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评价

王佳玮

 东阳市中医院   浙江省金华市  322100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的发生原因是腰椎间盘受到外力作用或者是退行性变化,导致纤维环破裂脊髓,髓核突出,进而对神经根、血管、马尾神经以及脊髓等形成了压迫,临床表现有腰背酸痛、下肢产生放射痛等。本文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确认该方法配合热敏炙法疗效较好,值得在后续临床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热敏灸法    体外冲击波    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但是通过手术治疗的话创伤性较大,而且手术后病痛复发的概率很高,因此很多患者更愿意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来控制病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治愈该疾病,而目前比较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便是体外冲击波治疗。下面针对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包括15位男性,10位女性,年龄在19~60岁之间,平均年龄(41.25±2.14)岁;对照组包括14位男性,11位女性,年龄在18~61岁之间,平均年龄(41.31±0.8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比P值均大于0.05,可以作为疗效评估的依据。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一书来制定:①患者放射性神经根性疼痛;②患者受累神经根控制的肌肉没有力量或者该区域有异感;③患者受累神经根控制的反射和运动发生异常;④患者神经牵拉检查表现为阳性;⑤患者腰椎活动受限,腰部疼痛且周边肌肉绷紧;⑥患者有马尾综合征;⑦患者的X 片、磁共振检查以及CT显示腰椎发生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迫等。

纳入研究的患者要求年龄在18~65岁之间,半个月及以上没有经过西医的药物治疗,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而如果患者有肌肉瘫痪、神经麻痹、腰椎肿瘤、结核或者感染等情况则不纳入本次研究。对于存在精神疾病或者其他影响研究的严重疾病,以及处于妊娠、哺乳期的患者也不纳入本次研究范围。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热敏灸法进行治疗。患者治疗时采取俯卧体位,对于无法俯卧的患者则用患侧在上的侧卧体位。在治疗对应的穴位区域点燃艾条两根,在皮肤3厘米的高度上回旋炙2分钟来温热该区域气血,皮肤微微发红后进行5分钟的雀啄炙,以此来加强敏化;之后进行5分钟循环往返炙,刺激经气发生。如果某一穴位出现扩热、透热、传热、局部不热而远部热、表皮不热里面热或者其他感觉(例如酸、麻、胀等)时候,说明找到了热敏化穴位。重复上述步骤找出所有的热敏化穴位。之后选择1或2个最敏感的穴位进行温和炙,直到炙感消失为止,以此来打通淤堵的经络。热敏化穴位施炙一次平均时间在40~50分钟,每天进行一次,10天为1疗程,每位患者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患者用俯卧体位,无法俯卧的患者则用患侧在上的侧卧体位。根据患者题型选取对应大小的探头,避让骨骼,从上而下进行治疗。治疗部位椎体旁边的压痛点、两边的夹脊穴和腧穴、有结节的点等。然后从上到下对患者腰骶部以及下肢的环跳、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悬钟、承山、昆仑等膀胱经、胆经沿线穴位进行治疗,每个穴位进行500~1000次的冲击,评率为10Hz,压力位1.4~3bar,对于痛感强烈的部位实施重点治疗。治疗时先用较低的压力进行,等病人耐受程度增加后再适当调整。每五天进行一次,10天为1疗程,每位患者同样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

2结果

对于患者采用下腰痛JOA评分来比较患者腰痛改善情况,采用VAS(Visual模拟痛量表)来进行镇痛评估。数据采用SPSS23.0进行处理。P<0.05则认为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2.1JOA改善率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20天两个疗程的治疗后JOA改善率比较结果如下:

表1 治疗20天后两组患者JOA改善率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25

7

14

3

1

96.00%

对照组

25

5

6

8

6

76.00%

经过统计数据分析,X2=9.72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

2.2VAS镇痛率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20天两个疗程后VAS镇痛率比较结果如下:

表2治疗20天后两组患者VAS镇痛率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25

9

13

2

2

92.00%

对照组

25

5

7

7

6

76.00%

经过统计数据分析,X2=9.3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

3讨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外冲击波治疗方法是一种介于手术和保守治疗方案之间的一种治疗手段,目前在治疗骨骼肌系统疾病中得到推广,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得到了较好的认可。在传统的热敏炙法的配合下,能够有效促进血液的循坏,帮助组织再生,提升局部位置新陈代谢,松懈粘连的组织,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值得在后续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沈志全,孙娜,王愉鸿等.经筋刺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OL].针灸临床杂志,2023,(12):26-30[2024-01-09]https://doi.org/10.19917/j.cnki.1005-0779.023233.

[2]岳庆丰.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23,23(24):1854-1857.

[3]吉喆.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12):3424-3427.

[4]何亮,饶子龙,陈茂风.循经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35):54-58.

[5]王少儿,王飞,陈琼凤.针刺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3,30(24):3-5.DOI:10.19542/j.cnki.1006-5180.23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