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李巧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一场城镇管理服务中心(环境保护工作站)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持续提升,市政工程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进行市政工程的建设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环境的保护始终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和挑战。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不断完善施工方法,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得到有效执行。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市政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市政工程的建设流程。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环境保护

引言:在建设市政工程项目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管理,控制工程施工质量,这也是规划市政发展的核心内容。建筑强度和强度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污染程度,并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环境保护理念已成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市政工程过程中,所有运营连接必须有效落实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和施工模式,降低城市污染程度。积极实现环境意识和市政技术全面发展的目标,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意识薄弱

高度的安全意识是确保工程品质的关键要素。然而,在当前阶段,许多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烈,市政工程的施工周期通常相对较短,因此施工单位不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建设工作,还必须确保工程的质量,这无疑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施工单位常常采用简化工艺流程和强制施工等方法来实现其目标,这不仅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

1.2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大

市政工程施工常常可能给附近的环境带来负面效应。目前,粉尘和噪声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特别是在风量较大的季节,尽管很多市政工程在建设期间采用了简易围墙的方法,但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多数的市政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城市居民聚集的区域,由于工期的限制,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居民的实际感受,这也导致了大量噪音的产生,为环境保护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1.3施工企业缺乏节能绿色环保意识

就目前现状而言,一些施工企业进行市政工程施工主要集中于经济收益方面,而没有重视安全性和环保工作需求,甚至为提高自己的效益而选择采用某些不标准的施工措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企业对节能绿色环保的认识不足。为改善这种状况,承担市政工程施工任务的企业有必要转变思想观念,推广节能绿色环保观念,在此观念指导下做好后续各项工作。

2.改善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及环境保护控制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应急处置预案、设备操作规范、危险品管理等。规定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应该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施安全。制定质量控制标准,规定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明确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要求,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明确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另外,制度的执行和完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根据现场反馈和经验总结进行制度的完善和提升,及时修改和更新制度,确保其与现场实践保持一致。

2.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建立随机抽查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和抽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并要求施工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保证施工现场的消防设备齐全,并定期检查和维修。建立安全事故统计和报告制度,及时记录和上报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和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落实。与公安、消防、质监等相关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

2.3合理控制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控制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运输垃圾、土方工程、建筑材料和其他内容物时,必须做好适当的密封工作,运输过程中使用的车辆必须保持清洁。为了避免污染运输的货物,土方工程期间必须准备水资源,施工区域内的粉尘高度必须通过目视检查在1.5m范围内进行检查,不得扩散到外部,以避免污染环境;拆除施工机械前,应根据煤尘情况制定适当的控制计划。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可采取喷水、除尘等措施,确保顺利组装。另外,施工现场的噪声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边缘噪声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控制,有必要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噪声,应使用低噪音和低振幅的机器,并应采用隔音和隔振方法,以尽可能避免施工期间的过度噪音和振动。

2.4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企业自身要有明确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建设工程中,并做好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在施工期间,企业要建立有关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并安排管理人员专门管控施工场地的环境情况,最好将责任分配到个人。而且,监理机构应当将施工环境保护纳入到监理工作的监管范围。施工开展后,施工现场的环境监督和管理工作必须设置专人管理,有效保护周边生态环境,降低由于施工带来的环境损害和污染。为了确保单位能够自觉落实环境保护,监理部门可以将环境保护作为施工许可的条件之一,让建设单位承担一份保护环境的责任,并且上缴一定的违约保证金,如工程竣工后施工现场达不到监理部门的环境保护标准,将会对保证金进行扣除处理,如施工环境达标,将尽数退还。

结论:不断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强度,可以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由此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还能够将市政工程对自然生态的影响降到一定程度,也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现阶段严峻的环保态势。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提前了解清楚各项环境污染源头,并为此制定相应的环境污染解决方案,要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实施环保措施,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完成,从而扩大市政项目的各项收益。

参考文献:

[1]郭涛.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J].居舍,2021(24):101-102.

[2]肖蓉鑫.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21(01):129-130.

[3]张明.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2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