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探析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刘玉

桃江县水利局  413400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进一步激发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应当对其财务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举措进行分析和判断。基于此,本文先从影响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行探究,分别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并探究基于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希望为降低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风险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措施

前言: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为庞大的工作量,且具有工作周期长的施工特点,在对水利项目进行施工作业时,其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会对水利工程的开展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而受传统工作意识的限制和束缚,水利工程往往会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风险的防控及监管,这就容易导致出现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致使项目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为此,还应当对影响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影响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因素

影响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工程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于财务风险的辨别能力,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财务风险意识不足现象,继而诱发财务管理质量不佳等问题。由于一个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和工作量较大,因此项目进展较为缓慢,在项目中后期,工程负责人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就容易对工程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内容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也由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培训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明确工程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致使在水利工程面临一些突发财务管理问题时,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造成财务管理工作不符合规范,甚至是工程延期等问题。受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意识的限制,财务管理人员在对水利工程展开财务管理时,认为只需要对项目的工程资金进行合理运用之后,就不会发生任何的财务风险,而这种错误的意识就会导致财务风险应对措施的缺乏。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工程负责人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工程财务管理的资金风险缺乏相应的防范意识。因此在后续的管理阶段,水利工程应当着重增加财务风险识别及财务风险评估方面的培训。其二,由工程负责人以及财务部门决策者导致财务管理质量不佳等问题。在既往的水利工程项目中,一些工程负责人或财务部门决策者通常都会凭借自己的财务管理经验以及个人思维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进行判断和决策,并没有站在科学理性的角度上,对项目的财务投入进行分析,导致出现投资失败等问题,出现财务风险增加、工程效益不足等问题。在水利项目对各个工作阶段进行财务决策时,其负责人应当站在理性与可行性的角度上,对财务管理举措以及工作体系进行判断和分析,并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判断这一财务投入可能存在的工作风险以及运营问题,才可以为维系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提供稳定的工作支撑。因此,当一个水利工程对某一财务工作环节进行决策和判断时,不应以个人意见决策内容,而是应当凭借投资风险结果以及项目汇报情况,以论证科学的方式规范出具财务决策方案,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资金回报率,避免出现财务紧张等问题。

(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也会对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直接影响,例如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行业生存环境,就有可能会导致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出现明显的资金管理问题。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通常较长,因此在同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可能会涉及多种国家政策条件的变化和更迭,而其政策内容及执行标准就有可能会对水利工程的财务活动情况造成影响。比如,在某一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物价变动以及资金利率、信贷政策等均有可能会发生明显的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则会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施工成本增加,而市场利率的上涨也会导致水利工程的融资成本的增加,行业环境变化也有可能会导致水利工程出现停滞或终止等问题,导致项目本身出现财务偿债危机等。

二、基于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财务风险识别

在后续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重点对项目负责人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决策者进行财务风险意识培养,并依据培养结果,围绕项目建设情况,设计相应的财务管理预警举措。为了以全过程、全覆盖的形式实现对水利工程的财务风险管控,应当为其建立相对应的财务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坚持长期管理、高效管理的工作意识,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行判断,并结合水利工程的施工特征、技术方法以及运营情况,判断项目本身所具有的财务风险监控指数,并针对财务风险状况设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以全程、动态的方式,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1]。一方面,水利工程项目需要提升对于财务风险的监控标准,通过细化监测指标、建立多维监测体系等方式,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成本超支等问题进行判断和监控,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相应的财务管理数据,从而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及领导层识别项目最真实的财务状况,协助工程负责人提出更科学的管理决策。另一方面还应当对原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判断和分析,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以分阶段的形式,逐一对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等阶段的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判断和预警,以增加风险估测、完善完善风险计划、加大风险监控等方式,提升财务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促使水利工程财务管理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图1所示)。

IMG_256

图1 水利工程财务风险管控的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在正式对水利工程设计财务管理工作方案前,应当以集中培训的方式增强全体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预防观念,并通过设计风险预警方案等方式,尽可能缓解财务风险对于财务管理的负面影响。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注入财务防范风险培训,是建立水利工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工作基础。对于财务管理部门,决策者应当着重提升自身的业务管理能力以及风险管控能力,并提前对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财务风险进行性分析和判断,同时还应当结合财务管理典型案例,以细化分工的方式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分配,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与财务管理活动相融合,建立更完备的财务管理工作格局。

(二)建设财务监管体系

为了提升工程项目负责人的决策可行性,规范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日常行为,财务管理部门还应当对工程内部的财务状况展开相应的监管举措,结合工程项目特点以及财务管理需要,构建相应的财务监管体系。作为优化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手段,针对财务管理工作需求搭建相应的内部管理体系,并进行管理工作监督,可以有效规范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行为[2]。同时,还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监管体系的平稳运行,对此,在后续的水利工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应当结合财务监理需求和工程概况设立相应的监理机制,并设计不记名的财务管理工作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工程监理人员主动参与到整个工程的财务监管工作中去。在为水利工程搭建财务监管体系时,还应当先明确监管主体,设置相应的监管标准,尽可能避免出现财务管理监管工作重叠等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尽快构建一个标准的现代化水利工程财务监管体系,财务管理部门还应当在部门内部设立一个单独的监管中心小组,由小组工作人员直接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和协调,并汇总财务数据及报表等,以此达到提升财务监管质量,节省财务监管成本的工作目的。当小组成员收集到财务信息及相关数据之后,还要对其信息数据的正确性与真实性进行评价,判断财务报表与实际施工程序是否相符,并以内控的形式对财务部门的内部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此提升项目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小组财务监管工作完成后,可以将最终的财务管理数据交由上级部门汇报,从而为工程负责人的决策和判断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撑,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等问题。

(三)增加合同谈判机制

为了降低外界因素对于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还应当依据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以全过程的方式增加财务管控,通过协调项目各方,以规范合同的方式,对工程主体以及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规范和判断[3]。在水利工程正式开始前,要依据方案设计、施工准备以及竣工验收、资产转让等方面,规范设计合同内容,并依据合同细则,计算相应的工程预算款,确保在进行原材料采购等资金交易时可以具备稳定的工程现金流。同时,作为水利工程的项目合作方,也应当主动以联合运营或者独立运营的方式,选派工作人员到水利工程项目内进行交流,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一同参加管理培训,达到细化各方财务工作职责的目的。如果出现合同谈判内容与工程要求不符等问题,应当以集中研讨等方式联系政府部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社会企业等进行财务权责判定,避免施工原材料溢价等因素对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造成负面干扰。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一个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其影响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以及财务决策不科学等导致的,而外部因素主要会受国家政策以及行业环境的影响,对此,水利工程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应当通过增强财务风险识别能力、建设财务监管体系、增加合同谈判机制等方式,逐一对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及管理力度进行判定,建设更科学、更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艳菊.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原理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23,42(08):149.

[2]黎志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研究[J].会计师,2023,(13):67-69.

[3]马守昌.基层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23,(19):23-25.