲向实习护理人员传达护理流程,详细介绍流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需要向他们讲解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基础知识,例如疾病的发病原因、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及护理措施。其次,为了确保实习护理人员学以致用,带教老师要亲自带领实习护理人员进行临床实践,让其亲身体验并掌握护理流程。在实践后,需要对每位实习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并为每位实习护理人员打分,以及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最后,通过考核的实习护理人员将有机会进入科室进行正式实习。这样,他们就能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包括布置课堂任务、分析任务、任务汇报、评价教学效果、总结教学问题和定期回访。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带教老师可以向实习护理人员布置基础任务,并逐渐递增难度,从而提高实习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操作能力。实习护理人员应在小组内进行任务分析,并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分析的思维逻辑。完成任务后,实习护理人员应进行情景模拟等学习任务,并对临床护理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和总结。采用问卷调查和考核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并根据意见进行改善和完善。最后,应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定期回访患者,改进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组间对比时,差异的P值小于0.05,则认为这些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这意味着研究结果中的观察结果不太可能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而是代表了真实的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工作能力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过干预后整体工作能力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工作能力分析

工作能力

评价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专业技能

干预前

61.48±8.87

61.45±8.59

0.017

0.986

干预后

69.97±7.38

78.89±8.88

-5.613

<0.001

自我学习

干预前

62.66±6.97

62.48±7.05

0.151

0.88

干预后

72.47±7.08

80.78±7.68

-5.745

<0.001

问题分析

干预前

74.58±9.36

74.71±9.15

0.011

0.991

干预后

79.88±9.51

86.52±7.42

-4.145

<0.001

沟通技巧

干预前

61.93±10.96

62.17±11.25

-0.099

0.921

干预后

67.52±11.49

76.28±11.76

-3.807

<0.001

病例书写

干预前

66.38±8.59

66.16±8.96

0.182

0.856

干预后

74.76±8.22

82.89±9.16

-4.639

<0.001

理解记忆

干预前

63.49±10.02

63.09±10.20

0.193

0.847

干预后

70.42±9.76

79.89±10.15

-4.72

<0.001

合作能力

干预前

69.23±4.42

70.03±4.17

-0.966

0.336

干预后

79.52±5.89

86.55±5.66

-6.282

<0.001

知识运用

干预前

72.38±8.61

71.95±8.52

0.268

0.789

干预后

80.36±8.77

88.55±8.06

-4.862

<0.001

2.2 两组教学效果满意度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对照组总满意数为21名,观察组总满意数为29名。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效果满意度分析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数

对照组

30

9(30.00%)

12(40.00%)

9(30.00%)

21(70.00%)

观察组

30

14(46.47%)

15(50.00%)

1(3.33%)

29(96.67%)

χ²

4.152

P

<0.05

3 讨论

妇产科在实习教学的领域具有较高特殊性,其对于实习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采用更加优质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和培养实习护理人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属于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实习护理人员可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这种方法符合,不仅医院对于临床教学的需求,还能够有效提升医院在妇产科领域的教学能力。因此,建议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广泛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法。这不仅对于实习护理人员个人的发展有益,也能够提高整个医院在妇产科领域的教学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王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2,8(15): 189-192.

[2] 时秋静, 唐洁,沈春艳. 理性情绪疗法结合个体化心理疏导在胎位异常引产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哀伤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9):3537-3540.

[3] 付娟,李兴亭. 案例分析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506-3507.

[4] 李媛媛,张茜. 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教育现代化,2020,7(23):96-99.

[5]杨绍兴. 任务驱动与PBL教学法在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环球慈善,2020(8):152.

[6] 孙燕,李敏.基于程序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 2019,6(15) 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